RT
海洋除外,主要考虑内部结构
地球的温度总是和深度成正比吗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20:07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01-25 13:1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1-25 13:56
那就是的
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得知:地幔是固
体状态的,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已达1300摄氏度,300公里深处的温度是2000摄氏
度。据最近估计,地核边缘的温度约4000摄氏度,地心的温度为5500~6000摄氏
度。
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得知:地幔是固
体状态的,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已达1300摄氏度,300公里深处的温度是2000摄氏
度。据最近估计,地核边缘的温度约4000摄氏度,地心的温度为5500~6000摄氏
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1-25 18:26
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能的。 但实际又如何呢? 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一般厚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海洋)。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其间是康拉德面,在10公里左右。上部地壳只有大陆有,海洋基本缺失。上部地壳主要为花岗岩层,下部地壳主要为玄武岩层。 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870公里左右。地幔也分为上下两层,分界面约在1000公里左右。上地幔主要由超基性岩组成。下地幔主要由超高压矿物组成的超基性岩构成。 在上地幔分布着一个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其深度在60-400公里左右,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莫霍面上下物质都是固态,其力学性质区别不大,所以将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统称为岩石圈。 地球的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为3473公里左右。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则是固体物质。地核的物质成分同铁陨古相似,所有有时又叫“铁镍核心”。
- 2楼网友:狂恋
- 2021-01-25 17:00
不是,主要看温室效应
- 3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1-25 16:17
不,越来越冷,再越来越热
- 4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1-25 15:25
地表到30米深度是受太阳辐射影响,温度越来越低;
30米以下主要受地球内部热量的影响,温度是越来越高,但变化的速率并不平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