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理解
答案:8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30 02:55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11-29 06:30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理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11-29 07:42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行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
借:银行存款-**行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11-29 13:50
无形资产出售: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相关税费(不包括确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也可在借方)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也可在借方)
- 2楼网友:摆渡翁
- 2021-11-29 12:39
一看就是书本理论
借:银行存款
我要是先没收到钱呢
管理费用是管理费用
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当然要清空 无形资产卖掉了 账面上不会在有余额了
借:银行存款
我要是先没收到钱呢
管理费用是管理费用
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当然要清空 无形资产卖掉了 账面上不会在有余额了
- 3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11-29 11:43
以前是计入期间费用不错,累计摊销是资产类的一个过渡科目。都出售了,不就同时该把相应的这俩个科目结平,账上都已没有该无形资产了吗 。
另外,购买或自制无形资产不允许一次计入费用成本,一般摊销 年限不超过10年,可根据公司要求确定摊销年限。所以要一个月一个月的摊销,出售或处置也应该把那两个该死的科目结转、结平。
另外,购买或自制无形资产不允许一次计入费用成本,一般摊销 年限不超过10年,可根据公司要求确定摊销年限。所以要一个月一个月的摊销,出售或处置也应该把那两个该死的科目结转、结平。
- 4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11-29 10:46
1、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虽然已经转入管理费用,但是无形资产帐户记录的还是原值,所以要这么做。
2、银行存款代表收到的货币收入,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代表无形资产中已经记入费用的部分,无形资产代表无形资产的帐面原值,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表此项交易应该交纳的税金,营业外收入代表此次交易的利润
2、银行存款代表收到的货币收入,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代表无形资产中已经记入费用的部分,无形资产代表无形资产的帐面原值,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表此项交易应该交纳的税金,营业外收入代表此次交易的利润
- 5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1-29 09:27
借方银行存款表示出售无形资产获得的款项,累计摊销以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代表之前没有出售之前每期都要进行摊销和减值测试计提的准备,摊销的时候记在了贷方,现在记在借方冲销科目下面的余额;贷方无形资产代表当时买入的原值,应交税费是出售无形资产所要交的税,营业外收入代表出售的款项是比账面余额多出来的部分。要想熟悉和掌握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首先要记住会计科目所代表的性质,然后多做练习以及实操,会很快掌握的
- 6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11-29 07:57
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都是和无形资产有关的科目,既然资产都买了,这两个科目当然也要清空,摊销是把无形资产的价值通过分期记入管理费用的方式记入本年利润,上面这个分录里,无形资产减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得到的就是无形资产的残值,然后和卖价的差抵税以后就是出售这项无形资产的收入---营业外收入
- 7楼网友:逐風
- 2021-11-29 07:47
其实很简单。当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候,发生摊销。也就是说2010年形成的20万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不断的减少,假设至卖出时已经摊销了8万,并且发生了4W的价值。那么当卖出的时候这项无形资产已经不是当初的20万,而是20-8-4=8万。而且你说了,摊销额的减值准备已经计入当期损益了(也就是已经承认无形资产的这12万已经被扣除)。如果卖了11.7万(含1.7玩销项税)并且不扣除摊销和减值,那么我们会很神奇的发现10-20=-10.含义是价值8W的无形资产以10万的价格售出反而亏了10万。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PS
(1.最后可能为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2.如果不是专门出售无形资产的公司,应该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7
累计摊销 8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
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 0
贷:无形资产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 1.7
营业外收入 (贷方差额) 2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