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式有哪些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0 06:40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02-19 05:43
评价方式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19 06:36
问题一:现代综合评价方法有哪些,各个方法有啥优点? 5分方法很多,有:AHP、FUZZY、AHP+Fuzzy、拓扑法、神经网络技术、数据包络法、灰色理论,以及一些几种方法几个的综合方法,等等。骇以去找本书看看,里面内容很多的问题二: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一、量表评价法
(一)概述
1.概念
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堂教学评价表有各种类型。如,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表有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量表,如上例就是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评价量表,也有供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使用的评价量表,
(二)量表评价法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量表评价法的基础是评价量表,因此量表评价法的核心也就是评价量表的制订。而评价量表的核心又在于评价标准的制订。
量表评价法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的架构内容也截然不同。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否完整,那么评价体系的重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那么评价体系中关注更多的将是有关互动的环节。评价目的实际上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即期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学活动引入某个方面,或者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某种新的思维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编审部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价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该方案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这里,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即评价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期望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状态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观念的情况。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构中,核心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展开
2.建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它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依据。这些标准和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类。
(1)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这种体系的特点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如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依据非固定问题来建立标准,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联系实际密切、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态亲切自然、教师素养良好、教学效果明显等。这类评价体系虽然是以评价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点问题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仍然可以将其分解、合并为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即与第一种类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所认同或者看重的课堂教学的要素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第一类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没有能够完全把所有的课堂教学要素包括进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对于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较少涉及。这些教学要素的缺乏,并非其不重要,而是对于评价目的而言,不是评价的重点而已。
(3)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在教师行为方面,强调要不断激发......余下全文>>问题三:系统评价有那些评价方法? 你说的是什么系统?一个系统的评价方法有:费用丁效益分析,关联矩阵法,关联树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而且我觉得你好像是归错了类哦,不该来这里问题四:教学评价有哪些形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传统的地理教学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以成绩论优劣。新课程强调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调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观,在进行地理学习评价时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应主要从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上着手,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并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鸡的表现。评价时可采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比如,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 “地理知识学习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课堂或课后的地理小制作、绘制的地理图表、查阅的地理资料、讲述的地理小故事等材料,并把它们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在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全球意识形成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恰当、及时的鼓励性和指导性评价,尝试使用一些新的评价方法。问题五:论文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余下全文>>问题六: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 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多指标对比法(指标全面、分析确切,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点:避免了多指标对比法指标间发生矛盾的现象,结果唯一),设计方案评价时,静态经济的评价方法有投资回收期法、计算费用法问题七:评价决策方法有哪些 第四代教育评价观80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为代表创立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他们认为评价就是对被评事物赋予价值,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构。他们进一步强调价值多元性,提倡在评价中充分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并把评价看作是一个由评价者不断协调各种价值标准间的分歧、缩短不同意见间的距离、最后形成公认的一致看法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观的比较
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评价流派林立,对教育评价本质的认识至今仍歧义互见,没有定论。各种理论指导下的评价模式也种类繁多,各有千秋。这里,我们试图把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或模式加以比较,以认识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评价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1、行为目标模式与CIPP模式行为目标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评价思想的指导下,以目标作为评价过程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考察来找出实际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偏离,从而通过信息反馈,促进教育活动能够尽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标。这一模式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容易实施,在教育评价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cluct)评价这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它以决策为中心,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评价形成计划决策,输入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指导实施决策,成果评价为再循环评价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综合加以评判,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
比较行为目标模式与CIPP模式,可以发现除了方法上两者都同样重视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评价的目的不同。行为目标模式注重教育目标达到的程度,基本属于事后评价,亦即对结果的总结性评价。CIPP模式注重评价的改进功能,强调为决策过程提供全面的信息,为后来的形成性评价拉开序幕。(2)评价的时空不同:行为目标模式将评价重心放在行为的结果上,评价领域只涉及事后。CIPP模式拓宽了评价的时空,评价范围涵盖了活动的整个过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3)对待目标的态度不同。行为目标模式以目标为中心,目标一旦确立就不容怀疑,反映了泰勒价值观上的收敛性。CIPP模式则认为目标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评价的,必要时可以根据对象的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和改进。这一观点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评价从范围与内容上给予了拓宽,深化了对评价的认识。(4)评价的对象不同。行为目标模式主要适用于评价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于评价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种教学活动。(5)评价的作用不同。行为目标模式用来判断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CIPP模式除了控制作用之外,还必须为决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达到改进决策的目的。
由此看来,行为目标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如评价目标的凝固性、评价过程的封闭性、价值观上的收敛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较之于行为目标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民主性。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行为目标模式的价值,在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鉴别、确证和检查时,该模式的优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贝的评价观与泰勒、克龙巴赫等人的评价观之所以把比贝的评价观与其之前的评价观加以比较,主要是因为比贝首次表述了教育评价是一种目的在于行动的价值判断,这一表述无疑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余下全文>>问题八: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 工作岗位评价方法
常见的有岗位参照法、分类法、排列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
(1)排列法
排列法是在不对工作内容进行分解的情况下,由评定人员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将各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某个工作岗位与其他工作岗位的关系。
排列法的工作步骤如下:
①岗位分析。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做好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对工作岗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数据,并写出调查报告。
②选择标准工作岗位。所选岗位必须广泛分布于现有的岗位结构中,同时彼此间的关系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同;必须能代表岗位所包括的职能特性和要求;标准岗位的数量通常选取总岗位的10%~15%;需建立一个用以排列其他岗位的结构框架。
③岗位排列。评定人员必须对有关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实际排列过程中,岗位不仅要与标准岗位相比,也要同已排列好的岗位相比。排列后岗位等级通常呈金字塔形结构。
④岗位定级。按评判标准对各岗位的重要性做出评判,将各岗位的评定结果汇总,用序号和除以评定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按平均序数的大小,由小到大评定出岗位相对价值的次序。
排列法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在于能尽快确立新的工作岗位等级,有时也被作为鉴别不合理工资差异的初步措施。企业岗位较少可以选此方法。
缺点:
1、由于大企业岗位分布呈金字塔形,需要定级的工作岗位数量多并且不相近,评定结果最终又必须依靠评定人员的判断。因此难于找到对工作内容都相当熟悉的评定人员。而且评定人员的组成和各自的条件、能力并不是一致的,这势必会影响评定结果的准确程度。
2、由于这种方法完全是凭借评定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主观的进行评价,缺乏严格的、科学的评判标准,使评价结果弹性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3、由于工作岗位没有进行因素比较,方法相对简单、粗糙,它只适用生产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企业。
(2)分类法
分类法又称归级法,是对排列法的改进。它是在岗位分析基础上制定一套职位级别标准,然后将职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将它们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其工作步骤为:①岗位分析;②岗位分类;③建立等级结构和标准;④岗位测评排列。
分类法的优点为:①比较简单,所需经费、人员和时间相对较少。在工作内容不太复杂的部门,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结果;②因等级标准的制定遵循一定依据,其结果比排列法准确、客观;③出现新工作或工作变动时,容易按照等级标准迅速确定其等级;④应用灵活,适应性强,为劳资双方谈判及争端解决留有余地。
分类法的缺点为:①岗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一定难度,带有一定主观性;②较粗糙,只能将岗位归级,但无法衡量职位间价值的量化关系,难于直接运用到薪酬体系中。
(3)配对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也称相互比较法,就是将所有要进行评价的岗位列在一起,两两配对比较,其价值较高者可得1分,最后将各岗位所得分数相加,分数最高即等级最高,按分数高低将岗位进行排列,即可划定岗位等级。通过计算平均序数,便可得出岗位相对价值的次序。
(4)要素计点法
要素计点法又称点数加权法、点数法,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选定若干关键性评价要素,并确定各要素的权数,对每个要素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然后给各要素的各等级赋予一定分值,这个分值也称为点数,最后按照要素对岗位进行评估,算出每个岗位的加权总点数,便可得到岗位相对价值。
要素计点法的具体步骤为:
①......余下全文>>
(一)概述
1.概念
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堂教学评价表有各种类型。如,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表有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量表,如上例就是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评价量表,也有供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使用的评价量表,
(二)量表评价法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量表评价法的基础是评价量表,因此量表评价法的核心也就是评价量表的制订。而评价量表的核心又在于评价标准的制订。
量表评价法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的架构内容也截然不同。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否完整,那么评价体系的重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那么评价体系中关注更多的将是有关互动的环节。评价目的实际上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即期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学活动引入某个方面,或者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某种新的思维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编审部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价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该方案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这里,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即评价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期望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状态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观念的情况。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构中,核心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展开
2.建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它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依据。这些标准和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类。
(1)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这种体系的特点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如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依据非固定问题来建立标准,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联系实际密切、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态亲切自然、教师素养良好、教学效果明显等。这类评价体系虽然是以评价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点问题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仍然可以将其分解、合并为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即与第一种类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所认同或者看重的课堂教学的要素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第一类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没有能够完全把所有的课堂教学要素包括进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对于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较少涉及。这些教学要素的缺乏,并非其不重要,而是对于评价目的而言,不是评价的重点而已。
(3)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在教师行为方面,强调要不断激发......余下全文>>问题三:系统评价有那些评价方法? 你说的是什么系统?一个系统的评价方法有:费用丁效益分析,关联矩阵法,关联树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而且我觉得你好像是归错了类哦,不该来这里问题四:教学评价有哪些形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传统的地理教学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以成绩论优劣。新课程强调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调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观,在进行地理学习评价时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应主要从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上着手,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并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鸡的表现。评价时可采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比如,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 “地理知识学习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课堂或课后的地理小制作、绘制的地理图表、查阅的地理资料、讲述的地理小故事等材料,并把它们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在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全球意识形成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恰当、及时的鼓励性和指导性评价,尝试使用一些新的评价方法。问题五:论文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余下全文>>问题六: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 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多指标对比法(指标全面、分析确切,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点:避免了多指标对比法指标间发生矛盾的现象,结果唯一),设计方案评价时,静态经济的评价方法有投资回收期法、计算费用法问题七:评价决策方法有哪些 第四代教育评价观80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为代表创立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他们认为评价就是对被评事物赋予价值,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构。他们进一步强调价值多元性,提倡在评价中充分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并把评价看作是一个由评价者不断协调各种价值标准间的分歧、缩短不同意见间的距离、最后形成公认的一致看法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观的比较
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评价流派林立,对教育评价本质的认识至今仍歧义互见,没有定论。各种理论指导下的评价模式也种类繁多,各有千秋。这里,我们试图把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或模式加以比较,以认识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评价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1、行为目标模式与CIPP模式行为目标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评价思想的指导下,以目标作为评价过程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考察来找出实际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偏离,从而通过信息反馈,促进教育活动能够尽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标。这一模式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容易实施,在教育评价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cluct)评价这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它以决策为中心,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评价形成计划决策,输入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指导实施决策,成果评价为再循环评价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综合加以评判,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
比较行为目标模式与CIPP模式,可以发现除了方法上两者都同样重视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评价的目的不同。行为目标模式注重教育目标达到的程度,基本属于事后评价,亦即对结果的总结性评价。CIPP模式注重评价的改进功能,强调为决策过程提供全面的信息,为后来的形成性评价拉开序幕。(2)评价的时空不同:行为目标模式将评价重心放在行为的结果上,评价领域只涉及事后。CIPP模式拓宽了评价的时空,评价范围涵盖了活动的整个过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3)对待目标的态度不同。行为目标模式以目标为中心,目标一旦确立就不容怀疑,反映了泰勒价值观上的收敛性。CIPP模式则认为目标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评价的,必要时可以根据对象的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和改进。这一观点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评价从范围与内容上给予了拓宽,深化了对评价的认识。(4)评价的对象不同。行为目标模式主要适用于评价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于评价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种教学活动。(5)评价的作用不同。行为目标模式用来判断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CIPP模式除了控制作用之外,还必须为决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达到改进决策的目的。
由此看来,行为目标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如评价目标的凝固性、评价过程的封闭性、价值观上的收敛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较之于行为目标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民主性。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行为目标模式的价值,在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鉴别、确证和检查时,该模式的优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贝的评价观与泰勒、克龙巴赫等人的评价观之所以把比贝的评价观与其之前的评价观加以比较,主要是因为比贝首次表述了教育评价是一种目的在于行动的价值判断,这一表述无疑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余下全文>>问题八:常用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 工作岗位评价方法
常见的有岗位参照法、分类法、排列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
(1)排列法
排列法是在不对工作内容进行分解的情况下,由评定人员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将各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某个工作岗位与其他工作岗位的关系。
排列法的工作步骤如下:
①岗位分析。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做好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对工作岗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数据,并写出调查报告。
②选择标准工作岗位。所选岗位必须广泛分布于现有的岗位结构中,同时彼此间的关系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同;必须能代表岗位所包括的职能特性和要求;标准岗位的数量通常选取总岗位的10%~15%;需建立一个用以排列其他岗位的结构框架。
③岗位排列。评定人员必须对有关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实际排列过程中,岗位不仅要与标准岗位相比,也要同已排列好的岗位相比。排列后岗位等级通常呈金字塔形结构。
④岗位定级。按评判标准对各岗位的重要性做出评判,将各岗位的评定结果汇总,用序号和除以评定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按平均序数的大小,由小到大评定出岗位相对价值的次序。
排列法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在于能尽快确立新的工作岗位等级,有时也被作为鉴别不合理工资差异的初步措施。企业岗位较少可以选此方法。
缺点:
1、由于大企业岗位分布呈金字塔形,需要定级的工作岗位数量多并且不相近,评定结果最终又必须依靠评定人员的判断。因此难于找到对工作内容都相当熟悉的评定人员。而且评定人员的组成和各自的条件、能力并不是一致的,这势必会影响评定结果的准确程度。
2、由于这种方法完全是凭借评定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主观的进行评价,缺乏严格的、科学的评判标准,使评价结果弹性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3、由于工作岗位没有进行因素比较,方法相对简单、粗糙,它只适用生产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企业。
(2)分类法
分类法又称归级法,是对排列法的改进。它是在岗位分析基础上制定一套职位级别标准,然后将职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将它们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其工作步骤为:①岗位分析;②岗位分类;③建立等级结构和标准;④岗位测评排列。
分类法的优点为:①比较简单,所需经费、人员和时间相对较少。在工作内容不太复杂的部门,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结果;②因等级标准的制定遵循一定依据,其结果比排列法准确、客观;③出现新工作或工作变动时,容易按照等级标准迅速确定其等级;④应用灵活,适应性强,为劳资双方谈判及争端解决留有余地。
分类法的缺点为:①岗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一定难度,带有一定主观性;②较粗糙,只能将岗位归级,但无法衡量职位间价值的量化关系,难于直接运用到薪酬体系中。
(3)配对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也称相互比较法,就是将所有要进行评价的岗位列在一起,两两配对比较,其价值较高者可得1分,最后将各岗位所得分数相加,分数最高即等级最高,按分数高低将岗位进行排列,即可划定岗位等级。通过计算平均序数,便可得出岗位相对价值的次序。
(4)要素计点法
要素计点法又称点数加权法、点数法,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选定若干关键性评价要素,并确定各要素的权数,对每个要素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然后给各要素的各等级赋予一定分值,这个分值也称为点数,最后按照要素对岗位进行评估,算出每个岗位的加权总点数,便可得到岗位相对价值。
要素计点法的具体步骤为:
①......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