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歌的发展和体裁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02:44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12-02 05:16
简述民歌的发展和体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12-02 05:43
概述民歌的发展、分类及主要特征 古语有云“凡音之起,由心而生。”音乐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伴侣,它能给听者带来强烈的精神共鸣。“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对于音乐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情感与情感的碰撞,知吾心者,方知吾曲。 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它历史悠久,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具有独特的魅力,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而民歌则是这其中最为人知,最接近百姓大众的一部分。 原始民歌从五千余年前到今天,作为社会大众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从未中断,而且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优秀的篇章。早期民间歌唱的篇章,一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提供了一部分依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数千年前的先民在以口头形式观察、概括、描述自己的劳作、婚恋、思盼、信仰等行为、感情时所达到的令人惊叹的艺术水准。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只是限于历史条件,20世纪以前的民歌文献几乎全部是歌词集。 民歌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民歌记录:两千多年前刘安在淮南子记载的“邪许歌”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者应之,此乃举重劝力之歌也. 战国吕不韦组织门下编写的《吕氏春秋》-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中国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 春秋战国时期- 被称作:诗、辞、声。“诗经”中的305篇作品有165篇为搜集整理的民间诗歌,称“15国国风”。特点:四言体,一般无乐器伴奏,所以也叫徒歌。楚国民歌十分繁荣,“曲高和寡”。“余音饶梁,三日不绝。” 汉魏南北朝- 被称作:歌、谣。从汉武帝时起,成立了专门的音乐管理机构,乐府,对民歌搜集整理。特点:多描写人民疾苦。五言体,加入了乐器伴奏。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陌上桑》。 宋唐时期- 被称作曲子词。特点:七言四句体。 元代的民歌叫小令、明清叫俗曲、小曲。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