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藦科的分类依据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11-17 22:43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11-17 23:14
- 萝藦科,双子叶植物纲多年生草本、藤本或攀缘灌木。极少为直立灌木或乔木。多具乳汁,大多为多肉植物,其中有许多种类拥有奇特的花形和美丽多姿的肉质枝叶,观赏价值极高,近年来,园林绿化事业的迅速发展,给阴生肉质、多架植物带来了发展契机,逐渐被人们关注,栽作观赏和药用,萝荜科作为“多装多肉植物”的重要一员,值得给予更多关注。
本科重点特征花5基数,常具副冠,花柱2枚联合,花粉连合成花粉块或四合花粉,具载粉器,雄蕊互相联合并与雌蕊紧贴成合蕊柱。
本目是菊亚纲中最原始的类群,它和蔷薇亚纲中的山茱萸目(Cornales)有关系,两者同源于蔷薇目。具有乳汁的多年生草本、藤本、直立或攀援灌木;根部木质或肉质成块状。
叶对生或轮生,具柄,全缘,羽状脉;叶柄顶端通常具有丛生的腺体,稀无叶;通常无托叶。聚伞花序通常伞形,有时成伞房状或总状,腋生或顶生;花两性,整齐,5数;花萼筒短,裂片,双盖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内面基部通常有腺体。
- 1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11-17 23:54
花粉块和副花冠特征是萝藦科最主要的分类依据。花粉器上有花粉块数量的多寡和有无花粉块柄是分亚科的唯一特征。若花粉器上有4个花粉块,固定于1个细小淡色无柄的着粉腺上的,则为螂鱼藤亚科Subfam.Secamonoideae,如花粉器上只有2个花粉块,固定于1个紫红色有柄的着粉腺上,则为马利筋亚科Subfam.Asclepiadoideae。
花粉块的方向和位置是很重要的特征,它是马利筋亚科分族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方向和位置的确定是将着粉腺视作水平点,若花粉块位置在着粉腺下方,花粉块顶端通过花粉块柄与着粉腺连结,此谓之“花粉块下垂”,如马利筋族Trib.Asclepiadeae;反之,花粉块位置在着粉腺上方,花粉块基部通过花粉块柄与着粉腺连结,则称为“花粉块直立”,如牛奶菜族Trib.Marsdenieae大部分属;若花粉块与着粉腺位置在同一个水平上,其花粉块顶端或基部通过花粉块柄与着粉腺连结,称为“花粉块平展”,如娃儿藤属TylophoraR.Br.和箭药藤属BelostemmaWall.exWight。
花粉块的形状,一般为长圆状、卵圆状或长卵状,两端圆或一端较窄,长度为300~130μ,阔度为85-77μ,大小因属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花粉块外边是1层软韧的薄膜,有时成为一层薄膜边缘,如球兰属HoyaR.Br.,有时成为一内角薄膜,如吊灯花属CeropegiaLinn.。内面藏着的颗粒花粉粘挤得很紧,成为多角形,无萌发孔,表面近于光滑,没有清楚的雕纹。副花冠特征是萝藦科分属的主要依据。它与花丝位置在一起,稀副花冠缺如,或仅有微形而膜质的副花冠着生在合蕊冠的基部,如乳突果属AdelostemmaHook.f.,或副花冠退化成丛毛条带或硬块着生在花冠筒上,如匙羹藤属GymnemaR.Br.。
通常为单轮副花冠,着生于合蕊冠上,若副花冠极短,高不及合蕊冠一半者为秦岭藤属BiondiaSchltr.,副花冠呈星状射出则为球兰属HoyaR.Br.,若副花冠裂片为圆球状膨胀则为娃儿藤属TylophoraR.Br.,如果副花冠呈杯状或条裂则通常是鹅绒藤属CynanchumLinn.,有的副花冠呈镰刀状,如螂鱼藤属SecamoneR.Br.、锚状,如眼树莲属DischidiaR.Br.、侧面平板状,如白水藤属PentastelmaTsiangetP.T.Li,等等,稀双轮副花冠,如尖槐藤属OxystelmaR.Br.,肉珊瑚属SarcostemmaR.Br.、豹皮花属StapeliaLinn.。
花药侧面联合形成五角形的钝锥状,腹部粘生于柱头基部,花药顶端通常有内弯的膜片,保护花粉块的发育。
子房的心皮保持分离,但花柱联合向上形成共同的膨大的柱头,柱头通常顶端平坦或成短圆锥状,甚至有长喙。
果实类型完全一致性,由一对蓇葖组成或因1个不发育而成单生,外果皮通常平滑,稀有刺,如刺瓜CynanchumcorymbosumWight,钉头果Gomphocarpusfruticosus(L.)R.Br.,或有翅,如南山藤Dregeavolubilis(L.f.)Benth.exHook.f.,或成褶皱环片状的,如贯筋藤DregeasinensisHemsl.var.corrugata(Schneid.)TsiangetP.T.Li。
种子顶端全部冠有一丛白(黄)色绢质种毛;种毛长为种子的5-10倍,易于借助气流传播种子繁殖。
萝藦科与夹竹桃科特别是与夹竹桃亚科亲缘关系最密切。根据花粉器的类型,大多数人主张将本科分为3亚科,又以花粉块的位置和方向、花丝离合等特征分为8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