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纯粹属生理现象是依人论的观点吗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12:33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03-31 04:37
人纯粹属生理现象是依人论的观点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3-31 05:43
摘要:荀子天人论是荀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知与不求知、对庄子天人观的评价、人性定义与价值判断、对孟子人性论的评价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估荀子的天人论。郭店竹简《穷达以时》关于“察天人之分”的观点,当是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渊源之一。但“察天人之分”与“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内涵不尽相同。
关键词:荀子;天人论;人性;穷达以时
荀子天人论是荀子哲学的思想精华,这是学界普遍认同的。在这精华里是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存在,对这些问题又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就不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另外,郭店竹简《穷达以时》劈首提出“有天有人,天人有分”的命题。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提出这么一个命题,显示出一种不同凡响的见识。究竟是谁提出这一命题,它与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又有何关系?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尚不成熟的看法。
一、知与不求知
在《荀子·天论》中,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际”,这是一个卓识。其中包含对“天”的职分、规律性的基本认识。但同时,荀子又提出所谓“唯圣人为不求知天”的命题。他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⑴
在这里,“天”显然是指“列星”、“日月”、“四时”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并且表明荀子对这些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荀子为什么还要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有的论者认为,荀子之所以提出这个命题,目的在于批评对自然界进行主观臆测、冥思苦想,即反对那种追求神秘主义的“知天”⑵。这种解释只能说是善意地为荀子辩护,但并不符合荀子本意。那么,荀子提出“不求知天”的本意是什么呢?他说: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⑴
这段话说明,尽管“天职”(即指“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这些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奥妙无比、精深博大,但不必去认真加以探索、深究,即所谓“不加虑”、“不加察”等;否则,如果一味地求“知天”,那就是“与天争职”。这是荀子所极力反对的。正是基于不“与天争职”的考虑,荀子才提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的思想。显然,这个思想是不利于人们去探索自然奥秘的。荀子还说:
“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知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⑴
实际上,这里所谓天象、地宜、四时之数和阴阳之知,都可以说是“知天”的具体表现。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呢?原来在荀子看来,只要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有一个基本了解就行了,而不必加以深究。但这样就限制、降低了他所谓“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一点是荀子本人所未曾意识到的。由此看来,学术界以往极力宣扬荀子“制天命”思想,不免有夸大之嫌。不过,荀子毕竟提出了另一种意义的“知天”,即: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主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⑴
这里所谓“天情”、“天官”和“天君”,主要是就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情感来说的;而“天养”和“天政”,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最基本的肯定,即利用自然万物来供养人类。所以,这里所谓“知天”,并不是指狭隘的探索、认识自然,而是一种广义的“知天”,它把人类看作“天”(自然)的固有的一部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需求也就被视之为一种自然属性了。了解这一点就叫“知天”。所以荀子讲“知天”,实质上主要还是指“知人”。
总之,荀子一方面讲“知天”,另一方面又强调“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应该说,这两者之间是存在一些矛盾的。不过,就其侧重于人事而言,反映了荀子天人论中注重人道的思想特点,体现了儒家天人论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荀子哲学也不是什么纯粹的自然哲学,从中也不能导出自然科学的内在原因。所以,不宜夸大荀子哲学中的自然科学性。
二、对庄子天人论的评价
荀子在《解蔽》中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对这句话,学界一般认为是中肯、恰当的批评。应该肯定,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确有其针对性、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片面性,而从片面性中,也可以看出荀子本人天人论中的某些不足之处。这里着重阐述荀子天人论中的片面性。
的确,庄子只是片面强调顺应“自然”,而无见于 “人为”的积极意义。这种局限性是由庄子哲学所固有的批判性所决定的。在所谓“世与道交相丧”的历史背景下,庄子侧重于社会批判,故而对于“人为”的负面作用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对其正面意义的认识则有所不足、有所欠缺。而这个不足、欠缺在庄子哲学里,却被“天”所补充、完善了。庄子哲学中的理想人格即“真人”,之所以称为“真人”,就在于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显然不是那种完全外在于人的、与“人”相对立、相排斥的“天”⑶,而是蕴涵着“人”的本性与德性,“天”是作为“人”的形而上之本体依据和价值根源,所谓“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庄子·天下》)。同样,庄子哲学中的“自然无为”,不仅仅是作为自然之天的一种规律性,更是作为符合“人”之本性的一种存在方式、一条修道体道的根本原则。“真人”就是遵循这条“自然无为”的原则,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又不能不说庄子对“人”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认识。⑷这种认识却为荀子所忽略。这便暴露了荀子天人论中的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即“明于天人之分”这种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所以,荀子天人论中也确实存在“蔽于人而不知天”的不足之处。但是应该注意,“蔽于天而不知人”和“蔽于人而不知天”这两句话中的“天”,其内涵有所不同。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个“天”主要指自然之天,即自然界。其实,这并不符合庄子哲学关于“天”的主要思想;笔者认为荀子“蔽于人而不知天”,这个“天”不是指狭义的自然之天,而是指包涵人和宇宙万物在内的哲学本体之天,它是“人”的形而上之本体依据和价值根源。这也就是庄子之天的主要内涵,却为荀子所忽视。
总之,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虽有其针对性、合理性,但同时也说明了荀子天人论中的局限性。
三、人性定义与价值判断
人性论问题是天人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荀子关于人性的定义,摘其要者: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⑴
上述几段引文的内容都是统一的,都是通过与“伪”的对比来揭示“性”的本质。若仔细剖析,荀子关于人性定义的内涵约有两方面:一是就“性”的生之所以然的自然之质而言,具有“本始材朴”的特点;二是就“性”的不学而会的自然本能而言,具有“天之就,不可学,不可事”的特性。这两个方面都是就人的自然性而言的,合而言之,可谓是“体(自然之质)用(自然本能)合一”。
那么,荀子的人性定义究竟有没有揭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呢?不妨对照一下荀子的以下说法: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⑴
由上可见,不管是“辨”还是“义”,荀子都是主要通过人禽对比、人之异于禽兽者来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或本性。这当然是可行的。但是,由此对照荀子的人性定义,可以说,它未能反映出人性的特点。不仅如此,荀子还对人性作了“恶”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价值判断,而非人性的定义。但学界长期以来就存在这样一个误解。⑸显然,这个价值判断是不恰当的,与上述人性的定义是有出入的(自然属性是中性的),更与所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辨”和“义”)是相矛盾的。人性定义与人的本质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应当是统一的。
荀子为什么提出“人之性恶”的命题?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他本人的认识。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这段话的逻辑推理存在问题。其一,“率性”(即所谓“顺是”)非必导致“争夺”;其二,正是由于“争夺生”才导致“辞让兴”,而不是“辞让亡”。因此,“争夺”之所以发生,不必是出于人性内在的因素,而是迫于客观条件的局限。
可见,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严重失误在于没有从人之为人的特性去界定人性,没有把后天的“伪”与先天的“性”统一起来,从而割裂了天人之间的一本性,并由此导致上述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关键词:荀子;天人论;人性;穷达以时
荀子天人论是荀子哲学的思想精华,这是学界普遍认同的。在这精华里是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存在,对这些问题又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就不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另外,郭店竹简《穷达以时》劈首提出“有天有人,天人有分”的命题。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提出这么一个命题,显示出一种不同凡响的见识。究竟是谁提出这一命题,它与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又有何关系?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尚不成熟的看法。
一、知与不求知
在《荀子·天论》中,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际”,这是一个卓识。其中包含对“天”的职分、规律性的基本认识。但同时,荀子又提出所谓“唯圣人为不求知天”的命题。他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⑴
在这里,“天”显然是指“列星”、“日月”、“四时”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并且表明荀子对这些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荀子为什么还要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有的论者认为,荀子之所以提出这个命题,目的在于批评对自然界进行主观臆测、冥思苦想,即反对那种追求神秘主义的“知天”⑵。这种解释只能说是善意地为荀子辩护,但并不符合荀子本意。那么,荀子提出“不求知天”的本意是什么呢?他说: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⑴
这段话说明,尽管“天职”(即指“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这些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奥妙无比、精深博大,但不必去认真加以探索、深究,即所谓“不加虑”、“不加察”等;否则,如果一味地求“知天”,那就是“与天争职”。这是荀子所极力反对的。正是基于不“与天争职”的考虑,荀子才提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的思想。显然,这个思想是不利于人们去探索自然奥秘的。荀子还说:
“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知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⑴
实际上,这里所谓天象、地宜、四时之数和阴阳之知,都可以说是“知天”的具体表现。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呢?原来在荀子看来,只要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有一个基本了解就行了,而不必加以深究。但这样就限制、降低了他所谓“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一点是荀子本人所未曾意识到的。由此看来,学术界以往极力宣扬荀子“制天命”思想,不免有夸大之嫌。不过,荀子毕竟提出了另一种意义的“知天”,即: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主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⑴
这里所谓“天情”、“天官”和“天君”,主要是就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情感来说的;而“天养”和“天政”,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最基本的肯定,即利用自然万物来供养人类。所以,这里所谓“知天”,并不是指狭隘的探索、认识自然,而是一种广义的“知天”,它把人类看作“天”(自然)的固有的一部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需求也就被视之为一种自然属性了。了解这一点就叫“知天”。所以荀子讲“知天”,实质上主要还是指“知人”。
总之,荀子一方面讲“知天”,另一方面又强调“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应该说,这两者之间是存在一些矛盾的。不过,就其侧重于人事而言,反映了荀子天人论中注重人道的思想特点,体现了儒家天人论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荀子哲学也不是什么纯粹的自然哲学,从中也不能导出自然科学的内在原因。所以,不宜夸大荀子哲学中的自然科学性。
二、对庄子天人论的评价
荀子在《解蔽》中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对这句话,学界一般认为是中肯、恰当的批评。应该肯定,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确有其针对性、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片面性,而从片面性中,也可以看出荀子本人天人论中的某些不足之处。这里着重阐述荀子天人论中的片面性。
的确,庄子只是片面强调顺应“自然”,而无见于 “人为”的积极意义。这种局限性是由庄子哲学所固有的批判性所决定的。在所谓“世与道交相丧”的历史背景下,庄子侧重于社会批判,故而对于“人为”的负面作用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对其正面意义的认识则有所不足、有所欠缺。而这个不足、欠缺在庄子哲学里,却被“天”所补充、完善了。庄子哲学中的理想人格即“真人”,之所以称为“真人”,就在于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显然不是那种完全外在于人的、与“人”相对立、相排斥的“天”⑶,而是蕴涵着“人”的本性与德性,“天”是作为“人”的形而上之本体依据和价值根源,所谓“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庄子·天下》)。同样,庄子哲学中的“自然无为”,不仅仅是作为自然之天的一种规律性,更是作为符合“人”之本性的一种存在方式、一条修道体道的根本原则。“真人”就是遵循这条“自然无为”的原则,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又不能不说庄子对“人”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认识。⑷这种认识却为荀子所忽略。这便暴露了荀子天人论中的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即“明于天人之分”这种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所以,荀子天人论中也确实存在“蔽于人而不知天”的不足之处。但是应该注意,“蔽于天而不知人”和“蔽于人而不知天”这两句话中的“天”,其内涵有所不同。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个“天”主要指自然之天,即自然界。其实,这并不符合庄子哲学关于“天”的主要思想;笔者认为荀子“蔽于人而不知天”,这个“天”不是指狭义的自然之天,而是指包涵人和宇宙万物在内的哲学本体之天,它是“人”的形而上之本体依据和价值根源。这也就是庄子之天的主要内涵,却为荀子所忽视。
总之,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虽有其针对性、合理性,但同时也说明了荀子天人论中的局限性。
三、人性定义与价值判断
人性论问题是天人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荀子关于人性的定义,摘其要者: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⑴
上述几段引文的内容都是统一的,都是通过与“伪”的对比来揭示“性”的本质。若仔细剖析,荀子关于人性定义的内涵约有两方面:一是就“性”的生之所以然的自然之质而言,具有“本始材朴”的特点;二是就“性”的不学而会的自然本能而言,具有“天之就,不可学,不可事”的特性。这两个方面都是就人的自然性而言的,合而言之,可谓是“体(自然之质)用(自然本能)合一”。
那么,荀子的人性定义究竟有没有揭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呢?不妨对照一下荀子的以下说法: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⑴
由上可见,不管是“辨”还是“义”,荀子都是主要通过人禽对比、人之异于禽兽者来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或本性。这当然是可行的。但是,由此对照荀子的人性定义,可以说,它未能反映出人性的特点。不仅如此,荀子还对人性作了“恶”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价值判断,而非人性的定义。但学界长期以来就存在这样一个误解。⑸显然,这个价值判断是不恰当的,与上述人性的定义是有出入的(自然属性是中性的),更与所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辨”和“义”)是相矛盾的。人性定义与人的本质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应当是统一的。
荀子为什么提出“人之性恶”的命题?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他本人的认识。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这段话的逻辑推理存在问题。其一,“率性”(即所谓“顺是”)非必导致“争夺”;其二,正是由于“争夺生”才导致“辞让兴”,而不是“辞让亡”。因此,“争夺”之所以发生,不必是出于人性内在的因素,而是迫于客观条件的局限。
可见,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严重失误在于没有从人之为人的特性去界定人性,没有把后天的“伪”与先天的“性”统一起来,从而割裂了天人之间的一本性,并由此导致上述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