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11:13
- 提问者网友:川水往事
- 2021-03-01 19:41
赏析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3-01 20:01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柳》。原诗为: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说柳树在春天曾经随着东风飘拂过歌舞的筵席,在乐游原上人们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的断肠之情。怎么能又在晴朗的秋日里,已经有即将落下斜阳相伴,又带上凄凉的蝉声,让人悲伤不已。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说柳树在春天曾经随着东风飘拂过歌舞的筵席,在乐游原上人们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的断肠之情。怎么能又在晴朗的秋日里,已经有即将落下斜阳相伴,又带上凄凉的蝉声,让人悲伤不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忧
- 2021-03-01 21:41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