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内容概括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0 01:28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4-09 04:15
简洁的语言。必需包括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若文中没有可不写。在线等。好的加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4-09 05:52
《卖炭翁》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过程。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一位老人终年在南山卖木炭和碎木炭,他的脸上满是灰尘,显出烟的颜色,太阳穴上有一头灰白的头发,十根手指被木炭烧成了黑色,卖木炭的钱是为了什么?买你穿的衣服和吃的食物,不幸的是,他只是穿着薄衣服,但他担心木炭不能卖完,并希望它会更冷。
晚上一英尺厚的雪落在城外。清晨,老人开着一辆木炭车把冻坏的车轮滚到市场上,牛累了,人们饿了,但是太阳升得太高了,他们在市场南门外的泥地里休息。一辆车上的木炭,超过1000公斤,太监和被委任的军官们都纷纷赶走,老人不情愿,却束手无策,那些人把半根红纱和一桶丝绸挂在牛的头上,作为木炭的价格。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卖炭翁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一位老人终年在南山卖木炭和碎木炭,他的脸上满是灰尘,显出烟的颜色,太阳穴上有一头灰白的头发,十根手指被木炭烧成了黑色,卖木炭的钱是为了什么?买你穿的衣服和吃的食物,不幸的是,他只是穿着薄衣服,但他担心木炭不能卖完,并希望它会更冷。
晚上一英尺厚的雪落在城外。清晨,老人开着一辆木炭车把冻坏的车轮滚到市场上,牛累了,人们饿了,但是太阳升得太高了,他们在市场南门外的泥地里休息。一辆车上的木炭,超过1000公斤,太监和被委任的军官们都纷纷赶走,老人不情愿,却束手无策,那些人把半根红纱和一桶丝绸挂在牛的头上,作为木炭的价格。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卖炭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4-09 08:19
《卖炭翁》是通过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来揭露社会现实的。它和《轻肥》、《买花》两诗以一批权责为描写题材的稍有不同。作者对这老翁的刻画,先写他的外貌,次写他的思想活动,再次就写他赶车的行动及其不幸的遭遇。不管是对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画,或是环境的渲染,都颇见功夫。比如,“满面”二句,仅仅十四个字就把卖炭老翁的外貌特征勾画出来了,既体现了烧炭劳动的特点,又体现了人物的年龄、体质。“夜来”二句,写出了北方天寒地冻的景象,也体现了冰天雪地的赶车之苦。特别是对心理矛盾的刻画,更有其独到之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种不愿而又不能不愿的心理矛盾有力地反衬出卖炭翁生活的极端困苦。借助于这一矛盾来揭露封建社会生活本质,既深刻,又显得新鲜动人,不落旧套。至于诗的结尾,也有别于其他诗篇,作者没有在诗末发议论,而是在叙述事实中结束,让事实本身来说话,这就显得更含蓄,更发人深思。
- 2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09 07:09
一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呢?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