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甲: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⑶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⑴相与步于中庭: ⑵高处不胜寒: ⑶盖竹柏影也:
2.把甲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用4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
(1)写景句子: (2)主要内容:
3.甲文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创设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宛似仙境,乙文中也有相似意境的语句
是: 。
4.甲文中的第 句抒写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二字。
5.甲文中作者感叹“闲人”之少,实际上表达了对 之人的不满。
6.甲、乙两文的作者均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人名),号 。
甲: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2 19:54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12-22 12:5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12-22 14:22
1.⑴共同,一起 ⑵能承受 ⑶原来是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月色或月下美景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第⑶句 “闲人” 5.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奔走钻营的“不闲”之人 6.苏轼 东坡或东坡居士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12-22 14:39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