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大不敬的罪怎么论处
答案:5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7 19:29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02-26 21:06
在古代,大不敬的罪怎么论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2-26 22:08
大不敬的处罚也以斩、绞、流放为主。
对于大不敬的处罚,唐律在其《贼盗律》、《职律》中做了具体规定,如:
1、“诸盗大祀神御之物者,流二千五百里。”意思是盗窃皇帝用于祭祀神灵的祭品,流放二千五百里。
2、“诸盗御宝者,绞;乘舆服御物者,流二千五百里。”意思是盗窃皇帝的生活用品判绞刑,乘坐皇帝车辆用具的人流放二千五百里。
3、“诸合和御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者,医者绞。”意思是为皇帝合药时没有按照药方配药或写错了封题的医生判绞刑。
4、“诸造御膳,误犯食禁者,主食绞。”意思是为皇帝烹调“御膳”时因失误而触犯“食禁”的厨师判绞刑。
“诸御幸舟船,误不牢固者,工匠绞。”意思是给皇帝制造车辆或船只因失误而不牢固的工匠判绞刑
“诸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斩,对捍制使,而无人臣之礼者,绞。”意思是严厉指责皇帝的判斩刑,对于皇帝派出的使者不够尊敬判绞刑。
明、清律也有类似的规定。
扩展资料:
大不敬是中国封建时代十恶罪之六。汉代已有“不敬”或“大·不敬”之罪;北齐律将“不敬”列为“重罪十条”之中;隋、唐律将“大不敬”列为十恶之六。
十恶俗称“十恶不赦”。中国古代十种为常赦所不原的重大犯罪。
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
自秦及以后逐渐形成,北齐时始定重罪十条:一反逆,二谋大逆,三叛,四降,五恶逆,六不道,七不敬,八不孝,九不义,十内乱。隋代始以“十恶”之名,定入法典。经唐至清,除元代改名为诸恶外,相沿不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不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恶
对于大不敬的处罚,唐律在其《贼盗律》、《职律》中做了具体规定,如:
1、“诸盗大祀神御之物者,流二千五百里。”意思是盗窃皇帝用于祭祀神灵的祭品,流放二千五百里。
2、“诸盗御宝者,绞;乘舆服御物者,流二千五百里。”意思是盗窃皇帝的生活用品判绞刑,乘坐皇帝车辆用具的人流放二千五百里。
3、“诸合和御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者,医者绞。”意思是为皇帝合药时没有按照药方配药或写错了封题的医生判绞刑。
4、“诸造御膳,误犯食禁者,主食绞。”意思是为皇帝烹调“御膳”时因失误而触犯“食禁”的厨师判绞刑。
“诸御幸舟船,误不牢固者,工匠绞。”意思是给皇帝制造车辆或船只因失误而不牢固的工匠判绞刑
“诸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斩,对捍制使,而无人臣之礼者,绞。”意思是严厉指责皇帝的判斩刑,对于皇帝派出的使者不够尊敬判绞刑。
明、清律也有类似的规定。
扩展资料:
大不敬是中国封建时代十恶罪之六。汉代已有“不敬”或“大·不敬”之罪;北齐律将“不敬”列为“重罪十条”之中;隋、唐律将“大不敬”列为十恶之六。
十恶俗称“十恶不赦”。中国古代十种为常赦所不原的重大犯罪。
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
自秦及以后逐渐形成,北齐时始定重罪十条:一反逆,二谋大逆,三叛,四降,五恶逆,六不道,七不敬,八不孝,九不义,十内乱。隋代始以“十恶”之名,定入法典。经唐至清,除元代改名为诸恶外,相沿不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不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2-27 02:52
对皇上大不敬就会被杀头,对一般的长辈大不敬,也会被逐出家门。
- 2楼网友:煞尾
- 2021-02-27 01:13
看对象的等级,遇到了皇上会被斩首,其他官员会遭到杖刑!
- 3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2-27 00:45
大不敬一般是坐斩,现在人看来犯的一般都是小事(比如盗窃皇帝用具),死刑已经很重了,不至于罪及他人:
《汉书·申屠嘉传》:“ 通 ( 邓通 )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清 昭连 《啸亭杂录·赵勇略》:“公复不平,屡上疏争, 珠 主使其党人御史 龚翔麟 劾以大不敬,宜坐斩。”
- 4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2-26 23:34
对于大不敬的处罚以斩、绞为主。
大不敬是中国封建时代十恶罪之六,是一种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的犯罪行为。包括盗窃御用物品、因失误而致皇帝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不尊重皇帝及钦差大臣等三类犯罪行为。“大不敬”至少从秦朝开始专指侵犯皇帝尊严的罪名。
我国早在汉代,即将“不道”、“不敬”列为重罪。后来,魏晋法律将这些触犯封建统治根本利益的行为,也都作为打击的重点,至《北齐律》才进一步损益发展,罗列为“重罪十条”。隋、唐法律就是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定为“十恶”,直到明清,“十恶”均为常赦所不原的重罪。
斩刑又称斩首,是古代执行死刑的手段之一。斩刑中还有一类,是腰斩,切断主要器官使人丧命。
绞刑实际上分成缢死和勒死两种。缢死,俗称吊死,是指以绳索将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勒死,是指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一般在行刑前都要将犯人五花大绑、蒙上头后,再于刑场执行绞刑。一般而言,把要死的人吊在树上或梁上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亦称为上吊。
扩展资料
唐律的大不敬,包括盗取帝王祭礼用的物品或帝王日常穿戴的物品,盗取或伪造帝王的玺印,为帝王配制药有错误,为帝王做饭菜误犯食禁,为帝王建造的车船不牢固,咒骂帝王以及对帝王派遣的使节无理等。
隋唐以后包括如下罪行:盗窃皇帝用于祭祀神灵的祭品,盗窃皇帝的生活用品;偷盗或伪造皇帝的印信;因失误在为皇帝合药时没有按照药方配药或写错了封题;为皇帝烹调“御膳”时因失误而触犯“食禁”;为皇帝制造车辆或船只因失误而不牢固;对于皇帝派出的使者不够尊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不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恶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