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或之年”是什么意思?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8 06:06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11-27 05:11
“不或之年”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11-27 06:10
不惑之年, 在古代泛指四十岁的人。如今可以理解为,人生已有一定经历,对事物和生活有自己看法的人。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出自《论语·为政》。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出自《论语·为政》。
-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1-27 07:14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 2楼网友:旧脸谱
- 2021-11-27 06:40
不是“不或之年”,是不惑之年。
1 不惑的解释为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是40岁的代称。
2 不惑之年,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例句: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肖婷现在是武汉黄梅戏艺术剧院的院长。
不惑之年的出处: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