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姓的来历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4:32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4-03 14:56
郑姓的来历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4-03 17:45
百家姓之郑氏
[郑氏属地]
荥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县西南一带。
[郑氏来历]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幼弟姬友于棫林(今陕西省华县东),建立了郑国,姬友即郑桓公。周幽王时,朝政腐败,郑桓公听从一个名叫太史伯的人的计策,打算把家室和财产安置于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虢(今河南荥阳东北),郐(今河南密县东南)两诸侯之间的一大片土地上,但这一切还未完成,郑桓公就在“犬戎之乱”中被杀。其子郑武公继承其父遗志,在帮助周平王东迁之时立了大功,被赏赐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了新的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贵族散迁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原国名为姓氏,即郑氏。
[郑氏名望]
郑姓发展历史中,名人相继,累世不绝。入《二十五史》者就达443位之多。先秦时,郑姓便出了一位水利专家郑国,他为秦国所修建的“郑国渠”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促进了秦国的繁荣富强。东汉时经学家郑玄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其学说被称“郑学”,流传甚广。在唐代,郑氏有九人曾任宰相一职,还有诗人郑谷、画家郑虔、名将郑畋等。到元代,即有著名的戏剧家郑光祖、郑廷玉。明朝时代,航海家郑和曾创下了七次通使西洋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从荷兰人手里夺回了宝岛台湾,给外国侵略者一记有力的打击。清朝的画家郑燮(号板桥),以诗书画三绝名扬天下,是“扬州八怪”之一。 今天,以人口多寡来算,郑姓在百家姓中位列二十三位。
=
郑氏历史来源
( 2005-05-19)
--------------------------------------------------------------------
历史来源
「郑」源出 出自「?」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于郑国 ( 在今陕西华县以东 )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于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
家族名人
郑庄公
郑和
郑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郑燮 (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着有板桥全集。
地望分布 河南荥阳郡
[郑氏属地]
荥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县西南一带。
[郑氏来历]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幼弟姬友于棫林(今陕西省华县东),建立了郑国,姬友即郑桓公。周幽王时,朝政腐败,郑桓公听从一个名叫太史伯的人的计策,打算把家室和财产安置于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虢(今河南荥阳东北),郐(今河南密县东南)两诸侯之间的一大片土地上,但这一切还未完成,郑桓公就在“犬戎之乱”中被杀。其子郑武公继承其父遗志,在帮助周平王东迁之时立了大功,被赏赐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了新的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贵族散迁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原国名为姓氏,即郑氏。
[郑氏名望]
郑姓发展历史中,名人相继,累世不绝。入《二十五史》者就达443位之多。先秦时,郑姓便出了一位水利专家郑国,他为秦国所修建的“郑国渠”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促进了秦国的繁荣富强。东汉时经学家郑玄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其学说被称“郑学”,流传甚广。在唐代,郑氏有九人曾任宰相一职,还有诗人郑谷、画家郑虔、名将郑畋等。到元代,即有著名的戏剧家郑光祖、郑廷玉。明朝时代,航海家郑和曾创下了七次通使西洋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从荷兰人手里夺回了宝岛台湾,给外国侵略者一记有力的打击。清朝的画家郑燮(号板桥),以诗书画三绝名扬天下,是“扬州八怪”之一。 今天,以人口多寡来算,郑姓在百家姓中位列二十三位。
=
郑氏历史来源
( 2005-05-19)
--------------------------------------------------------------------
历史来源
「郑」源出 出自「?」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于郑国 ( 在今陕西华县以东 )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于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
家族名人
郑庄公
郑和
郑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郑燮 (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着有板桥全集。
地望分布 河南荥阳郡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