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9 17:05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4-09 06:4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________,________。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给文中画线处填空。(2)翻译下列句子。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译文:________。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________。(3)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并体会它的妙处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寻张怀民”的角度考虑,“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字去掉与否,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试将其与文中画线句子相比较,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异同。①人物的心情:________。②描写方法:________。(6)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把自己和张怀民比作“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4-09 07:00
答案:解析: (1)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2)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十个字历来被誉为写月色的绝唱。第一,处处都写皎洁的月光,却没有一个“月”字。这个表里澄澈的月的世界,完全是由喻体来完成的。第二,比喻能摆脱陈俗的旧套。一般人写月光,总是写月色如水,而苏轼将它与视觉、错觉、悬念、联想结合起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第三,动静相承,给月色增添了十分诗意。“积水空明”是一种静谧之美;“藻荇交横”是一种动态摇曳之美。 (4)有“亦”说明张苏心情相同,体现他们之间有共同的感受和情趣,去掉“亦”则无法说明这一点。 (5)①李的心情是“愁”,苏的心情是“空淡”。 ②李写月言月(实写),苏写月而不言月(虚写),更显绝妙。 (6)闲人,清闲的人。自比“闲人”既表示自己情趣高雅,也表达了遭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4-09 07:16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