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摄影艺术语言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2-15 03:02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15 04:17
对于一切造型艺术来说,线条是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条件。线条美,是摄影艺术不可忽视的要素。摄影家们十分注重对线条的应用。他们既用线条美来建构和丰富形象,又把线条看作是有生命之物,借以表达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不少成功的风光和静物作品,之所以能将自然景物人化,性格化,甚至充满了人情味,亲切感人,多半是作者发现和提炼线条,赋予它以人的感情的结果。风光作品《晚归》(注:参见朱羽君《摄影艺术作品欣赏》。),调动线条的意味功能,借线条的形似来抒情,使作品耐人寻味。那几株衬托晚霞满天上的椰子树,其线条形状犹如站在海边翘首盼望着渔船归来的亲人的身影,画面感情色彩浓浓,引人联想,耐人玩味。可以说,这儿株椰子树的线条语言的巧妙运用,胜过了千言万语。
色彩,是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之一。对于摄影艺术亦是如此。摄影艺术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不仅可以客观描绘缤纷的色彩世界,还可以发挥色彩的性格来表现不同的主观情调,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摄影艺术的色彩语言,既遵循造型艺术用色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与绘画不同,它要受客观景物本身的色彩的制约。它所采取的用色途径基本上是色彩还原,即选择景物本身的色彩,再现镜头前景物的色彩。故给人的色彩美感,较之绘画更富有直接感和亲近感。其次,摄影艺术的用色同用光是密切相关的。光的强烈、光的入射方向和角度等,都可以给画面带来不同的色调配置,甚至决定画面色彩的基调。由于光的直接影响,摄影画面的色彩一般比绘画更为明快、鲜艳、更为夺人目光。另外,摄影者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胶片、滤色镜以及后期制作等,来控制画面的色调,控制色彩的基调,突出色彩的重音,增强画面的色彩效果。因此,摄影画面的色彩一般较为丰富多变,和谐完整,更富感情色彩。这可以第十二届全国影展获奖彩色作品《春雨绵绵》为例加以说明。这一作品成功地展现了在严冬过尽、万物复苏的春天里,自然景物所固有的色彩特征。淡淡的油绿色调,包括那层层的灰绿雾霭,占据了整个画面,带来了春意盎然的气氛,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而那着意安排的鲜艳夺目的红、蓝两把伞,以及水中的倒影,又打破了灰绿色调,使画面更充满生机,赋予人们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形式美感,使人们感受到摄影艺术色彩语言的独特功力。
影调美,是摄影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摄影艺术美有别于其它造型艺术美的突出表现。
所谓影调,即摄影画面在光线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由明到暗,即由白到浅灰、由浅灰到深灰、由深灰到黑等多层次的调子。影调的重要作用,突出地体现在黑白摄影中,当然它在彩色摄影中亦相当重要。这里我们只简要分析一下影调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对黑白摄影的艺术美所起的作用。
- 1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2-15 05:18
音乐语言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即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
首先了解音乐的节奏、乐句、乐段、旋律、音色、织体、主题、曲式结构、体裁等概念,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能够结合音乐作品的赏析,加深对音乐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音乐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一个多种要素结合一道,涵载着一定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的、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它作用于人的听觉,引发人们的种种体验和联想,使人步入艺术审美天地,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
一、音乐艺术的语言
1、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音乐艺术材料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
(2)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展现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音乐稍纵即逝的弱点所转化的特殊手法。
和空间艺术比较,时间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间接性。空间艺术的艺术形象是直观 的,建筑在生活中有实用功能,是一个具体的东西,绘画与雕塑对动态的瞬间进行静态的表现,借助的也是直观的形象,而音乐与文学中的形象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接受的角度说,都不是具体直观的。
(3)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形象”是经过联想而形成于人们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表现性与再现性的互补。
(4)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音乐的表现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演绎性的一面。
2、音乐艺术的语言:
(1)音乐的旋律:旋律是具体的、旋律表达感情
(2)音乐的结构。“变奏曲”、“回旋曲”、“奏鸣曲”的结构特征。
(3)音乐的体裁:声乐体裁、器乐体裁、戏剧音乐体裁。
二、音乐艺术的欣赏方法
1、抓住音乐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体味音乐形象。
2、熟悉音乐体裁,把握音乐表达内容的特殊方式。
3、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力求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