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采用的通讯协议是什么?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21:44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02-15 10:49
以太网采用的通讯协议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02-15 12:04
现在比较通用的以太网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与开放互联模型ISO相比,采用了更加开放的方式,它已经被美国国防部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TCP/IP协议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如T1、X.25以及RS一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包括TCP协议、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01)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01)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扩展资料: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七层抽象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四层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四层分别为:
(1)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2)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3)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4)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以太网通信
扩展资料: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七层抽象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四层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四层分别为:
(1)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2)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3)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4)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以太网通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2-15 13:08
以太网的通讯协议: 802.1,TCP/IP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 10Base-T Ethernet(802.3)
100 Mbps –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 IEEE 802.3ae
拥有计算机并以拨号方式介入网络的用户需使用
A CD--ROM B 键盘 C 电话机 D MODEM
答案:D MODEM
- 2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2-15 12:59
以太网采用的通讯协议是CSMA/CD。
CSMA/CD: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应用在 OSI 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CSMA/CD控制方式的优点: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 ,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
工作原理: 发送数据前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 ,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若信道忙碌,则等待一段时间至信道中的信息传输结束后再发送数据;若在上一段信息发送结束后,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都提出发送请求,则判定为冲突。若侦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简单总结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主要目的:提供寻址和媒体存取的控制方式,使得不同设备或网络上的节点可以在多点的网络上通信而不相互冲突。
- 3楼网友:等灯
- 2021-02-15 12:18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