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3 11:32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10-13 01:30
怎么解释“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10-13 02:32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隅:角落。这两句大意是: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这是孔子自述其教学方法的名言。孔子主张启发式教育,认为受教育者先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去启发他,教育效果会好得多。他以举隅为例阐述这一教育原则: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说明启发式教育方法还没有奏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还没有真正理解,因此便不能急于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孔子所阐述的原则是极为深刻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此句所作的比喻,被人改造成为“举一反三”的成语,应用在我们日常的用语中。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