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马克·吐温和他的两部杰作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19:58
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马克·吐温和他的两部杰作邓启龙  马克·吐温(1835-1910)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穷法官家庭,童年是在密西西比河畔他叔父的农场上度过的。这段农场生活使他对黑人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并在其幼小的心灵中产生对黑人悲惨命运的怜爱与同情。从12岁起,马克·吐温就开始走上四处流浪、自谋生计的人生旅途,先后当过印刷厂的学徒、排字工人、金矿工人、密西西比河的领港员、新闻记者。动荡的生活使他的足迹踏遍美国各地,从中熟悉了美国中下层的社会生活和各样的人物。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青少年时代从事劳动的农场、工厂、矿山、河流就是他的大学;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人民群众口头语言及民间故事、传说的热爱,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马克·吐温的创作生活是从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以后开始的。南北战争以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结束之后,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起来,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过渡,国内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种族斗争非常激烈,跟国外殖民地国家人民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粉碎了美国“自由之邦”的金纸牌,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腐朽的本质。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特点在马克·吐温的大量创作中都得到真实而深刻的反映。  马克·吐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讽刺作家,他的创作特点就是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对19世纪后半叶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而广泛的批判;如他早期的作品《竞选州长》(1870),通过一个天真的老实人竞选州长的遭遇,说明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选举”实际上是对人民群众的欺骗。作家通过他的作品把幽默的描写和对社会的讽刺结合起来,显示出这位以幽默著名于世的作家,实际上是一位社会批判家。1874年,作家与别人合作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通过一批深刻的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南北战争后投机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吏怎样三位一体地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罪恶,说明所谓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70年代并非“黄金时代”而是“镀金时代”。后来,美国的历史学家沿用这个名称来概括美国那一段的历史时期。此外,如《王子与贫儿》(1881),作家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抨击美国的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给人民造成的悲惨灾难;《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1898),深刻地揭露美国社会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金钱而道德堕落的社会风气……总之,马克·吐温大量的文学作品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势力、阴谋政治、虚假民主、腐败世风、伪善宗教、堕落道德以及奴役世界的贪欲等都作了辛辣的嘲笑、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受苦受难的广大人民的同情,这就使他成为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  马克·吐温是个讽刺的天才,他早期多运用夸张的手法,在幽默中含有乐观诙谐的特色,讽刺带点嘲弄的意味,格调柔和轻松;随着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他后期的讽刺基调由轻松的幽默转向辛辣的批判,诙谐、滑稽的成分减少了,严峻的剖析、无情的批判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是,马克·吐温终究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作家,他不能彻底摆脱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幻想,远离无产阶级的斗争,并因看不到未来的前途而感到悲观失望,他的世界观的阴暗面也在其创作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在马克·吐温大量的创作中,《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堪称其名篇中的杰作。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的小孩,他不安于“好孩子”那种循规蹈矩的平庸生活,鄙视周围那些虚伪、规矩的儿童,厌恶主日学校那种死啃圣经的学习,希望过一种自由、有趣、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着各种非凡的冒险事件,并在自己的想像中编织出一个充满英雄行为和功绩的神奇世界。马克·吐温围绕着汤姆·索亚和一群孩子们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抒情的笔触展开了对密西西比河畔美妙自然风光的描绘:把那广阔无边的浩荡巨流、充满浪漫色彩的森林和神秘的岩洞所构织成的瑰丽景色,跟小市民平庸停滞的生活相对照,从而嘲笑了市民那种宗法式的虚伪和形式主义的宗教信仰以及畸形的教育制度,深刻地揭露了人们进教堂礼拜不是对上帝的虔信,而是出于传统“习惯”;对牧师的说教感到是一种“折磨”,以至待牧师唠唠叨叨的说教完毕,大家都轻松地舒了一口气;学校的教育方式靠鞭笞毒打;主日学校的功课是死背圣经,有个“模范”儿童,背会了三千节圣经“就变成了一个傻瓜”。作家还通过孩子们的谈话,对资本主义的“文明”生活和资产阶级的金钱统治,作了直率的否定。  如果说《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是在一种轻松柔和的幽默情调中显露出批判锋芒的话,那么,它的姐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以辛辣的讽刺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劲力。作品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为了摆脱养母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束和酒鬼父亲的打骂,逃至密西西比河的一个荒岛。在荒岛上他遇见了因不堪忍受主人虐待和出卖而逃跑的黑奴吉姆,两人为了寻找“自由州”和逃避关卡的追捕,在密西西比河上过起昼宿夜行的漂泊、恐怖的生活。他们不但要与惊涛骇浪作恶斗,还要避开关卡的追捕,更要与冒充“国王”“公爵”来欺压他们的骗子作斗争等等,在那充满艰难危险的共同生活中,哈克和吉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吉姆的真诚、纯朴、无私和对自由的渴望,深深地感动了哈克,使他打消了写信告发吉姆的念头,决心帮助吉姆获得自由。作家不仅通过他俩的遭遇,深刻地暴露了美国反动政府推行蓄奴制度和种族歧视的罪恶本质;歌颂黑人的善良人性和纯洁的品质,提出维护黑人的生存、自由和受尊敬的权利。同时,作品还通过描写他俩在河上不断与沿岸城乡的接触,使读者从中看到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丑恶生活现实:厚颜无耻的利己主义的诈骗行为,农村家族之间的血腥仇杀,有钱有势的人横行霸道,普通农民的辛酸生活情景……从而对“美国天堂”作了尖刻的揭露和批判。这就使作品成为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标志,体现了作家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部作品也有明显的局限和缺点:作家虽然寓意深刻地指出在美国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自由州”的,但是,吉姆的自由又让主人“良心发现”“恩赐”得来了。作者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观点出发,导致了对现实生活的歪曲反映。小说的最后部分,汤姆明知吉姆已是自由人,再来一番“惊险”的营救活动,也给人有思想上失真、艺术上画蛇添足之感。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他出生于____国密苏里州的一个穷________家庭,童年是在________河畔他叔父的农场上度过的。他的早期作品有《________》等,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和《________》。2.作者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生活基础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为什么要写《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分点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风格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答案:解析:  1.马克·吐温,美,法官,密西西比,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2.他的童年在密西西比河畔他叔父的农场上度过,熟悉农场生活。从12岁起,他就开始四处流浪,先后当过学徒、排字工人、金矿工人、领港员、新闻记者,从而熟悉了美国中下层的社会生活和各样的人物。社会是他的大学。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人民群众口头语言及民间故事、传说的热爱,都是他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生活基础。据说,小说中的不少人物和事迹是实有其人其事的。  3.①为了表示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②为了说明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是儿童的天性,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顺着他们的天性让他们健康成长;③为了嘲笑市民那种宗法式的虚伪和形式主义的宗教信仰及畸形的教育制度。  4.《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表于1876年,它是以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河旁的一个小镇(圣彼得堡)为背景写的,当时美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们强烈渴望自由、解放。  5.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在幽默中含有乐观诙谐的特色,讽刺带点嘲弄的意味,格调柔和轻松。
全部回答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渎职什么意思?
巾字笔顺怎么写
天地农资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草本的倒挂金钟是一盆栽一颗吗
人事改革打一字
文艺范的微信名字
香榧四五岁小孩能吃吗
车厘子和樱桃的区别价格相差多少
乐天免税店怎么取货
亥时出生的女孩取名
—How are you feeling here?(宾语从句连接
历史的经验怎么样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是社会。
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1=0时,配方后得的方程
形象英文怎么说
推荐资讯
贝类的壳里为何会有珍珠?
都说撒加是神的化身?请问他是哪位神的化身?
好先生路远为什么坐牢
要为一幅长29cm,宽22cm的照片配一个镜框,要
微信图标丢失怎样找回
一平方公里是多少平方
暴风影音怎么加载字幕
浅蓝底配什么字好看
职业拳击协会里的选手排名积分是怎么算的?
生物圈中人类的“立足点”是A.大气圈B.水圈C.
设a是最小的自然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d分
米桶里长米虫了怎么办? 米虫子如何处理?怎么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