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为什么要除去武则天与殇帝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04:09
- 提问者网友:
- 2021-03-27 11:54
唐朝皇帝为什么要除去武则天与殇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3-27 12:00
武则天的烦恼,是每个皇帝都曾有过的烦恼:立谁当太子。
武则天姓武,由武三思等人继承权力意味着武周王朝的延续;如果由李显继承皇位,则意味着武周王朝的结束,李唐王朝的复辟。
在“立嗣”这个问题上,朝廷上下早已经形成两个派别,这两个派别泾渭分明,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步——这个是肯定的,国本问题至关重要,谁都不能退半步。一派是“李派”,很多大臣都倾向于这个派别,他们主张立庐陵王李显或皇嗣李旦为太子,至于是立李显还是李旦,他们不关心,只要姓李就行;一派是“武派”,代表人为武承嗣,武承嗣认为武姓天下没有传给李家人的道理,何况,姑母辛辛苦苦得来的天下,怎么能再还回去?
698年,武则天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群臣奏请武则天召庐陵王李显回京。
此时大臣们集体亮出观点群起请求召回贬放庐陵的李显,这无疑是对武氏政权无声而釜底抽薪的反抗。
长安元年(701年)九月,武则天终于派遣徐彦伯迎庐陵王回神都洛阳。李显到洛阳后,武则天将他藏匿在帐中,再次召见狄仁杰,故意商量立太子的事情。狄仁杰敷请切至,涕泪俱下,请求迎立李显。武则天这才将李显召唤出来,说:“还给你太子!”
武则天姓武,由武三思等人继承权力意味着武周王朝的延续;如果由李显继承皇位,则意味着武周王朝的结束,李唐王朝的复辟。
在“立嗣”这个问题上,朝廷上下早已经形成两个派别,这两个派别泾渭分明,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步——这个是肯定的,国本问题至关重要,谁都不能退半步。一派是“李派”,很多大臣都倾向于这个派别,他们主张立庐陵王李显或皇嗣李旦为太子,至于是立李显还是李旦,他们不关心,只要姓李就行;一派是“武派”,代表人为武承嗣,武承嗣认为武姓天下没有传给李家人的道理,何况,姑母辛辛苦苦得来的天下,怎么能再还回去?
698年,武则天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群臣奏请武则天召庐陵王李显回京。
此时大臣们集体亮出观点群起请求召回贬放庐陵的李显,这无疑是对武氏政权无声而釜底抽薪的反抗。
长安元年(701年)九月,武则天终于派遣徐彦伯迎庐陵王回神都洛阳。李显到洛阳后,武则天将他藏匿在帐中,再次召见狄仁杰,故意商量立太子的事情。狄仁杰敷请切至,涕泪俱下,请求迎立李显。武则天这才将李显召唤出来,说:“还给你太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