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高分求 电影胶片转胶流程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6:07
电影胶片转胶流程:电影剪辑完毕,然后转胶 转光什么的。一直到复制拷贝。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不知道的别瞎说。
最佳答案
使用高清电视设备制作电影,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无论国内、国外均有大量的先例。他们拍摄这些作品时基本采用与电影一致的24P格式进行。而采用 25P格式拍摄的电视电影,一般是在电视连续剧中套拍出来的,或专为电视节目中的电影频道制作的。这些作品要首先保证电视播出方面的收益,然后才是制作胶片或投放到数字院线的发行、运作收益。因此,在制作技术上,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拍摄电影使用的24P格式。

25P格式在电视环境中的制作、播出都没有问题,但是要将25P格式的磁带转为胶片,再拿到胶片电影院放映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叙述磁转胶的工艺过程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 磁转胶的过程

1. 分本
我们在这里介绍的是用已经完成电视剧或电视电影剪辑的作品进行转换的过程,略去了作品的制作过程。由于影院放映用的胶片受到外形尺寸的限制,长度有限,一般一盒胶片不会超过20分钟,而一盘高清磁带的记录长度可以超过120分钟,即一部电影可以存放于一盘磁带中。为了保证磁转胶的顺利,一般需要将高清磁带上的节目按照胶片的需求,并根据节目的具体内容分成不超过20分钟的多盘磁带。套用电影中的术语叫做“分本”。当然,随着磁转胶工艺的进步,这一步骤可以简化成只需列出准确的“分本”时间码表就可以制作了。

2. 制作引片
根据胶片制作工艺的需要,要在每一盘磁带的节目内容的前面,增加一个用于在胶片合成工艺中声画对位的引片。俗称“立达片”。如不需“分本”,此步骤可省略。

3. 制作杜比环绕声
目前,无论是放映胶片的影院,还是电子影院均要求制作杜比环绕声。因此要在磁转胶之前进行杜比编码。杜比公司会在每一部作品交付授权费后,制作一个授权书,持有授权书可以不受地域、国别限制,在任何国家制作杜比编码。你只需要带着你的分轨声音到杜比公司授权的工作室,就可以制作杜比环绕声。由于磁转胶公司的制作工艺不同,对音频信号部分要求提供的载体形式也不尽相同。基本上以8轨数字录音带或数据硬盘方式为主。

4. 视频信号处理
电视摄像机和显示器的光电、电光转换曲线不同于胶片,记录在磁带上的视频信号转换到胶片上会有一定的偏差。要想完美、准确地在胶片上还原光信号,在磁转胶之前必须对信号进行处理。一般将这个过程称为“调色”。

5. 底片曝光
将处理过的视频信号通过专用的曝光设备对胶片进行曝光。

6. 底片冲洗
将曝光过的底片进行冲洗。

7. 制作正片
冲洗出来的底片是负片,无法准确的判断图像质量的好坏,因此要用底片制作一套可以放映的正片,简称“翻正”。

8. 修正、配光
首先根据正片的情况,判断底片的曝光和冲洗质量。如不合格需要进行重新曝光和冲洗(重复第5至第7步)。待底片审看合格后审看正片,根据正片的具体情况调整正片曝光的配光比例,然后重新冲印正片,以得到满意的正片为止。配光时,可以用一组配光数据从头到尾的使用,也可以根据镜头的需要,逐个镜头的分别调整配光比例,以达到更完美的色彩表现。

9. 制作声音光底
在制作图像底片和正片的同时,利用声音数据制作声音光学底片。将记录在8轨数字录音带或数据硬盘上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印制在一条胶片上。

10. 合成样片
将配完光的图像正片和声音底片合成为完整的样片。

以上就是理想化的磁带转胶片的流程。之所以称作理想化的流程,是因为各个环节经常会出现一些由不同因素引起的变化,造成各个环节要不断地调整。

二 磁砖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24P与25P
大家都知道,电影是按照每秒24格画面进行拍摄和放映的。而已经拍成25P格式的电视剧要转成胶片就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帧频转换问题——如何从25P转换成24P的问题。

一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种是使用格式转换器,用电子手段,将磁带上的帧频从25P直接转换成24P,然后再用24P的磁带转成胶片。原理是:在格式转器中使用大规模存储器,将视频信号按正常的播放速度(即25帧/每秒)顺序存储在格式转换器中,然后按照需要的帧频(即24帧/每秒)读出信号。为了达到降低帧频又不延长播放时间的目的,在每一秒的时间内都要放弃一帧画面。即:每秒写入25格画面,读出24格画面,而存储器不进行累积存储,随时进行刷新,以达到24P(每秒放映 24格画面)的要求。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接转换,不影响其它任何技术指标,最主要的是音频部分不需要作任何调整,也不会有任何损失。缺点是:由于是用电子设备进行的转换,被放弃的画面一般是由格式转换器进行随机选择的,被抽掉画面的地方会造成画幅的跳动。一些人物动作幅度较大,或镜头运动幅度较大的画面,会因为动作中间画面的丢失,形成动作的跳跃和不连贯,因而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武打的作品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现在,也出现了一些能够进行运动预测,并能智能选择被丢弃画面的格式转换器。这些格式转换器可以主动判断图像的内容,对运动画面和静止画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预测到较大的画面运动时就减少或停止画面的丢弃,遇到静止图像就增加丢弃画面的次数,对积累的时间进行补偿。这种做法对运动画面造成的跳动有所减缓;但对于连续运动,或长镜头运动类的节目,其作用还是有限的。

第二种是在胶片放映时采用降速的方式。在底片曝光之前,不对磁带上的帧频进行任何调整;在胶片处理阶段也不做任何速度上的调整,按照胶片处理的正常程序进行。只是在胶片放映时采用每秒24格的速度,进行正常放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丢弃任何一幅画面,最大化的保留了图像信息。产生的问题是:放映时,影片长度增加了4%,致使运动节奏有所减缓。同时,由于放映速度的降低,致使声音部分的音调也随之降低。

解决的办法:第一步,在进行杜比编码之前,根据计算,对声音进行降速处理,把声音的长度降到与24格放映的胶片时间长度绝对一致。这是经与杜比公司技术人员确认的,如不进行事先降速,在胶片放映时降低速度则会无法正常进行杜比解码。原因是杜比编码内部包含同步信息,记录时的速度与重放时的速度不同将无法同步,第二步,利用杜比的专用设备进行升调处理,把因为降速造成的降调调整回来(只升音调,不变速度和长度)。后面再按照正常的制作程序进行。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先根据影片中声音的内容进行判断,如果原声中没有过于丰富的低频成分,也可以不对声音进行升调处理。4%的速度变化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在没有对比的条件下,是分辨不出来的。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只会对交响乐中的木管乐器的一些谐波成分造成损失。如果作品中只有电子乐,则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在我们这一次磁转胶的操作中,由于没有找到杜比的专用设备,因此没有进行升调处理。从结果看,还是可以接受的。

2. 调色
由于胶片与CCD的光电感应曲线不同,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的节目,再转到胶片时,色彩还原上会有一些差异。(部分原因还是人为的追求,希望摄像机的图像更相似于胶片的色彩效果。)为了让磁转胶做出来的胶片更准确的表现出胶片应有的效果,一般会在磁转胶之前,对磁带上的视频信号进行调色,以达到接近胶片效果的目的。但是在调色过程中,受到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只能看到视频信号反映在电视监视器上的图像,色彩调整后在胶片上最终是什么样的结果,还是得不到实时的、准确的反映。

我们在调色之前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了解,包括询问了香港、日本、澳大利亚、泰国等地磁转胶的操作流程,得出的结论基本上都是靠工程师的经验来调整。如果结果不满意,只能重新调色后,重新曝光。底片曝光后,要翻成正片,用这个正片来判断底片的色彩是否准确。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需要引起注意。底片曝光所需要的时间还比较长,我们这次使用的是ARRI Laser,曝光速度已经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需要3秒钟才能曝光一格画面。一部90分钟的电影大概有129600格画面,全部曝光完毕需要100多个小时。加上冲洗、翻印的时间,整个制作周期是很长的,要想完满地完成整个磁转胶的过程,必须留有充足的时间,以便于重复调整和修改。

3. 配光
配光是电影生产工艺中常用的手段,配光后重印的正片与光学声音片合成,做成完整的、包含声音和图像底片,称为“样片”。在胶片放映的流程中,会用最终审定的样片翻印一个或几个制作拷贝用的底片,再用这些底片制作拷贝送到影院放映。

制作公司一般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反复多次进行配光。我们这在配光环节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处理在磁带阶段调色的依据问题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对该片作了各种版本的调色试验。其中包括电视播出版本的、电子院线放映版本的、胶片院线放映版本的,还将这些版本各作了30秒钟电影版本的调色试验。为了保证重印后的色彩效果,我们专门赴泰国进行了冲印试验,共冲洗了3种调色方案的片段各30秒。这3种方案是:完全未调色方案、按电视播出效果调色方案和按电子院线播出效果调色方案。最终的效果有点出乎我们的预料,最终选定的方案是按照电视播出效果的调色方案,它的效果是最好的。当然,这只是我们这一部片子的情况,我们认为它远远不能说明对调色效果评价的影响。

4. 字幕
胶片电影的字幕一般是在制作用于拷贝的底片上进行的。它是用光学的方法进行叠印曝光的,因此,对叠印的工艺水平要求很高,稍有疏漏就会造成字幕的抖动。这次的磁转胶给了我们一个光学字幕和电子字幕进行比较的机会。片头字幕是利用高清设备事先制作的,对白字幕是在磁转胶之后,在胶片上制作的。经比较,无论是字幕的清晰程度,还是稳定性都是高清制作得更优秀一些。当然,仅凭这一次的效果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还需要多做实验,多作比较,但高清设备制作字幕的灵活性与方便性,肯定会比胶片字幕好得多。

5. 声音
这只是我们在做这次磁转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思考。影片我们是采用25P格式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磁转胶是在泰国一家后期制作公司进行的,杜比环绕声编码是在国内进行的,前文所述的声音降速处理等过程也多是在国内进行的。这期间出现的问题是:在我们最终带着高清录像带和声音数据硬盘赴泰国时,高清的录像带上还是正常播放速度的25P帧频90分钟长的节目,而数据硬盘上的声音已经是降了速度的、时长延长了4%,已经长达93.6分钟的声音节目。这时,声音和画面是无法对准的。只有在做出图像底片和声音底片后,才能将两者在一起同步对位。如果声音或画面上出现任何问题,在这之前是没有办法检查和发现的。一旦进入了胶片阶段,出了问题要想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

高清节目的效果已经与电影胶片非常接近了。有数据表明,电影底片的分辨率基本可以达到4K的水平,经过复杂的后期工艺,到达电影院放映的拷贝的分辨率会衰减到2K左右;基本与高清处于一个水平。高清电视由于拍摄和后期制作均采用数字处理,其衰减非常微弱,如果再考虑到电视制作的方便性,就难怪那么多好莱坞的大片采用高清设备进行制作了。

从欣赏的角度看,我们此次制作的磁转胶,经实际放映观看,难以准确区分摄像机与胶片拍摄的差异。甚至一些特殊的场景中,摄像机的运用比胶片摄影更加自如一些。有一点是需要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的——目前的各种摄像机曝光宽容度肯定不如电影胶片。一般电影胶片的宽容度大约可以达到9-10个分区,而CCD期间只能达到5个分区。因此需要摄像师比使用胶片时更加准确的控制曝光量,尽量控制光比。

再说一个只有磁转胶才会发生的现象。大家知道,摄像机在光线较弱的部分会出现杂波。如果打开增益,杂波就会更大。但是,经过磁转胶后,这些杂波会明显减弱,甚至大部分难以发觉。这种现象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有待今后深入探索。
全部回答
谁有资源给我发一下,谢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武鸣灵水】武鸣灵水 作文
男,22,体质很弱,怎么锻炼呢
搜狗输入法被杀毒软件误杀
11年的Polo自动挡1.6的车能跑多快
有没有人知道小米用蓝牙接收的文件能不能转到
我两千三买的电动车,用了9个月,车看上去还
猴子最喜欢什么树
英雄草,田芝黄,海经纱,青蛙草是什么药?有什么
成语铜打铁铸的意思是什么啊?有知道释义的请
在网上有养神安眠方面的保健品卖吗?
濮阳市 几家肯德基
一级护理需要家属陪床吗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包括A①君主土地私有制
哆来咪钢琴声乐学校地址好找么,我有些事要过
经常用睡眠耳塞会不会得中耳炎了
推荐资讯
菌必治是什么药
歌词大概是:啊噢利啊噢利,DJ来的是什么歌?
为什么现在买煤气瓶需要登记身份证和手机号还
想和喜欢的人考同一所大学。。
哪个品牌的洗发水有香水一样的香味
我的年龄比她大一轮,婚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哪?
二手房过户流程,没有房产证二手房可以过户吗
劳动关系的所在地
阀门、法兰、垫片、螺拴对照表
电梯机房二次接地接到什么位置?
坎下村怎么去啊,我要去那办事
微波炉辐射要离开多少距离才安全?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