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有没有提出过“读书法,有三道”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07:44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4-01 16:46
朱熹有没有提出过“读书法,有三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4-01 17:07
提出过。
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1,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2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注释
1.心不在此。此:这里。 2.决:一定 3.心到最急。急:迫切、重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希望采纳!谢谢!
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1,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2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注释
1.心不在此。此:这里。 2.决:一定 3.心到最急。急:迫切、重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希望采纳!谢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4-01 18:39
读书三到
宋 朱喜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 朱喜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2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4-01 18:09
朱熹有提出过“读书法,有三道
- 3楼网友:大漠
- 2021-04-01 17:46
有提出过。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