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欧元在欧元区购买的商品,是否相当于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购买的商品?
以上陈述具有一般性。
10亿欧元在欧元区购买的商品,是否相当于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购买的商品?
以上陈述具有一般性。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来历与含义 瑞典学派(The Swedish School)又称北欧学派,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斯德哥尔摩大学为主要阵地,故又称为斯哥尔摩学派。这个学派形成于本世纪20-30年代,战后又有很大发展。其中在西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有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等等。[注1]
卡塞尔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以较成熟的形式提出了汇率如何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这种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所以能够互相兑换,是因为它们各自在国内具有购买力,因而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这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大小之比。由于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与该国通货膨胀率和物价的变动有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汇率将随通货膨胀率与物价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论,实际是关于如何决定浮动汇率的理论,而非固定汇率的决定理论。[注2]
我们认为,购买力平价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首先,它是换算各国有关经济指标的一个较好的工具,即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的汇率来换算各国有关同一经济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等),可以避免按现行国际市场的实际汇率来换算对实际经济水平的歪曲。因为一国经济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是以该国所拥有的实物产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当以货币购买力平价为基础所换算出来的某一经济总量指标,自然就能较好地反映一国所拥有的经济实物量的多少。而现行的市场实际汇率,由于要受一国货币在国际市场撒谎能够供求关系和外贸商品、劳务的价格波动与偏离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与以购买力平价来决定的汇率往往有忽高忽低的差异,以致会扭曲各国的实际经济水平。所以在比较各国经济水平时,用购买力平价的汇率来换算比用实际汇率来换算更为科学、可靠。[注3]
其次,它可以作为国家衡量和调节一国货币的现行实际汇率的重要尺度和依据。因为购买力平价的汇率既然反映了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实际便确定了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现行的市场实际汇率乃是以此均衡汇率为中心而上下波动的,因此,以购买力平价汇率为尺度去与现行实际汇率进行比较,便可发现后者偏离正常均衡汇率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注4]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 但是,购买力平价论却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它在现实操作上较为困难,实用性有限。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可以有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两种形式。就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汇率而言,由于它是以两国货币在同一时期各自在国内购买力水平之比来决定的,因而要受两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然而这所谓物价水平,究竟是以什么物价为依据,是以批发价为依据呢,还是以零售价为依据?等等,就是难以确定的问题;就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汇率而言,由于它是以某一基期的汇率为依据而计算出来的报告期的汇率,应选择哪一个时点为基期来计算基期汇率就难以确定。如果基期选择不当,则会对当前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均衡汇率的确定发生系统的偏差。[注5]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还在于其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并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另一个不足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另外,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还有其它若干个因素影响着汇率,比如: 经济数字发布/报告、资产市场以及政局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购买力平价理论缺少事实依据来证明其有效性。90年代之后, 此理论似乎只适用于长周期(3-5年)。在如此跨度的周期中,价格最终向平价靠拢。[注6]
三、浅谈理解“人民币购买力”的普遍误区 应当注意,“人民币购买力”所对比的“购买力”的商品,是投入国际市场交换的一篮子商品,或者称做“可贸易商品”。 “人民币购买力”项下,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化,国际资本唤醒内地沉睡的乡村牧歌,中国投入国际交换的商品前赴后继源源不绝,这是后起农业国工业化进程的铁的力量。有庞大的后继新鲜血液廉价“购买力”商品补充到“人民币购买力”篮子里边去,“人民币购买力”受压,暂时没有升值的条件。 当内地资源的商品化程度比较充分,当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已混为一体,此时“人民币购买力”已充分反映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的比较优势,到那时,“人民币购买力”不再有后继资源支撑,人民币购买力与国际接轨——此时,汇率从指导生产的商品交换率指标转为指导资本流动的利率指标。 中国股市供应量有两个口径,流通量(流通股)与总量(流通股+法人股+国家股)。当期股市价格由流通股供求关系生成,法人股、国家股在后面压盘。请问:讨论股市长期价格,是看流通量还是总量? 中国商品国际现有流通量生成现有汇率价格,源源不断投入国际大循环的内地资源(廉价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请问:人民币购买力怎么涨? 国家股没消化完,股市没有涨的道理,同理,内地资源尚未充分投入国际大循环,人民币购买力岂有涨的道理。
四、我国转向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购买力平价的长期走向 在一国转向外向型经济和实行面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如果采用市场规律在决定汇率,则本币相对于外币的价值就很可能偏离购买力平价(PPP)的尺度。一般来说是本国货币先要贬值,比购买力平价显得低一些,这个现象往往是与国内生产结构及国际市场结构相联系。均衡汇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就是“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比价关系。由于经济转轨初期有相当多的国内产品因不符合国际规格和质量要求而不能参加贸易,所以就有可能暂时使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偏离得更远些。随着“可贸易商品”的比重增加和单位产品创汇率的提高,比价关系也随之变动,均横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就会再度接近。[注7]
上述经验在国际上有不少例子。道奇计划后日本进入高速成长期。。。。。。日本早期出口纺织品比较多,后来出口低档的家用电器,高档市场还被欧洲和美国占据。随后日本变成了高档家用电器和耐用品的赢家,这时货币面临升值的压力。。。。。。这一过程说明了汇率和出口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关。[注8]
我国台湾省在经济起飞时汇率改革也相当重要。。。。。。随着“可贸易商品”的比重越来越大,国民经济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变成“可贸易”的商品。这对本币的相对币值产生了明显的作用。[注9]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阶段:在今后若干年内将出现明显的产品档次升高,在国际市场上会有很多低档产品上升到中档产品。中国非常大,沿海地区产品档次提高后,不一定把低档产品的市场让给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相当一部分生产会转到内地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就是说我们有可能同时出口不同档次的产品,低档产品市场也并没有轻易转让出去。总之,可贸易商品的比重加大,档次提高,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的比价关系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可能带来本币的升值。我们不能因为转变初期实际均衡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脱节(低汇率),就认为是不符合价值规律了。
打开电视,任选一个经济频道,大都有最新的外汇牌价。对于投资者来说,外汇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牵动他们的神经。可就政府而言,更关注外汇的长期走向,以便审时度势,从长计议,制定符合国情的汇率政策。比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979年为1.5∶1,1986年为3.7∶1,1994年初为8.7∶1,15年间,汇率下调了480%。如此调整,依据何在?汇率决定理论中,有一个购买力平价说,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简而言之,汇率就是各国货币的价格比率。一战以前,确定汇率不像现在这么麻烦。当时,各国货币都规定黄金含量,持有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两国货币的汇率,就是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叫做铸币平价。比如,1英镑含黄金113.0格令,1美元含黄金23.3格令,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就是4.9,因而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是1∶4.9。当然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汇率也会有所波动,但由于有黄金作保证,汇率波动的幅度是很小的,那时候的汇率,被称为固定汇率。一战期间,各国为应付军费开支,大量发行纸币,纸币含金量没法保证,也就不能兑换黄金,铸币平价随之土崩瓦解。待战争硝烟散尽,贸易重开,如何确定汇率,重又提上日程。1922年,瑞典学者卡塞尔出版《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购买力平价说,认为应根据各国货币的购买力,确定它们之间的汇率。此说一出,备受推崇,各国政府按图索骥,重打锣鼓另开张,纷纷重定汇率。
经济理论大都有假设前提,购买力平价说也不例外。为了便于推演展开,此说首先假定,两国之间贸易自由,商品、劳务交流,不受关税、配额限制,即便有限制,双方外贸政策对等,没有相互歧视。同时,假设两国商品的运输成本,大致相同,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前提:同样货物无论在哪里销售,其价格必然相等。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货币,那么,在任何地方购买同质的商品,花销应该一样。这个假设前提,被称为“一价定律”。
实际上,各国货币大不相同。但是,由一价定律不难推出,两种货币的汇率,等于它们的购买力之比。比如一个同样的汉堡包,在美国卖1美元,而在日本卖150日元,那么,就可以认为,1美元相当于150日元,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是1∶150。如果一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该货币就会对外等比例贬值,反之,购买力上升,货币则会相应升值。在刚才的例子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汉堡包在日本售价上升为200日元,在美国仍卖1美元,那么日元贬值,美元对日元的汇率降为1∶200,反之,如果美国的汉堡包售价上涨到1.5美元,在日本仍为150日元,就说明日元升值,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变为1∶100。当然,该理论所说的货币购买力,不只表现在汉堡包一种商品上,而是就国内所有商品的平均水平而言的。
以上推论,讲的是在某一时点,两国价格水平与汇率的关系,称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与此对应,卡塞尔又提出相对购买力平价。他认为,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两种货币汇率变化的百分比,等于两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之差。举例来说,如果法国的物价一年上涨10%,而荷兰物价只上涨5%,那么,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法郎对荷兰盾将会贬值5%。汇率变动将不多不少,刚好抵消法国通胀超过荷兰的5个百分点。照此看来,汇率的涨跌,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恰成反比关系。为了给战后的世界,提供一个重整汇率的参照,卡塞尔主张,汇率不能盲目调整,必须先确定一个基期汇率,也就是一战之前,符合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时期。在基期汇率的基础上,根据战后各国通货膨胀的变化,制定恰当的新汇率指标。对各国货币当局来说,闻此说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当两国经济冷热不均,物价水平涨跌不同时,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进行适当调整。
应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指导一战后各国重整汇率,还是功不可没的。随着时间推移,后来学者为弥补该学说的不足,又提出了成本平价理论,使其不断发展完善。用成本平价取代购买力平价,原因有二:价格平价中包含利润,这是一个易变的因素。比如,由于中国有乐凯胶卷,美国和日本要占领中国彩卷市场,就会将柯达、富士彩卷的价格,定得比国内市场要低,此类薄利多销的战术,有时会导致购买力平价失灵。再者,卡塞尔只看到价格影响汇率,没有认识到汇率对价格也有反作用。用成本代替价格,能够使这种反作用造成的偏差,尽可能地降低。在决定成本的诸要素中,劳动成本最关键,于是,学者们将其抽出,再以工资标准,作为计算成本的指标,于是,便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国工资率相对外国偏高,GDP增长率却没有同比例提高,那么,为了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平衡,就必须使本币贬值,降低汇率。反之,则本币升值,汇率提升。
在汇率决定理论中,购买力平价说影响深远,当然,在学术界也遇到了各种褒扬和贬抑。尽管如此,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对于长时期汇率变化,购买力平价说魅力独在,并没有过时。两国之间如果能盯住相同的一揽子商品,正确估计价格水平变化,还是能够判断出汇率的基本走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