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的故事(汉朝)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02:41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4-12 19:38
辛追的故事(汉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12 21:04
辛追的资料:
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2002年4月,在辛追尸体出土30周年之际,四个不同年龄时期(7岁、18岁、30岁、50岁)的复原面相标准图终于被绘制出来。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马王堆女尸2000多年不腐,我们能不能争取再保存200年不腐?”本月15日,中南大学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授向本报记者介绍这段往事时唏嘘不已。
如今,距离马王堆女尸辛追出土已经过去了30多年,最近得出的全面检测结果表明,30年来对辛追的保存方法是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在继续研究新的保存方法的同时,经过长时间对发现女尸当时的神奇红色棺液的分析检测,已经初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罗学港是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系主任。他和千年女尸的“相识”源于一次偶然。
1972年马王堆在湖南出土轰动一时,当时负责对女尸进行保存研究的是罗学港的一位老师,由他一直和湖南博物馆等单位合作,2002年湖南博物馆要搬迁,其中,要把辛追老太太整体搬家。但是老先生已经过世,人们担心在搬家的过程中,2000多岁高龄的辛追老太太有可能会散架。
老太太的“身体状况”究竟能不能适应搬家的一路颠簸?如果可以搬必须拿出科学数据。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主管部门把解剖学专家罗学港请到了现场。罗教授主要提了一个要求:了解保存女尸30年来的所有档案,以便“心中有数”。随后罗学港领导的课题组对这具古尸进行了她出土以来的首次非常细致的全身“体验”。前不久,体检结果已经向社会公布。
罗学港介绍,对女尸详细的体检结果表明,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是皮肤纤维的保持情况出乎人们意料的好,“我用手触摸了辛追的皮肤,依然很有弹性。”他说。这证明30年以来的保存方法是成功的。但是由于主要防腐配方还没有解密,不便透露。
可以透露的是,30年前采用的是当时最好的配方,保存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模拟古尸出土环境,也就是“恒温、恒湿、相对无菌”。恒温是0到4摄氏度,恒湿是70%到80%之间,无菌是因为在考古发掘时发现棺材密封很好,所以后来的保存一直采用棺材内不留空气的方法,并且把女尸用特制的防腐固定液泡起来。
“30年保存成这样,真不容易。”“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罗说。
所谓“变”,主要是女尸细胞上的改变,骨组织里面的钙离子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流失。为了避免搬家时可能的碰撞让这具千年古尸解体,他们又往棺液里注入了中和液,缓解“骨质疏松”症状,经过X光透视之后,罗学港认为:辛追身体可以适应搬家。
给辛追搬家显然找搬家公司解决不了问题。虽然直线距离不过500米,但是搬家当日各方如临大敌,由于“科学搬家”措施得当,辛追成功搬家。湖南博物馆在搬的过程中还请上海有经验的老师傅顺便给辛追换了副新棺材,让老太太换个舒服的地方继续“睡觉”。
神秘红色棺液让辛追2000多年不腐
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辛追2000多年来不腐的“神液”。
罗学港告诉记者,经过化验可以证实,红色棺液成分复杂,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这些东西泡在一起就成了深红色。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红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汞,也就是水银。专家推测,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在古代中国,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所以,虽然辛追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骨长久保存下来。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这些化学物质的结合,是古尸保存的基本原因。”罗学港说。
为什么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辛追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罗学港认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满了偶然性”。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科研人员加强了对辛追的检测,利用更新的防腐措施让她“延年益寿”
“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考古把辛追挖出来,在那样一个恒定的环境中,女尸再有一个2000年也应该可以继续保存。”罗学港说。
但是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尸体保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好尸体?怎么才能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满足国人的厚望,让马王堆女尸继续保存下去呢?罗学港坦言:压力很大。
在给辛追搬家时,30年来使用的固定液已经首次全部换掉,现在保存仍然是采用以福尔马林为主的固定防腐液。保护液的配方还包括甲醛、乙醇、甘油等。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虽然女尸保存尚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体检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尸体的细胞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固定液的PH值偏酸,使得骨头的钙离子流失很多,由于骨组织只有有机质,而没有无机质,时间长了,骨头就有可能变成“面条”,辛追也就只剩下一张皮。他认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是防止女尸体的蛋白质加速降解,以及让细胞结构保持稳定。目前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加入缓冲液,中和固定液的酸碱度。
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辛追棺材中早已经不是当初出土时的红色棺液,保存的液体经过了蒸馏水的稀释都是无色透明的。30年来,由于浸泡,辛追的皮肤有些发白。他们将不定期为辛追更换棺液。其保存环境也一直模拟发现时的环境:恒温是0到4摄氏度,恒湿是70%到80%之间,为了保证相对无菌,还要不定期给辛追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杀死细菌。
除此之外还加强了检测,其中包括对固定液的浓度、PH值、离子、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科研人员还会从形态上取材料检测,随时观察辛追的变化。
“目前总体来说是一边观察研究,一边保护。我们能做的只能如此。”罗学港说。“很多人对马王堆的保存给予厚望,但是环境变了,对保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我们将尽心尽力,让老太太‘延年益寿’。”
2004年,以讲述辛追故事的四十集电视剧《大汉悲歌》上映,左小青主演辛追。另外,《大汉巾帼》中蒋勤勤演长沙话版辛追。
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2002年4月,在辛追尸体出土30周年之际,四个不同年龄时期(7岁、18岁、30岁、50岁)的复原面相标准图终于被绘制出来。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马王堆女尸2000多年不腐,我们能不能争取再保存200年不腐?”本月15日,中南大学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授向本报记者介绍这段往事时唏嘘不已。
如今,距离马王堆女尸辛追出土已经过去了30多年,最近得出的全面检测结果表明,30年来对辛追的保存方法是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在继续研究新的保存方法的同时,经过长时间对发现女尸当时的神奇红色棺液的分析检测,已经初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罗学港是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系主任。他和千年女尸的“相识”源于一次偶然。
1972年马王堆在湖南出土轰动一时,当时负责对女尸进行保存研究的是罗学港的一位老师,由他一直和湖南博物馆等单位合作,2002年湖南博物馆要搬迁,其中,要把辛追老太太整体搬家。但是老先生已经过世,人们担心在搬家的过程中,2000多岁高龄的辛追老太太有可能会散架。
老太太的“身体状况”究竟能不能适应搬家的一路颠簸?如果可以搬必须拿出科学数据。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主管部门把解剖学专家罗学港请到了现场。罗教授主要提了一个要求:了解保存女尸30年来的所有档案,以便“心中有数”。随后罗学港领导的课题组对这具古尸进行了她出土以来的首次非常细致的全身“体验”。前不久,体检结果已经向社会公布。
罗学港介绍,对女尸详细的体检结果表明,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是皮肤纤维的保持情况出乎人们意料的好,“我用手触摸了辛追的皮肤,依然很有弹性。”他说。这证明30年以来的保存方法是成功的。但是由于主要防腐配方还没有解密,不便透露。
可以透露的是,30年前采用的是当时最好的配方,保存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模拟古尸出土环境,也就是“恒温、恒湿、相对无菌”。恒温是0到4摄氏度,恒湿是70%到80%之间,无菌是因为在考古发掘时发现棺材密封很好,所以后来的保存一直采用棺材内不留空气的方法,并且把女尸用特制的防腐固定液泡起来。
“30年保存成这样,真不容易。”“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罗说。
所谓“变”,主要是女尸细胞上的改变,骨组织里面的钙离子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流失。为了避免搬家时可能的碰撞让这具千年古尸解体,他们又往棺液里注入了中和液,缓解“骨质疏松”症状,经过X光透视之后,罗学港认为:辛追身体可以适应搬家。
给辛追搬家显然找搬家公司解决不了问题。虽然直线距离不过500米,但是搬家当日各方如临大敌,由于“科学搬家”措施得当,辛追成功搬家。湖南博物馆在搬的过程中还请上海有经验的老师傅顺便给辛追换了副新棺材,让老太太换个舒服的地方继续“睡觉”。
神秘红色棺液让辛追2000多年不腐
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辛追2000多年来不腐的“神液”。
罗学港告诉记者,经过化验可以证实,红色棺液成分复杂,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这些东西泡在一起就成了深红色。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红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汞,也就是水银。专家推测,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在古代中国,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所以,虽然辛追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骨长久保存下来。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这些化学物质的结合,是古尸保存的基本原因。”罗学港说。
为什么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辛追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罗学港认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满了偶然性”。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科研人员加强了对辛追的检测,利用更新的防腐措施让她“延年益寿”
“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考古把辛追挖出来,在那样一个恒定的环境中,女尸再有一个2000年也应该可以继续保存。”罗学港说。
但是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尸体保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好尸体?怎么才能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满足国人的厚望,让马王堆女尸继续保存下去呢?罗学港坦言:压力很大。
在给辛追搬家时,30年来使用的固定液已经首次全部换掉,现在保存仍然是采用以福尔马林为主的固定防腐液。保护液的配方还包括甲醛、乙醇、甘油等。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虽然女尸保存尚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体检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尸体的细胞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固定液的PH值偏酸,使得骨头的钙离子流失很多,由于骨组织只有有机质,而没有无机质,时间长了,骨头就有可能变成“面条”,辛追也就只剩下一张皮。他认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是防止女尸体的蛋白质加速降解,以及让细胞结构保持稳定。目前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加入缓冲液,中和固定液的酸碱度。
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辛追棺材中早已经不是当初出土时的红色棺液,保存的液体经过了蒸馏水的稀释都是无色透明的。30年来,由于浸泡,辛追的皮肤有些发白。他们将不定期为辛追更换棺液。其保存环境也一直模拟发现时的环境:恒温是0到4摄氏度,恒湿是70%到80%之间,为了保证相对无菌,还要不定期给辛追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杀死细菌。
除此之外还加强了检测,其中包括对固定液的浓度、PH值、离子、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科研人员还会从形态上取材料检测,随时观察辛追的变化。
“目前总体来说是一边观察研究,一边保护。我们能做的只能如此。”罗学港说。“很多人对马王堆的保存给予厚望,但是环境变了,对保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我们将尽心尽力,让老太太‘延年益寿’。”
2004年,以讲述辛追故事的四十集电视剧《大汉悲歌》上映,左小青主演辛追。另外,《大汉巾帼》中蒋勤勤演长沙话版辛追。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