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配穴法出处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4:47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4-03 22:29
俞募配穴法出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4-03 22:51
俞穴又名背俞穴,募穴为胸腹之募穴,均为针灸临床上常用之要穴,并且经常配伍组方,称为“俞募配穴法”,由于笔者余岁尚轻,且尚未临床经验,现仅对俞募配穴法产生的几点看法略陈管见。 1、俞募配穴属“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范畴 脏腑之气血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简称俞穴。脏腑之气血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俞”有传输之意,即脏腑气血由内向外注于此;“募”有汇集之意,即脏腑气血由内向外汇聚集结于此。根据脏腑的阴阳属性和胸背阴阳的划分,背为阳,故俞为阳;腹为阴,故募穴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难经·六十七难》,中“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这指出脏病取腰背之背俞穴,腑病取胸腹之腹募穴,即是阴病行阳,阳病行阴之法。 2、“俞募配穴”的“气之径路” 经气可从阳行于阴,也可从阴行于阳。笔者认为胸腹背腰部之经脉经气之相通是通过“气之径路”完成的。《灵枢·动输》云:“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是说四街是经气运行的捷径通道。《灵枢·卫气》又云:“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就是说身躯前面的胸腹部与身躯后面的背腰部之间,是通过气街这个经气之捷径而相通的,因此俞募穴之气是相通的。 3、“俞募配穴”与脏腑病 俞募配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前后配穴法的代表,在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均有体现。俞·募穴的分布规律与五脏六腑所在的位置前系密切,在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灵枢·刺节真邪》篇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因此通过俞募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往往反应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另外俞募穴接近脏腑,《灵枢·胀论》云:“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所以俞募穴可以诊治脏腑发生的疾患。 人体五脏六腑之间以经络为枢纽,遵循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规律即健康是“阴平阳秘”,疾病是“阴阳失调”,治病的过程是“调整阴阳”的过程。而俞募配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的调节阴阳作用。二者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对治疗阴证阳证俱见的脏腑病症疗效显著。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
阴历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