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至今的汉乐府民歌大部分是( )
A.西汉时期的作品 B.东汉时期的作品
C.三国时期的作品 D.文人的拟作
流传至今的汉乐府民歌出处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4 20:06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3-14 12:2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3-14 12:44
D,
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周代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它更广泛,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许多作品都起着示范性的作用。
这种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像一根红线似的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它们之间的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如此明晰,以至于我们可以用线条作出如下的表述:
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 “借故题写时事”(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府)è“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 è“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由借用汉乐府旧题到摆脱旧题而创作新题,由不自觉或半自觉的学习到成为一种创作原则,由少数人的拟作到形成一个流派,一个运动,这说明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诗人的影响还是愈来愈显著的。
当然,事物的发展不会是直线的上升,文人们继承和发扬汉乐府的精神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最初阶段他们并无认识,甚至敌视它,如哀帝时诏摆乐府,实际上便只是排斥民歌;到东汉初期,虽有所认识,却还未能将这一精神惯彻到创作中去,比如班固虽指出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特色,但他的<<咏史>>却不是这样的作品,稍后的张衡<<同声歌>>也一样。直到东汉后期才有个别中下层文人从事学习,如辛延年的<<羽林郎> 。而在建安以后,也还出现过低潮,特别是当齐梁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时期,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更是不绝如缕。但从总的趋势看来还是一直在发展。作为这一发展的高潮的,便是中唐的新乐府运动。<<乐府诗集>>将“新乐府辞”列为最后一类,其用意即在指明这一发展的结穴或顶点之所在。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作上。如前所述,汉乐府民歌得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杂言体在当时尚未引起文人们的注意,但自建安后,它的影响已日趋显著。如曹操的<<气出唱>> ,曹丕的<<陌上桑>>,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等,便都是杂言,至鲍照<<行路难>>,尤其是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战城难>>等歌行更是极杂言之奇观,也莫不导源于汉乐府。
五言体的影响,比之杂言更早也更大。据现有文献,可以肯定,文人拟作五言诗是从东汉初就开始了的,如班固的<<咏史>>。东汉中叶后则拟作益多,有的有主名,但更多的是无名氏的抒情诗,如<<古诗十九首>>等。到汉末建安,更出现一个“五言腾踊”的局面,自此以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代之,一直成为中国诗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诸如人物对话或独白的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节刻划,语言的朴素生动等,都成为后代一切反映现实的诗人的学习榜样。仇兆螯评杜甫“三吏”,“三别”说:“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设为问答,此“三吏”,“三别”诸篇所自来也。”这是不够正确的。因为陈琳的这种表现手法也是从汉乐府民歌学来的,而且“设为问答”,也只是一端。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批评现实通常是通过对现实作客观的具体的描绘,但有时也在诗的未尾揭示出写作的目的,这对于后来白居易的“卒意显其志”也有所启发。至于李白的抒情诗中那些出人意表的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它和汉乐府民歌的渊源关系。
综合上述所说,汉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史上,是一次情感表现的解放。<<汉书Ÿ艺文志>>说汉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之作,便是指这一特色而言。对于诗歌的发展,这一点同样是很重要的。后代情感强烈的诗人,常从这里受到启发。李白的<<战城难>>,就是对汉乐府民歌的模仿。
而且一些袭用古乐府旧体或模仿乐府题材的作品,也统称“乐府”。
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周代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它更广泛,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许多作品都起着示范性的作用。
这种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像一根红线似的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它们之间的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如此明晰,以至于我们可以用线条作出如下的表述:
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 “借故题写时事”(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府)è“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 è“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由借用汉乐府旧题到摆脱旧题而创作新题,由不自觉或半自觉的学习到成为一种创作原则,由少数人的拟作到形成一个流派,一个运动,这说明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诗人的影响还是愈来愈显著的。
当然,事物的发展不会是直线的上升,文人们继承和发扬汉乐府的精神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最初阶段他们并无认识,甚至敌视它,如哀帝时诏摆乐府,实际上便只是排斥民歌;到东汉初期,虽有所认识,却还未能将这一精神惯彻到创作中去,比如班固虽指出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特色,但他的<<咏史>>却不是这样的作品,稍后的张衡<<同声歌>>也一样。直到东汉后期才有个别中下层文人从事学习,如辛延年的<<羽林郎> 。而在建安以后,也还出现过低潮,特别是当齐梁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时期,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更是不绝如缕。但从总的趋势看来还是一直在发展。作为这一发展的高潮的,便是中唐的新乐府运动。<<乐府诗集>>将“新乐府辞”列为最后一类,其用意即在指明这一发展的结穴或顶点之所在。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作上。如前所述,汉乐府民歌得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杂言体在当时尚未引起文人们的注意,但自建安后,它的影响已日趋显著。如曹操的<<气出唱>> ,曹丕的<<陌上桑>>,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等,便都是杂言,至鲍照<<行路难>>,尤其是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战城难>>等歌行更是极杂言之奇观,也莫不导源于汉乐府。
五言体的影响,比之杂言更早也更大。据现有文献,可以肯定,文人拟作五言诗是从东汉初就开始了的,如班固的<<咏史>>。东汉中叶后则拟作益多,有的有主名,但更多的是无名氏的抒情诗,如<<古诗十九首>>等。到汉末建安,更出现一个“五言腾踊”的局面,自此以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代之,一直成为中国诗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诸如人物对话或独白的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节刻划,语言的朴素生动等,都成为后代一切反映现实的诗人的学习榜样。仇兆螯评杜甫“三吏”,“三别”说:“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设为问答,此“三吏”,“三别”诸篇所自来也。”这是不够正确的。因为陈琳的这种表现手法也是从汉乐府民歌学来的,而且“设为问答”,也只是一端。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批评现实通常是通过对现实作客观的具体的描绘,但有时也在诗的未尾揭示出写作的目的,这对于后来白居易的“卒意显其志”也有所启发。至于李白的抒情诗中那些出人意表的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它和汉乐府民歌的渊源关系。
综合上述所说,汉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史上,是一次情感表现的解放。<<汉书Ÿ艺文志>>说汉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之作,便是指这一特色而言。对于诗歌的发展,这一点同样是很重要的。后代情感强烈的诗人,常从这里受到启发。李白的<<战城难>>,就是对汉乐府民歌的模仿。
而且一些袭用古乐府旧体或模仿乐府题材的作品,也统称“乐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3-14 13:09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