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反映的应是哪一制度
A.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B. 宋代丞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等
C. 明代的内阁制
D. 清代的军机处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反映的应是哪一制度A.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 宋代丞相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23:11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2-23 19:4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2-23 20:42
(答案→)A.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 宋代丞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等C. 明代的内阁制D. 清代的军机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说明作者赞成由宰相处理国政,同时行政决策应由多人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切不可由一人独断专行,这正与唐代三省六部制下宰相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特征相符,所以答案选A,B项主要强调分割宰相职权,C D两项是为强化皇权专制独裁的产物,正与题中含义相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2-23 22:02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