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有哪些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03:06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3-06 10:06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3-06 11:02
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供给不足将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长期约束条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我国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显重要。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做法,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从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一、缘起:循环经济的前世今生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到上世纪90年代,清洁生产、工业生态系统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流,美国、丹麦等国建成一批工业生态园区,德国、日本等相继颁布了废弃物管理和循环经济的法规。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则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理论、产业模式和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学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生态学原理。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工业生态学是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一部分。生态工业学的概念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当时的副总裁Robert Frosch 于1989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加工业的战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出。1997年,MIT和耶鲁大学联合办了一份“工业生态学”杂志,探讨其理论与实践,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工业生产体系的设计中,将工业生产过程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其中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环节的“营养物”或原料。这就出现了生态工业园,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从产出角度看,工业生态学追求的环境目标是“零排放”。它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利用价值的废物都被用起来了,从而使排放的废弃物极少甚至为零。从投入角度看,生态工业学追求的目标是“减材料化”(Dematerialization,有人翻译成非物化),其含义是指产出数量和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物料的投放强度,同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既要产品变轻变小、变薄,又要能经久耐用。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废弃物“零排放园区”、“零排放社区”、“零排放汽车”等的试验,而“减材料化”则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从技术上看,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上。清洁生产最初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物综合利用演化而来。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预防,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节能降耗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废弃物排放,......余下全文>>
一、缘起:循环经济的前世今生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到上世纪90年代,清洁生产、工业生态系统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流,美国、丹麦等国建成一批工业生态园区,德国、日本等相继颁布了废弃物管理和循环经济的法规。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则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理论、产业模式和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学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生态学原理。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工业生态学是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一部分。生态工业学的概念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当时的副总裁Robert Frosch 于1989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加工业的战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出。1997年,MIT和耶鲁大学联合办了一份“工业生态学”杂志,探讨其理论与实践,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工业生产体系的设计中,将工业生产过程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其中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环节的“营养物”或原料。这就出现了生态工业园,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从产出角度看,工业生态学追求的环境目标是“零排放”。它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利用价值的废物都被用起来了,从而使排放的废弃物极少甚至为零。从投入角度看,生态工业学追求的目标是“减材料化”(Dematerialization,有人翻译成非物化),其含义是指产出数量和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物料的投放强度,同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既要产品变轻变小、变薄,又要能经久耐用。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废弃物“零排放园区”、“零排放社区”、“零排放汽车”等的试验,而“减材料化”则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从技术上看,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上。清洁生产最初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物综合利用演化而来。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预防,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节能降耗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废弃物排放,......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