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20:28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3-21 10:46
不要在百度上泛滥的文啊,最好是自己想的!
快快快!
初中作文,不要太多,不要太少,6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3-21 12:20
其实现在很多聪明的人,都把流行音乐将古代戏曲结合起来,这样的杂种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因为既有历史积淀,又有现代先锐意识。 从我的了解看,慈禧太后大力推广的京剧国粹已经基本没前途了,倒是天津的相声在郭德纲等人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冯巩和牛群两人也不说相声了,因为不怎么赚钱,或者说要创作精良的作品很少了,于是转型搞小品,冯巩的小品也不行,2009年春晚就可见一斑,缺乏创作源泉,目前很多艺术家都是闭门造车,没创新的东西。 传统戏曲到了改革开放人人捞大钱的时代,沦落为冷门的,曲高和寡的花瓶,是很正常的,连相声都要向低廉的小品转行,更别说戏曲之类的。 如何摆脱困境? 1,舍弃以前那些封建思维,多点当今社会现状的反映,比如房价高,教育出问题,医疗改革啊,什么的,那个周立波为啥子出名,还不是敢于谈点实事,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需要的慰藉不是封建伦理道德,不是阿哥阿妹情郎相会包厢边后花园,不是人头铡取敌手姓名瞬间,而是货真见识的,与现代人真正所关心的话题搭边。下里巴人之所流行,中国山寨文化之所以那么发展迅猛,还不是因为现代人的捧场,不然赵本山那样低俗的二人转能上央视的大雅之堂? 换句话说,百家讲坛的成功,正是古典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说起古代历史人物很多作家都偷偷是到,但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观点?其实百家讲坛正是说书人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我第一个观点是:一定要与时俱进,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让人们关心它,如果老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唱,估计只有前清遗少才会提着鸟笼挥着折扇在旁边看看听听。 2,要利用行政命令,让社会渐渐创造一个适合传统戏曲良性发展的环境,比如从小就开设关于传统戏曲的课题,像目前报纸上经常报道的小学开设国学科,让孩子学习传统经典诗词什么的,都是类似的环境营造。 3,一定要有卖点,也就是说,传统戏曲由于跟地方经济或者说GDP不搭界,或者创造不多少利润,所以当局也不会重视,地方政府更是热衷房地产,除非要开盘那天,附庸俯揣碘废鄢肚碉莎冬极风雅地请来几位戏曲大师们哼唱几曲博人一笑。所以传统戏曲要在开放的今天获得新生,必须提出自己的卖点,因为商业社会,你需要包装,需要广告宣传,这都要人家的经济赞助,如果老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卖场女,是不会有多少收益的。 我们反对将传统文化的价值拿金钱利润来量化,但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不能活学活动马克思经济学的所谓文学,也只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我们所称的传统文化,也不过是因为岁月长久,古人喜欢,才流传下来,它不一定非要在我们这一代中继续火爆,比如上海滩以前有很多挑大粪的工人,现在上海滩就不一定需要这么多人力去干这事,如果一个事物,不管是艺术也好还是物质也好,如果自身经不起时代的洗礼,不能与时俱进,消失也很正常,人家刘谦能将不被人所喜好的魔术带入春晚,于是魔术在中国重新 获得关注和喜爱。戏曲也一样,机会还是很多的,只是看负责戏曲操作的那帮子人,到底有没有用一个可赤诚的心来对待戏曲创作,有没有更优秀的演员来传承和宣扬这些经典的东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21 13:57
依我个人的观点,多挖掘、恢复传统戏,少排新戏方是正道。 现在各个剧团动辄就耗费巨资排演新戏,舞台、灯光都很漂亮,可怎俯揣碘废鄢肚碉莎冬极么看怎么都像奥运会开幕式,根本没有戏曲的味道。中国传统戏曲从简易的舞台上成长起来,过去的戏班子,一辆马车拉着演员和家伙,全国各地的去演出,根本不可能带太多的东西,所以中国戏曲的特点就是有极强的虚拟性,舞台、道具极简单,但给人联想却极丰富。例如,传统京剧《秋江》中两个演员加一把橹就将船在江心的感觉传递出来,曾经有人提议将芦荻江岸、湍急江水的幻灯打到天幕上去,但如果真这样做的话,观众的感知就会顺势蔓延,布景中的船呢?船下的水呢?水的声音呢?这是典型的不信任剧场感知,其结果就是将本可以从空无一物的舞台上感知滔滔江水的剧场感知返回于一般的生活感知,削弱了戏剧的表现力度,也破坏了观众的想象力。 其实,现在戏曲留给大家创新的空间已经几乎没有了,例如京剧,发展了200多年,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艺术了,早已没有了改革的空间,我们现在只需要将老一辈艺术家创造的传统戏恢复演出,就已经功不可没了,但我们现在却放着传统戏这块无价之宝不理,却非要排一些话剧不话剧、交响乐不交响乐、京剧不京剧的“四不像”,未免太因小失大了。例如使程砚秋先生跻身于“四大名旦”之列的《红拂传》,只能偶见残段,而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编写的《女儿心》、《楚宫秋》则基本上已无人再演。继承老前辈的精华是基础,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创排新戏。现在的京剧演员登台演出的机会比之京剧鼎盛时期的演员本来就很少,因此他们的基础并不牢固,每人会的戏不过是有限的几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匆匆编演新戏,未免令人觉得因小失大,加之现在编剧的古文功力以及对京剧艺术的了解比起齐如山、陈墨香、翁偶虹等编剧大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戏本身的艺术含量也不高,所以我认为,当今的京剧演员应该将80%的精力投入到传统京剧的学习与排演中去,使更多的优秀传统举目见诸舞台,以飨戏迷。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
阴历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