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是苦的,何谓苦,何谓不苦?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23:45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1-25 01:54
佛说,人生是苦的,何谓苦,何谓不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1-25 03:15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等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当知此集。谛是苦因。灭谛者。无明爱灭绝于苦因。当知此灭。谛实是灭。道谛者。八正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
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大涅盘经-第十二》)
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名为五盛阴苦,......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一)生苦,有五种,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八苦(梵as!t!au duh!khata^h!,藏sdug-bsn%albrgyad)】
(一)指有情所受的八种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主要在说尚谛中之苦谛的内容。兹将八苦表列如次∶
(1)生苦(ja^ti-duh!kham%)∶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五王经》以识支到出胎为生,《涅盘经》则分为五位∶{1}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识支之位;{2}至终是色心具足之时,系名色支之位;{3}增长是名色增长,为六入之位;{4}出胎;{5}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刹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此五位常为众苦所依止,故称生苦。
(2)老苦(jara^-d.)∶指衰变时的苦痛。北本《涅盘经》卷十二将‘老’分成‘念念老’及‘终身老’,或‘增长老’及‘灭坏老’。‘念念老’是刹那生灭,指识支至老支之间的念念变迁;‘终身老’是一期生灭,指白发枯形色变之时。‘增长老’是指从少至壮念念增长;‘灭坏老’是指由壮至老念念灭坏。此二者是就前述的‘念念老’开衍而来。
(3)病苦(vya^dhi-d.)∶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盘经》卷十二云(大正12·435a)∶‘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4)死苦(maran!a-d.)∶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死有命尽死、外缘死二种。命尽死又细分‘寿命尽而福未尽’之死、‘福尽而寿命未尽’之死,以及‘福寿俱尽’之死三种。外缘死也细分‘非分自害死’、‘横为他所杀害’,及‘俱死’三种。
(5)爱别离苦(priyaviprayoge-d.)∶指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的痛苦。《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6)怨憎会苦(apriyasam!prayoge-d.)∶指与怨憎者相遇的苦痛。《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地,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畏相见,会遇迮道相逢,各自张弓澍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当尔之时,怖畏无量。’
(7)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yad api^cchaya^ paryes!ama^n!o na labhatetad api duh!kham%)。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大乘义章》谓所求有因果二者,因中有‘求离恶法而不得’,以及‘欲求善法而不得’二种;果中有‘求离苦事而不得’,以及‘欲求乐而不得’二种。又此苦果之事各有内外之别,人天之乐果及三涂之苦报等为内,资生眷属等为外。
(8)五盛阴苦∶经作五阴盛苦,新译作略说五取蕴苦(sam!ks!epen!a pan~copa^da^naskandha-d.)。‘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upa^da^na有盛、取、受等义,故旧译作五受阴,略称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取、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其他
一日本战国˙山中鹿之介《中阿含经》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
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八苦分类
何谓三苦?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①、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
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
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等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当知此集。谛是苦因。灭谛者。无明爱灭绝于苦因。当知此灭。谛实是灭。道谛者。八正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
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大涅盘经-第十二》)
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名为五盛阴苦,......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一)生苦,有五种,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备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八苦(梵as!t!au duh!khata^h!,藏sdug-bsn%albrgyad)】
(一)指有情所受的八种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主要在说尚谛中之苦谛的内容。兹将八苦表列如次∶
(1)生苦(ja^ti-duh!kham%)∶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五王经》以识支到出胎为生,《涅盘经》则分为五位∶{1}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识支之位;{2}至终是色心具足之时,系名色支之位;{3}增长是名色增长,为六入之位;{4}出胎;{5}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刹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此五位常为众苦所依止,故称生苦。
(2)老苦(jara^-d.)∶指衰变时的苦痛。北本《涅盘经》卷十二将‘老’分成‘念念老’及‘终身老’,或‘增长老’及‘灭坏老’。‘念念老’是刹那生灭,指识支至老支之间的念念变迁;‘终身老’是一期生灭,指白发枯形色变之时。‘增长老’是指从少至壮念念增长;‘灭坏老’是指由壮至老念念灭坏。此二者是就前述的‘念念老’开衍而来。
(3)病苦(vya^dhi-d.)∶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盘经》卷十二云(大正12·435a)∶‘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4)死苦(maran!a-d.)∶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死有命尽死、外缘死二种。命尽死又细分‘寿命尽而福未尽’之死、‘福尽而寿命未尽’之死,以及‘福寿俱尽’之死三种。外缘死也细分‘非分自害死’、‘横为他所杀害’,及‘俱死’三种。
(5)爱别离苦(priyaviprayoge-d.)∶指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的痛苦。《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6)怨憎会苦(apriyasam!prayoge-d.)∶指与怨憎者相遇的苦痛。《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地,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畏相见,会遇迮道相逢,各自张弓澍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当尔之时,怖畏无量。’
(7)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yad api^cchaya^ paryes!ama^n!o na labhatetad api duh!kham%)。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大乘义章》谓所求有因果二者,因中有‘求离恶法而不得’,以及‘欲求善法而不得’二种;果中有‘求离苦事而不得’,以及‘欲求乐而不得’二种。又此苦果之事各有内外之别,人天之乐果及三涂之苦报等为内,资生眷属等为外。
(8)五盛阴苦∶经作五阴盛苦,新译作略说五取蕴苦(sam!ks!epen!a pan~copa^da^naskandha-d.)。‘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upa^da^na有盛、取、受等义,故旧译作五受阴,略称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取、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其他
一日本战国˙山中鹿之介《中阿含经》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
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八苦分类
何谓三苦?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①、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
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1-25 04:52
极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