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定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4:31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1-04 00: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 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1.以下不属于“以人为本”思想的一项是[ ]A.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B.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C.孟子强调“民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D.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2.以下不能证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具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B.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C.尽管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D.所谓“和”,指多样性的统一,是创新的源泉,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3.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孟观念中的“天”是个模糊的概念,它仅指神。“天”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在宋明理学阶段确立的。B.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思想相当淡薄,这与孔子始终强调“人”及儒教在中国文化中占主要地位有密切关系。C.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这是不恰当的。D.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做事讲和谐,即用正确意见去纠正错误意见,达到恰到好处,而不人云亦云,盲目服从。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人类所创造的事物不是文化,如蚂蚁堆积的土山,蜜蜂造的巢。B.人类在原始时期创造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都属于文化。C.“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就是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实现个人价值。D.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如果再继续相互残杀,那么人类就没有希望了。“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渊鱼
- 2021-01-04 01:35
答案:D;A;A;C解析:1.D;2.A;3.A;4.C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1-04 02:58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
阴历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