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地理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课件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5 00:52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10-14 08:06
初一上册地理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课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10-14 09:06
教材简析: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对于本单元的内容起到了引领作用。教材“从今天到哪玩”引起学生对于天气的关注和兴趣,继而展开学习其他天气知识内容。其实三年级学生说到天气一点儿也不感觉到陌生,也能够在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得到天气变化对于生活学习的影响。他们对天气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经验的积累和别人的传授,因此这些是不全面的,有的还是不科学的。所以这课首先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逐步让学生自觉关注天气现象,掌握天气变化,把天气变化和自己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学习天气方面的有关知识,其次是把一些天气现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引入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等知识,让学生科学、准时、有效地了解天气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系。最后是让学生了解现代和古代人们掌握天气情况的手段与方法。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谜语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有关天气方面基本知识;2、通过观看课件等环节让学生知道天气预报的由来,了解现代掌握天气情况的主要途径;3、组织学生自己自由设计喜欢的天气符号,逐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4、让学生搜集一些我们当地的天气谚语。二、知识与技能:1、了解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风向等来描述天气;2、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3、掌握了解天气情况的常用途径和天气预报的由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2、明白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和知道天气预报不是绝对准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2、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二、难点:1、知道运用天气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2、学会用气象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变化;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1、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音乐和,各种天气的图片。2、出示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和老师设计的符号。3、介绍近代“天气预报”由来的。4、各种民间天气谚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1、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渔舟唱晚》,烘托课堂气氛,引领学生关注天气。2、在背景音乐中,和同学们一起猜一猜谜语——“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河里都不见”。同学们猜出这是什么吗?3、集体朗诵单元扉页的一段关于“风”的小诗“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谈话小结:刮风和下雨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天气现象。4、提问:有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还有那些天气情况呢?播放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声音等。5、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比如说……(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相互讨论)6、提问:那大家来看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有没有影响我们?谁来描述一下。(板书:今天天气怎么样)(设计目的:通过大家熟悉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谜语和诗歌,启发学生回顾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探究话题——天气。)二、认识常见天气符号,把握特征并尝试自己设计。1、谈话:看到书中的同学在准备外出活动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当天当地的天气情况,不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活动计划的。看来掌握一些天气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我们一般是从哪里获得天气情况信息的呢?2、提问: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来预报天气的?(天气、气温、风力风向、云层)。但是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变化无常,用文字写起来太麻烦,能不能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呢?3、课件出示常见的天气符号。(1)讲解:就像交通标志一样天气状况也可以用符号表示。(2)说明用符号表示的特点:(板书)简单、直观、方便。4、谈话: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当一回设计师,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天气符号呢?(1)要求:比一比谁的设计合理、科学、简单、好认。(2)图片展示老师自己设计的符号和部分优秀学生设计的符号。同学们设计的天气符号各有特色,想不想看看电视上的天气符号是什么样的?和自己比较比较。(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5、我们除了用词语、符号能描述天气,还可以用动作、声音表示有些天气现象,请同学上讲台表演“寒冷、炎热、刮风、雷电等”(设计目的: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和动作表示天气,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讲解天气预报符号的目的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科学的天气知识。)三、了解获得天气信息的各种途径。1、谈话:刚才呀,几位同学表演很到位,下面老师来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播放天气预报由来的)。2、原来天气预报只有150多年的历史,那么在古代人们是怎么了解天气情况的呢?同学们请看课本44页。(1)从动物、植物的一些反应来获取将来的天气情况。(课件补充一些天气谚语)(2)观测云层、风、天象等获知天气信息。(补充相关谚语作为学生的积累)3、提问:现代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要想获得天气信息,都有哪些途径?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引领得出结论。(板书: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上网、手机短信、打电话)4、这些天气信息都是气象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下面我记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获得天气信息的?带领学生学习课本43页中关于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图片。5、观看一段完整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全面了解天气预报从哪些方面播报天气的。(设计目的:课件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天气信息是怎么获取的,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谚语。让学生经历一个天气预报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比获得一些天气知识更多、更重要。)四、天气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讲述故事“西藏登山队准确测出珠穆朗玛峰高度”。(课件出示内容)2、我们学校去年组织的首届冬季运动会,也要关注天气。3、引领学生观察书中有关插图。五、课外实践活动1、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用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最近一周天气情况。时间天气(设计目的: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持续观察天气,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有效的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反思:多媒体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抢劫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视、听于一体,把声、形、色、动态和静态加以组合。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行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其头脑中形成“为什么”的疑问,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参考书目:1、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2、《小学科学教学参考书》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