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修辞手法有哪些包括含义与作用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9 21:07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3-29 01:53
小学修辞手法有哪些包括含义与作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3-29 03:09
小学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联想、排比等。
比喻:
含义是表示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
含义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把人当成物或者把一种物当成另一物来写。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物化或者是赋予物以人特点,语言生动形象。
联想:
含义是想象的意思。
作用是使事物生动化, 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排比:
含义是把三个或以上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是增强语势,突出事物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
比喻:
含义是表示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
含义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把人当成物或者把一种物当成另一物来写。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物化或者是赋予物以人特点,语言生动形象。
联想:
含义是想象的意思。
作用是使事物生动化, 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排比:
含义是把三个或以上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是增强语势,突出事物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3-29 04:19
1.比喻: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2.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作用: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3.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4.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强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5.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2.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作用: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3.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4.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强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5.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