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16:02
《筷子中的文化》朱启新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 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1.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第三段括号里的“已知”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3.文章结尾处引用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有什么作用?(2分)
最佳答案
1.列数字、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筷子的历史悠久。2.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写出了现在所知道最早的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 “已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形象的写出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面。(回答两点,即可得2分)【解析】1.试题分析:“已有3000多年”是列数字,“纣王已用象(牙)箸”是举例子。考点:说明方法理解。点评:本题不难,文字信息提示明确。列数字和举例子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所要注意的是,年份有两种表达方式,一各是年数,如“3000多年”,这是列数字,一种是“年份”,比如“1898年……”之类,就不是例数字,而是举例子。2.试题分析:历史上很多事情无记载,无记载不能说不存在,所以说明时要准确的说明情况,用“已知”之类的限制性词语来限定。考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点评:本题不难,在说明文教学中老师常讲解的问题,学生比较熟悉。说明文是真实地科学地介绍知识的文体,准确,是说明文的要求。语言的准确表现在表述问题要符合客观实际。3.试题分析:根据“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诗的内容理解说明文的生动性。考点:说明文中描写语言。点评:本题不难,最后一般文字的意义容易理解。说明文不仅要求科学性真实性,有时也不乏生动性,用一些描述性语言,增加说明文的举趣味性。
全部回答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周六福金子多少钱一克
有听说过什么叫"旅游攻略"吗
传奇外传 石墓阵怎么走!
下罗村委会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因为交通事故休息三个月怎么打签呈申请奖金
difference 什么时候可数
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下列关于碘的
干天麻好还是新鲜天麻好
从荆门到荆州多少公里
7年级上册的介词
上罗村委会办公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苏州高铁站是苏州哪个站
汽车电动化了,废弃的电池如何处置,比亚迪是
罗坪村委会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稍后我会把它们上传到服务器上面。这句话用英
推荐资讯
办理银行信用卡怎么查初始额度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
单选题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是2,前4项和为1,
跑步前喝牛奶好还是跑步后?
吴冠社区居委会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什么是反义词,主要有哪几种
早起后,有时感觉感觉口微苦,是怎么回事
闻名遐迩的近义词
空调里面直流和全直流的区别
描写雨声,雷声,鸟鸣的词语
银婚纪念送什么礼物
公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