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学生角度评课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16:25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2-05 08:15
如何从学生角度评课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05 08:55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评课记录整理)如水
老师们:
早上好。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刘老师的公开课《染色体变异》。因为昨天晚上临时指定评课,所以没有带微机,没法做课件。但是按照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如果单纯的“听”,24小时后的效率是5%,但是如果“看和听”同时进行,效率可以提高到10%,所以希望大家拿出会议材料,找到刘老师的教学案例,我们一起看着案例来讨论这节课。
如果我们看一堂课做了什么,首先要看课下做了什么?刘老师在课下让学生根据市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复习了本节的基础知识,通过批改了解到“学生只在少数几个空的填写中有问题,基础知识的记忆比较好”。那么在课上主要就处理相关的典型题目。所以这节课的第一个优点就是“课上与课下的复习内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
第二个优点是:教学环节完整,课堂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到位。3、考点的分析细致准确全面。4、讲练结合,题目有针对性,训练到位。每个知识点后面的对应训练与考点的契合度高。5.前后知识联系密切,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6、图文结合学习染色体变异,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染色体组的题型总结科学有效。说到,第6点,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我打开刘老师的课件,找到染色体变异的图片)我们看到这个图片,我再说一遍第6优点,大家一起来感觉有图片看着再听,和我们刚才没有看图片,在理解和记忆上是否更加深刻。(重复“6.图文结合学习染色体变异,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然后停顿,等着大家的体验)这些有优点说明刘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挖掘准确深刻到位,对高考的认识细致明确,教学基本功很扎实。
昨天与刘老师交流的时候,我说“说到建议,我们换个方式进行。我问几个问题,你根据我的问题和老师们交上来的建议,能不能自己重新再梳理一遍教学,自己提出改进措施。你在备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学生在这部分哪些是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如何检测?针对每个具体考点,学生具体的误区在哪里?他们错误的思路与正确思路在哪个点上出现了分歧?举个例子,老师们认为你的课堂容量有点偏大,这些知识点的所有内容学生都不会吗?我们能不能提前对这些知识点检测一下,怎么检测?你感觉哪个知识点处理的有点不顺利,想想学生为什么不顺?然后我们一起来重新把教学过程修改一下。”刘老师很厉害,她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很快梳理了一下思路,重新修改了她的教学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她的修改以及修改的理由。(我在微机上打开刘老师的学案,针对具体内容,边展示便说明)
1、在预习检测(原先都是判断题),针对课上的每个知识点增加一些题目。通过这些题目的提前批阅,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调整教学内容。
2、由染色体变异“图文结合”效果好的原理,我们可改变“先出高考题,后总结考点”的形式。在出示高考题的时候就在课件上,即时出现对应的具体考察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感受考点和高考形式的联系。此外染色体组的判断,学生对图像题型好理解,但是对基因型判断的比较疑惑,我们可以把图形的题目标上基因,这样基因型就和染色体图形结合起来,学生就好理解了。(在画图上即时画出效果图,展示给老师们看)
3、染色体缺失的问题,思维和量比较大,要多留出点时间给学生思考。
4、育种的问题,感觉分析的不透彻。学生在回答单倍体育种的时候,有点迟疑,应该是那个图比较复杂,学生需要多点时间来看明白。要想让学生明确怎么区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最好能提取出他们最关键的区别词“花药离题培养”,所以可以加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总结提取这个关键点。不过区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也可以删去这个环节,直接把下面的那个育种题目提上来做例题,这样就有时间透彻分析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不需要提什么建议,刘老师改变了思路之后,已经很好的完善了自己的教学。我们来听课或者评课,重点都不是整节课,而是这节课背后隐含的教学思想、方法或者理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抛开老师的身份,完全一学生的心态去准备教学,应该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一轮复习的话,通常会是这样的程序。(展示画图中临时画出的流程图)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生会需要学习什么,这个可以根据考试说明、课标教材来确定。然后判断学生对这些知识会不会。不会的我们需要找他们思维的误区,然后学习,最好我们还要再检测他们是否会了。然后进入下了循环。
其中老师们的困难在2个地方:1如何判断会不会。一些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这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判断往往会使老师自己感觉很模糊,不敢确定“真的会了吗?”,所以表现为“不放心”,总是要“全面的再重复”。要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个明确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只有有了明确的检测结果,老师才会对学生的会与不会有准确的判断。用什么方法来检测,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提问、默写。画图还是做题,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第二个困难在了解学生具体知识点的误区。应该来说,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但是我们的一些错因分析让学生不知所措,比如“识图能力不强、不理解、不能灵活运用”等等,这些归因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具体改正。我们寻找误区要具体到某些知识点,某些解题思路的具体环节,才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具体的、可操作的改变。我们要能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想问题,才能具体找到他们的思维误区。下面我们现场做个试验,大家体验一下,对于某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困难的感觉。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努力记住以下符号“asdf7ghjk”(打出符号,静等一分钟,然后删除了符号)老师们先来回忆一个问题:我刚才说的刘老师的第一个优点是什么?(我停顿了一下,有些老师开始翻笔记了)其实我不想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我就是想打断一下大家的记忆思路。我用了半分钟来大乱大家的记忆思路,现在请大家试着默写刚才的那串符号。看看大家有多少能写出来?(200多人,只有十个人左右举手了)大家可以看出来,能写出来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这串数字对大家来说是无意义的,记忆起来很困难。这下大家能理解“高一的学生为什么总是记不住氨基酸的通式”吗?和我们刚才的这个符号一样,氨基酸的通式里也是8个字母和1个数字。一些老师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通式,学生一遍遍记不住呢?因为学生高一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羧基羟基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他们看来氨基酸的通式就是一连串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记忆起来很困难。那么怎么帮助他们记忆呢?我们可以请教刚才举手记住的老师,哪位老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符号的?(一个年轻的老师说“它是键盘上字母的顺序”)这位老师使用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当这些符号和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时候,就有了意义,就能记住了。等到高二,学生们学了有机化学,你不用教,他们就会氨基酸的通式了。我们这些熟悉生物知识的老师和初学的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只有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真的找准他们思维的误区,做到针对性的指导。
这些只是细节的例子,教学的问题很多,而且会在教学中不断的产生。但是只要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的课堂不需要什么模式,也可能是变化多端,但是不论怎么变,都是适合学生的。
老师们:
早上好。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刘老师的公开课《染色体变异》。因为昨天晚上临时指定评课,所以没有带微机,没法做课件。但是按照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如果单纯的“听”,24小时后的效率是5%,但是如果“看和听”同时进行,效率可以提高到10%,所以希望大家拿出会议材料,找到刘老师的教学案例,我们一起看着案例来讨论这节课。
如果我们看一堂课做了什么,首先要看课下做了什么?刘老师在课下让学生根据市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复习了本节的基础知识,通过批改了解到“学生只在少数几个空的填写中有问题,基础知识的记忆比较好”。那么在课上主要就处理相关的典型题目。所以这节课的第一个优点就是“课上与课下的复习内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
第二个优点是:教学环节完整,课堂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到位。3、考点的分析细致准确全面。4、讲练结合,题目有针对性,训练到位。每个知识点后面的对应训练与考点的契合度高。5.前后知识联系密切,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6、图文结合学习染色体变异,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染色体组的题型总结科学有效。说到,第6点,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我打开刘老师的课件,找到染色体变异的图片)我们看到这个图片,我再说一遍第6优点,大家一起来感觉有图片看着再听,和我们刚才没有看图片,在理解和记忆上是否更加深刻。(重复“6.图文结合学习染色体变异,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然后停顿,等着大家的体验)这些有优点说明刘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挖掘准确深刻到位,对高考的认识细致明确,教学基本功很扎实。
昨天与刘老师交流的时候,我说“说到建议,我们换个方式进行。我问几个问题,你根据我的问题和老师们交上来的建议,能不能自己重新再梳理一遍教学,自己提出改进措施。你在备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学生在这部分哪些是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如何检测?针对每个具体考点,学生具体的误区在哪里?他们错误的思路与正确思路在哪个点上出现了分歧?举个例子,老师们认为你的课堂容量有点偏大,这些知识点的所有内容学生都不会吗?我们能不能提前对这些知识点检测一下,怎么检测?你感觉哪个知识点处理的有点不顺利,想想学生为什么不顺?然后我们一起来重新把教学过程修改一下。”刘老师很厉害,她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很快梳理了一下思路,重新修改了她的教学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她的修改以及修改的理由。(我在微机上打开刘老师的学案,针对具体内容,边展示便说明)
1、在预习检测(原先都是判断题),针对课上的每个知识点增加一些题目。通过这些题目的提前批阅,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调整教学内容。
2、由染色体变异“图文结合”效果好的原理,我们可改变“先出高考题,后总结考点”的形式。在出示高考题的时候就在课件上,即时出现对应的具体考察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感受考点和高考形式的联系。此外染色体组的判断,学生对图像题型好理解,但是对基因型判断的比较疑惑,我们可以把图形的题目标上基因,这样基因型就和染色体图形结合起来,学生就好理解了。(在画图上即时画出效果图,展示给老师们看)
3、染色体缺失的问题,思维和量比较大,要多留出点时间给学生思考。
4、育种的问题,感觉分析的不透彻。学生在回答单倍体育种的时候,有点迟疑,应该是那个图比较复杂,学生需要多点时间来看明白。要想让学生明确怎么区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最好能提取出他们最关键的区别词“花药离题培养”,所以可以加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总结提取这个关键点。不过区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也可以删去这个环节,直接把下面的那个育种题目提上来做例题,这样就有时间透彻分析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不需要提什么建议,刘老师改变了思路之后,已经很好的完善了自己的教学。我们来听课或者评课,重点都不是整节课,而是这节课背后隐含的教学思想、方法或者理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抛开老师的身份,完全一学生的心态去准备教学,应该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一轮复习的话,通常会是这样的程序。(展示画图中临时画出的流程图)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生会需要学习什么,这个可以根据考试说明、课标教材来确定。然后判断学生对这些知识会不会。不会的我们需要找他们思维的误区,然后学习,最好我们还要再检测他们是否会了。然后进入下了循环。
其中老师们的困难在2个地方:1如何判断会不会。一些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这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判断往往会使老师自己感觉很模糊,不敢确定“真的会了吗?”,所以表现为“不放心”,总是要“全面的再重复”。要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个明确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只有有了明确的检测结果,老师才会对学生的会与不会有准确的判断。用什么方法来检测,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提问、默写。画图还是做题,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第二个困难在了解学生具体知识点的误区。应该来说,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但是我们的一些错因分析让学生不知所措,比如“识图能力不强、不理解、不能灵活运用”等等,这些归因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具体改正。我们寻找误区要具体到某些知识点,某些解题思路的具体环节,才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具体的、可操作的改变。我们要能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想问题,才能具体找到他们的思维误区。下面我们现场做个试验,大家体验一下,对于某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困难的感觉。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努力记住以下符号“asdf7ghjk”(打出符号,静等一分钟,然后删除了符号)老师们先来回忆一个问题:我刚才说的刘老师的第一个优点是什么?(我停顿了一下,有些老师开始翻笔记了)其实我不想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我就是想打断一下大家的记忆思路。我用了半分钟来大乱大家的记忆思路,现在请大家试着默写刚才的那串符号。看看大家有多少能写出来?(200多人,只有十个人左右举手了)大家可以看出来,能写出来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这串数字对大家来说是无意义的,记忆起来很困难。这下大家能理解“高一的学生为什么总是记不住氨基酸的通式”吗?和我们刚才的这个符号一样,氨基酸的通式里也是8个字母和1个数字。一些老师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通式,学生一遍遍记不住呢?因为学生高一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羧基羟基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他们看来氨基酸的通式就是一连串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记忆起来很困难。那么怎么帮助他们记忆呢?我们可以请教刚才举手记住的老师,哪位老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符号的?(一个年轻的老师说“它是键盘上字母的顺序”)这位老师使用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当这些符号和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时候,就有了意义,就能记住了。等到高二,学生们学了有机化学,你不用教,他们就会氨基酸的通式了。我们这些熟悉生物知识的老师和初学的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只有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真的找准他们思维的误区,做到针对性的指导。
这些只是细节的例子,教学的问题很多,而且会在教学中不断的产生。但是只要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的课堂不需要什么模式,也可能是变化多端,但是不论怎么变,都是适合学生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2-05 10:35
从学生角度评课的技巧:
(一)看学生的情绪状态
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哿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 (二)看学生的活动广度
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他们的渎、写、算能力,还有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如学生举手答题率达到80%以上;学生围绕问题举手答题率占总共答题60%以上;学生小组活动率达90%以上等。 (三)看学生的活动时问
学生的活动时问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的实施。 (四)看学生的参与方式
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五)看学生的参与品质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价值观的显现。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重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 (六)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
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一项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传统的课堂是接受式、再现式的认知活动,是低水平的认知活动;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发现式、探索式的。 (七)看学生的参与效果
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新课程评课是依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状态和价值所进行的判断。理念是判断标准的内核,标准则是理念的外显,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因此,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者首先要有对评价理念的体悟和认同,否则,即使是同样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理念也会产生迥异的评价结果。
听课评课要多关注学生的“学”
摘要: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
关键词:听课 评课 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听课评课则是围绕上课展开的,它通过听评课,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从听评课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听课评课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体现小组合作的方式。建构主义的引进,听课评课的立足点逐渐转移到了学生,从“教”到“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操作中,所谓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
这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导语、目标要求上,也表现在教师的过程设计上,还表现在教师学生的及时评价、鼓励上。一个学生,甚至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还不知道自己一节课都干了什么,干的效果如何,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念,放任自己混日子,得过且过。这恐怕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儿童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在环境的熏陶下,教师、父母的教育下逐渐习得知识、能力、方法。同样学生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学习目标是一定要有的,目标还要分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什么,最高层次是什么,都要心中有数。
学生读一篇文章,对读的要求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不一定清楚,因为常听学生说“老师我读完了一遍”,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会读了”。学生本身的读,只是狭义地理解为;认识课文中的字词,能用“口”读出文章的“音”,没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充其量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而离深层次理解课文的高级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 “怎么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过程和习惯。狭义的理解为学习质量,认真地学、注意地学、不遗余力地学、好好学等,这只是主观方面的愿望,还有客观方面的具体操作要求。比如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如果只说你们4个人为一组,或你们6个人为一组,合作拼一个图形。学生不理解拼图为什么要合作,怎么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自己占什么地位,结果就自己干自己的,或者瞪着眼瞅别人怎么摆。如果教师适时指导学生,一人主摆,一人在旁边出主意想办法,及时为他递送相关材料,帮助他纠正自己认为不妥当的地方,那么两人合作的作品必然美观,制作速度又快。
有时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布置分组后不知道自己怎么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教给学生方法,在实践中反复强调好方法,或者让部分学生做,部分学生看,让看的同学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锻炼,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表达、善于动脑的习惯,让怎么学逐渐成为学生的心中的明确要求,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通过具体的一次次实践,让学生逐渐明白什么样的课型具体应该怎么学。 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 自主评价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学习目标理解基础上的,我们很有必要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关心学生是否加深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
体验。比如语言的理解、语言的掌握与积累、语言运用是三个层次的学习结果,同样的一个数学知识点也分为理解、掌握内化、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及时评价学生是学习结果,还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能进行自我正确评价。所以说,在评价一节课时,“学得怎样”的问题,不仅要看教师是否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要看学生本人是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 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让我们在听评课中多多关注学生的“学”吧!
(一)看学生的情绪状态
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哿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 (二)看学生的活动广度
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他们的渎、写、算能力,还有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如学生举手答题率达到80%以上;学生围绕问题举手答题率占总共答题60%以上;学生小组活动率达90%以上等。 (三)看学生的活动时问
学生的活动时问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的实施。 (四)看学生的参与方式
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五)看学生的参与品质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价值观的显现。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重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 (六)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
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一项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传统的课堂是接受式、再现式的认知活动,是低水平的认知活动;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发现式、探索式的。 (七)看学生的参与效果
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新课程评课是依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状态和价值所进行的判断。理念是判断标准的内核,标准则是理念的外显,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因此,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者首先要有对评价理念的体悟和认同,否则,即使是同样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理念也会产生迥异的评价结果。
听课评课要多关注学生的“学”
摘要: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
关键词:听课 评课 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听课评课则是围绕上课展开的,它通过听评课,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从听评课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听课评课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体现小组合作的方式。建构主义的引进,听课评课的立足点逐渐转移到了学生,从“教”到“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操作中,所谓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
这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导语、目标要求上,也表现在教师的过程设计上,还表现在教师学生的及时评价、鼓励上。一个学生,甚至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还不知道自己一节课都干了什么,干的效果如何,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念,放任自己混日子,得过且过。这恐怕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儿童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在环境的熏陶下,教师、父母的教育下逐渐习得知识、能力、方法。同样学生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学习目标是一定要有的,目标还要分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什么,最高层次是什么,都要心中有数。
学生读一篇文章,对读的要求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不一定清楚,因为常听学生说“老师我读完了一遍”,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会读了”。学生本身的读,只是狭义地理解为;认识课文中的字词,能用“口”读出文章的“音”,没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充其量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而离深层次理解课文的高级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 “怎么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过程和习惯。狭义的理解为学习质量,认真地学、注意地学、不遗余力地学、好好学等,这只是主观方面的愿望,还有客观方面的具体操作要求。比如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如果只说你们4个人为一组,或你们6个人为一组,合作拼一个图形。学生不理解拼图为什么要合作,怎么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自己占什么地位,结果就自己干自己的,或者瞪着眼瞅别人怎么摆。如果教师适时指导学生,一人主摆,一人在旁边出主意想办法,及时为他递送相关材料,帮助他纠正自己认为不妥当的地方,那么两人合作的作品必然美观,制作速度又快。
有时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布置分组后不知道自己怎么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教给学生方法,在实践中反复强调好方法,或者让部分学生做,部分学生看,让看的同学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锻炼,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表达、善于动脑的习惯,让怎么学逐渐成为学生的心中的明确要求,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通过具体的一次次实践,让学生逐渐明白什么样的课型具体应该怎么学。 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 自主评价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学习目标理解基础上的,我们很有必要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关心学生是否加深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
体验。比如语言的理解、语言的掌握与积累、语言运用是三个层次的学习结果,同样的一个数学知识点也分为理解、掌握内化、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及时评价学生是学习结果,还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能进行自我正确评价。所以说,在评价一节课时,“学得怎样”的问题,不仅要看教师是否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要看学生本人是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 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让我们在听评课中多多关注学生的“学”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