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4 19:29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01-14 07:36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1-14 09:02
文学欣赏的基本途径
感受、体验与分析、阐释。
文学作品的双重结构:情感、心灵层面与事实、思想层面。情感、心灵层面的接受途径是感受、体验,事实、思想层面的接受途径是。
感受、体验是文学欣赏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和方式。文学作品中那些活的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感受、体验是指以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作品,拥抱作品,心灵与心灵相对话,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在这里,欣赏者心理中没有概念的干扰,没有逻辑的介入,一切都是感性的、直觉的。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面对作品那活泼流动的生命信息,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全身心处于愉快陶醉之中(马斯洛心理学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精神的盛宴,是心灵的狂欢,这是最大的艺术享受。
必须通过感受体验才能把握的艺术因素,也不应排斥和拒绝“过程”之外的分析、阐释。分析、阐释可以使感受体验更明确更稳定更深刻。文学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对于要表达的东西往往不直说,而是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深深地寓于形象背后,如果仅凭感受往往很难把握它。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理性分析,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炼和阐释。而且,愈是优秀的作品愈需要分析,愈有分析探索的价值——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二、作品的构成因素
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古今中外的说法各不相同。西方结构主义美学将作品分为符号层、形象层、深层结构层;现象学美学将作品分为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图式化观相层。中国人一般把作品分为言、象、意三层。笔者认为言、象、意三层次说最切合文学作品实际,简单明快,易于理解,易于把握。这里我们就这一分法略作一些解说。
言——语言层
1、 音韵、节奏的意味;
2、 字词的暗含意;
3、 语气与文体。
言——语言,相当于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音乐艺术中的声音、旋律,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媒介、材料。文学由语言组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作品的外形式,因而也是读者接受作品的中介、桥梁和通道。
(一)有音和义两方面。
这两方面都参与了文学的艺术建构,成为文学的艺术性的构成因素。
1、 美包括音韵和节奏两方面。
2、 文学中字词除了字面直接意义外,往往还有暗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联想义等)
3、 在语言层面,还应该注意把握的是语气(在叙事作品中表现为叙事语调)和文体。语气能传达发言者或叙述人的情感态度,文体能体现作者的创作个性,创造特殊的意味。
象——形象层
运用语言的直接任务在于描绘、创造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
1、 抒情性作品里表现为意象、意境、氛围;
2、 在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为人物、情节、环境(背景)、景物等。
意——意蕴层
1、 表层意蕴,
2、 深层意蕴。
言、象、意的抽象,是人们对文学作品人为的拆解,是运用理性所进行的逻辑分析,其结果是将整体化为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如七宝楼台的雕梁画栋,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然而合在一起却通体皆活,俨然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生命体。这个活的生命不是诸具体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所以当诸因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超越各具体因素之外的系统质、综合质。正如人的生命体由各器官组成,但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又远远超越各生理器官的具体功能。
系统质、综合质主要表现为风格、神韵、气势、色调、基调、格调、趣味等等。(中国式的整体、直觉、模糊)
艺术因素的组合不是自发的,艺术整体的建构不是自动的,而是人为的,是作家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获得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的使用,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手段,是艺术效果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主要的有:结构的安排、叙事角度的选择、象征、情节的提炼、隐喻、夸张、变形、白描、写意等手法的采用等等。(西方式的分解到最小的部分,各个因素的功能分析。)要透彻地理解作品,还要注意了解作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
作家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接触时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敏的感受力(过敏叫神经质,轻则称多愁善感),对人生有深刻的悟性、有洞察能力、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并善于构思,会融思想感情于形象、声音等感官对象中,最后,是具备过人的语言塑造能力,熟悉特定体裁的妙处。
文学创作过程,是将生活中的物象,积累成为记忆中的表象,再将生活积累的表象,生成能够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巧妙转换成文学语言的过程,以传达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思想情感。
欣赏的过程,是读者将语言解码编辑,根据作品的蓝图,调用自己的生活储备(包括语词记忆、表象记忆、情绪记忆),在自己心中重构审美意象,并进行二度审美体验,将作品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从而感受、释放与作家同构的情感的过程。
希望你能用的上啦!
感受、体验与分析、阐释。
文学作品的双重结构:情感、心灵层面与事实、思想层面。情感、心灵层面的接受途径是感受、体验,事实、思想层面的接受途径是。
感受、体验是文学欣赏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和方式。文学作品中那些活的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感受、体验是指以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作品,拥抱作品,心灵与心灵相对话,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在这里,欣赏者心理中没有概念的干扰,没有逻辑的介入,一切都是感性的、直觉的。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面对作品那活泼流动的生命信息,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全身心处于愉快陶醉之中(马斯洛心理学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精神的盛宴,是心灵的狂欢,这是最大的艺术享受。
必须通过感受体验才能把握的艺术因素,也不应排斥和拒绝“过程”之外的分析、阐释。分析、阐释可以使感受体验更明确更稳定更深刻。文学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对于要表达的东西往往不直说,而是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深深地寓于形象背后,如果仅凭感受往往很难把握它。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理性分析,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炼和阐释。而且,愈是优秀的作品愈需要分析,愈有分析探索的价值——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二、作品的构成因素
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古今中外的说法各不相同。西方结构主义美学将作品分为符号层、形象层、深层结构层;现象学美学将作品分为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图式化观相层。中国人一般把作品分为言、象、意三层。笔者认为言、象、意三层次说最切合文学作品实际,简单明快,易于理解,易于把握。这里我们就这一分法略作一些解说。
言——语言层
1、 音韵、节奏的意味;
2、 字词的暗含意;
3、 语气与文体。
言——语言,相当于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音乐艺术中的声音、旋律,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媒介、材料。文学由语言组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作品的外形式,因而也是读者接受作品的中介、桥梁和通道。
(一)有音和义两方面。
这两方面都参与了文学的艺术建构,成为文学的艺术性的构成因素。
1、 美包括音韵和节奏两方面。
2、 文学中字词除了字面直接意义外,往往还有暗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联想义等)
3、 在语言层面,还应该注意把握的是语气(在叙事作品中表现为叙事语调)和文体。语气能传达发言者或叙述人的情感态度,文体能体现作者的创作个性,创造特殊的意味。
象——形象层
运用语言的直接任务在于描绘、创造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
1、 抒情性作品里表现为意象、意境、氛围;
2、 在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为人物、情节、环境(背景)、景物等。
意——意蕴层
1、 表层意蕴,
2、 深层意蕴。
言、象、意的抽象,是人们对文学作品人为的拆解,是运用理性所进行的逻辑分析,其结果是将整体化为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如七宝楼台的雕梁画栋,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然而合在一起却通体皆活,俨然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生命体。这个活的生命不是诸具体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所以当诸因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超越各具体因素之外的系统质、综合质。正如人的生命体由各器官组成,但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又远远超越各生理器官的具体功能。
系统质、综合质主要表现为风格、神韵、气势、色调、基调、格调、趣味等等。(中国式的整体、直觉、模糊)
艺术因素的组合不是自发的,艺术整体的建构不是自动的,而是人为的,是作家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获得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的使用,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手段,是艺术效果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主要的有:结构的安排、叙事角度的选择、象征、情节的提炼、隐喻、夸张、变形、白描、写意等手法的采用等等。(西方式的分解到最小的部分,各个因素的功能分析。)要透彻地理解作品,还要注意了解作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
作家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接触时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敏的感受力(过敏叫神经质,轻则称多愁善感),对人生有深刻的悟性、有洞察能力、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并善于构思,会融思想感情于形象、声音等感官对象中,最后,是具备过人的语言塑造能力,熟悉特定体裁的妙处。
文学创作过程,是将生活中的物象,积累成为记忆中的表象,再将生活积累的表象,生成能够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巧妙转换成文学语言的过程,以传达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思想情感。
欣赏的过程,是读者将语言解码编辑,根据作品的蓝图,调用自己的生活储备(包括语词记忆、表象记忆、情绪记忆),在自己心中重构审美意象,并进行二度审美体验,将作品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从而感受、释放与作家同构的情感的过程。
希望你能用的上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1-14 10:51
首先是写作背景,其次是写作手法 艺术技巧,以及文章主旨所体现作者的感情 主要就是文学作品的特色
- 2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14 10:43
凭感而来,道法自然嘛,深入进作者和作品内心去体味,如隔江探月,悠悠岁月尽在其中
- 3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1-14 10:14
从这些文体产生,尽管是人创造的,已经成客观的东西就有其本身的要求,人就得按要求去做。小说诗歌散文的评价就得按其本身的东西进行评价,换句话说,就要对他们的写作套路进行了解。比如小说的塑造形象的重要性(就是看塑造形象,用形象说话的能力),诗歌(就中国诗歌一直追求的来说)的意象达到境界的追求,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等。
在看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得先了解这些作品的内在要求。通过这些要求,才能找到评价的依据。
在看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得先了解这些作品的内在要求。通过这些要求,才能找到评价的依据。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