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水浒的一句话,金圣叹对 水浒 的点评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5 12:24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4-25 01:30
概括水浒的一句话,金圣叹对 水浒 的点评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25 02:04
对《水浒》的态度,总的来说是矛盾的。他自幼喜读《水浒》,认为“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但对《水浒》中鼓吹“犯上作乱”的内容,却又明确加以否定。他评点《水浒》的最初动机,就是因为“《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但由于个人阅历的加深,生活处境的不堪,使他从对《水浒》艺术成就的欣赏,逐渐发展到对其中批判现实、同情人民的内容产生共鸣。他的基本立场虽然是反对人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的,但他又认识到黑暗政治必然引起“官逼民反”、“破国亡家”,因而在对《水浒》的具体评点中,表现出某些进步观点。
首先,金圣叹肯定了《水浒》暴露黑暗、批判现实的创作精神。他在《楔子》总批中说∶
为此书者,吾则不知其胸中有何等冤苦而为如此设言。然以贤如孟子,犹未免于大醇小疵之讥,其何责于稗言?后之君子,亦读其书哀其心可也。
其次,金圣叹指出宋江等人的“犯上作乱”,是在无道之世中被高俅之辈贪官污吏逼出来的。为此,他特意把高俅出场移作第一回,并在这一回的总批中指出∶
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再次,金圣叹在对《水浒》的具体评点中,对受迫害人民及其某些反抗斗争表示了一定的同情和赞美。如第十回写林冲感叹自己被高俅陷害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不上梁山落草,金圣叹批道∶“一字一哭,一哭一血,至今如闻其声。”第十四回中阮小五说∶“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都吃尽了,又要盘缠打发他。”金圣叹批道∶“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这表明金圣叹对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是抱有同情和好感的。《楔子》批“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一语道:“一部《水浒传》一百八人总赞。”他虽然在根本立场上对人民起义持反对态度,但在具体批语中又时常情不自禁地对水浒英雄的反抗言行表示赞扬。如对他十分讨厌的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一事,他在批语中就多次赞美道:“突兀淋漓之极!”“突兀淋漓之笔!”后来,宋江被捕下狱,李逵说:“吟了反诗,打甚鸟紧,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金圣叹批道:“骇人语!快绝,快绝!”这些大胆的言论,对于一个封建文人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基于把《水浒》看作包有“一切书之法”的认识,金圣叹对《水浒》的艺术成就评价最高,评点时也下力最多。首先,他对《水浒》的人物形象塑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读第五才子书法》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他分析《水浒》人物塑造的个性化特点说∶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约,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金圣叹在分析《水浒》人物的个性化特点的同时,又注意到个别人物形象所体现的共性特征。如他评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张顺的形象时就说:“直写出豪杰朋友神理。”正因为《水浒》中的许多人物既有其鲜明的个性,又体现了生活中某一类人的共性,所以金圣叹指出,《水浒》塑造人物达到了“任凭提起一箇,都似旧时熟识”的境界。这话与近代俄国别林斯基所谓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十分相似,说明金圣叹已接触到艺术创作中的典型问题。
对于《水浒传》能把人物性格写得“同而不同”的原因,金圣叹也做了较为精细的分析。第二十五回的总评把武松同鲁达、林......余下全文>>
首先,金圣叹肯定了《水浒》暴露黑暗、批判现实的创作精神。他在《楔子》总批中说∶
为此书者,吾则不知其胸中有何等冤苦而为如此设言。然以贤如孟子,犹未免于大醇小疵之讥,其何责于稗言?后之君子,亦读其书哀其心可也。
其次,金圣叹指出宋江等人的“犯上作乱”,是在无道之世中被高俅之辈贪官污吏逼出来的。为此,他特意把高俅出场移作第一回,并在这一回的总批中指出∶
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再次,金圣叹在对《水浒》的具体评点中,对受迫害人民及其某些反抗斗争表示了一定的同情和赞美。如第十回写林冲感叹自己被高俅陷害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不上梁山落草,金圣叹批道∶“一字一哭,一哭一血,至今如闻其声。”第十四回中阮小五说∶“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都吃尽了,又要盘缠打发他。”金圣叹批道∶“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这表明金圣叹对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是抱有同情和好感的。《楔子》批“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一语道:“一部《水浒传》一百八人总赞。”他虽然在根本立场上对人民起义持反对态度,但在具体批语中又时常情不自禁地对水浒英雄的反抗言行表示赞扬。如对他十分讨厌的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一事,他在批语中就多次赞美道:“突兀淋漓之极!”“突兀淋漓之笔!”后来,宋江被捕下狱,李逵说:“吟了反诗,打甚鸟紧,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金圣叹批道:“骇人语!快绝,快绝!”这些大胆的言论,对于一个封建文人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基于把《水浒》看作包有“一切书之法”的认识,金圣叹对《水浒》的艺术成就评价最高,评点时也下力最多。首先,他对《水浒》的人物形象塑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读第五才子书法》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他分析《水浒》人物塑造的个性化特点说∶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约,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金圣叹在分析《水浒》人物的个性化特点的同时,又注意到个别人物形象所体现的共性特征。如他评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张顺的形象时就说:“直写出豪杰朋友神理。”正因为《水浒》中的许多人物既有其鲜明的个性,又体现了生活中某一类人的共性,所以金圣叹指出,《水浒》塑造人物达到了“任凭提起一箇,都似旧时熟识”的境界。这话与近代俄国别林斯基所谓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十分相似,说明金圣叹已接触到艺术创作中的典型问题。
对于《水浒传》能把人物性格写得“同而不同”的原因,金圣叹也做了较为精细的分析。第二十五回的总评把武松同鲁达、林......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