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渡汉江·李频诗歌鉴赏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2 15:22
渡汉江·李频诗歌鉴赏
最佳答案

【作品简介】


  《渡汉江》由李频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渡汉江》的作者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与李频同时期的大诗人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所作。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答案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渡汉江》


作者: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韵译】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翻译】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评析】


汉江即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而入长江。诗人久居岭外蛮荒之地,故乡的消息无从得知,如今渡过汉水渐近家乡,心情自是又喜又忧。于是忐忑不安的诗人写下了这首情致真切的五绝——

  

  “五岭之外,家书断绝,故乡音空信渺;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终于熬到今天。汉江已渡,乡园渐近,却愈加忐忑不安;人来人去,乡音未变,却不敢上前打探……”

  

  诗人前两句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岭外”,即五岭之外的岭南,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音书绝”,音讯隔绝。诗人被贬蛮荒之地,此一苦;故乡音空信渺、家人境况未知,此二苦;在仕途失意孤苦无望、心忧家人牵肠挂肚的情况下捱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此三苦。层层递进,三苦叠加,将诗人谪居蛮荒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鲜明地呈现了出来。“断”、“复”二字,看似平平道出,实则是诗人在“痛苦尝尽”之后的辛酸语。仔细体味就会发现,“断”的何止是家乡的音讯、“复”的又何止是时间的冬春?诗人所有美好的希望、所有华年的回忆、所有情感的皈依,似乎都断了。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咀嚼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凄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答案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后两句抒写矛盾的心情: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我们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以反常之笔抒写深情”的方法,后来被杜甫用在了“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述怀》)中,情致深婉,耐人咀嚼。所以明代的钟惺在《唐诗归》中评论此诗:“实历苦境,皆以反说,意又深一层。”

  

  全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诗人把欲听、盼听而又怕听和欲见、急见而又怕见的微妙心情表现得真切感人,是思乡之作中引人共鸣、倍受推崇的经典佳作!

  

  这首诗的作者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与李频同时期的大诗人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所作。但鉴于宋之问人品的缺陷——他不仅以自己的巧思文才取幸武则天、扈从武则天朝会游豫,而且还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余宁愿将此诗的“版权”归于李频,阿谀奉承、沉溺浮华、人格堕落之徒,岂能享此殊荣哉!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都有类似的体验:越是关心,越是不敢去关询。因为真实的情形常会和自己的一厢情愿相反,与其早一点知道,还不如再等等。也许,诗人的“怯”,不仅仅是怕自己对家人的种种不幸揣测被无情的现实印证,还有怕自己遭遇的种种苦楚在家人的殷勤追问下难以启齿吧……如今通讯发达,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互通音讯早已不成问题了,这当然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然而,这也将我们“书断情怯”的细腻、悱恻的乡愁给淡化、消解了。一旦抹煞了时空的距离,思念就少了一份怀想的余地而变得不再那么哀伤而美丽了。呜呼!“近乡情怯怕问人”的情怀,恐成绝响矣!



【点评】


  这首诗是宋之问(此诗作者一说是李频,此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答案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作者介绍: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频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


  李频的故乡寿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



【作者介绍: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 656年?~712年),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 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


   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已是武则天皇后实际把握朝政之时。武后承应“贞观”,励精图治,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问以才名与杨炯被召分直内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 681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 690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15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时人钦慕。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家世低微的宋之问以此更是感恩耀荣,视为得秩于禄的捷径与保障。他在《奉敕从太平公主游九龙潭寻宴安平王别序》中说:“下官少怀微尚,早事灵丘,践畴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树,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这种心态。武后雅好文词乐章,宋之问巧思文华取幸。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后赏赐锦袍。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这样的予夺,既反映了武后对靡丽颂德诗风的提倡,也表现了宋之问这时的创作方向,对他的声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后朝会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这样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渐沉溺和堕落,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之中。


  宋之问在武后晚年先后转任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媚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雅爱其才”,召他与好友杜审言、阎朝隐、沈佺期、王无竞、尹元凯及李适、富嘉谟、刘允济等文士预修。宋之问与阎士隐等多代工张赋篇入集,倾心媚附。书成,于长安二年( 703年)迁司礼主簿。神龙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诸事艰难,慕念昔荣,次年春便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张伸之与王同皎等媒诛宰相武三思(时张柬之被贬),后使人告密,擢任鸿胪主簿,“由是深为义士所讥”。景龙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杀武三思父子后死事,宋之问上表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请造唐中宗神武颂碑,探获赏识,于次年迁考功员外郎,并与杜审言、武平一、沈佺期、阎朝隐等首选修文馆直学士,“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其时朝廷朋党争立,由于他倾附安乐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进言中宗.于景龙三年( 7o9年)将他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


   唐中宗年间的政治动荡及个人宠辱无常的经历,使宋之问感触良深,而由朽烂陈腐的宫廷来到清新秀丽的水乡,也使他开始涤净心灵,境界升华。他在越州写的《祭禹庙文》,在真诚歌颂了大禹治水、救灾拯民的千古圣德之后写道:“先王为心,享是明德。后之从政,忌斯好佞。酌镜水而励清,援竹箭以自直;谒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苏息。”反映了这种思想情感上的转变。因此,他在越州登山涉险,访察民生,“颇自力为政”诗歌创作也开始转入了健康清新的轨道,“流布京师,人人传讽。”但是,就在宋之问开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时候,又一次宫廷政变将他逼上了绝境。景云元年( 710年)六月,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


  宋之问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浅,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随着颠簸人生,接触社会,历练生活,他也创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杨炯死后写的《祭杨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声,句句华歆,内容言简辞切,悲凉真挚,催人泪下,与他代笔写的《为宗尚书祭梁宣王文》、《为宗尚书兄弟祭鲁忠王文》等相比,文华情感,殊若天壤。



【英汉对照】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crossing the han river


li pin


away from home, i was longing for news


winter after winter, spring after spring.


now, nearing my village, meeting people,


i dare not ask a single question.



全部回答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学生上 Facebook 和 Twitter 分别能做什么,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A W
木瓜孕妇能吃吗
精神焕发的焕是什么意思
我的宝格丽钻戒需要改尺寸,想去专业的戒指维
一个多项式与x-1的差等于2x-3,则这个多项式
申通快递晚上送货吗
早上睡不醒怎么回事?
顺心旅社(王大路)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你好 河北省公务员 我缴费了 银行卡钱也扣除
衰弱的近义词
喷海绵胶的胶水有毒吗?
win7系统找不到以前创建的还原点
装修别墅要多少钱 详细装修费用介绍
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19°,将纸带沿EF
推荐资讯
稳住老铁是什么意思
我想把婚纱照的照片放一张挂在自己爸妈家里,
当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升级,当产品日益同质化
临川区西大街派出所办公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
浦发银行办了保险怎么退? 该死的垃圾银行,把
自由界面和固定界面子结构 哪个精度高
一个提手旁一个卯是什么字
骄猛蓝v和多尼克s1哪个好
沪江网校学韩语怎么样?发音是否标准?怎样辨
均下面放个金是什么字
阜新市新邱区检察院反贪局地址在什么地方?想
定义运算,如1*2=1,令f(x)=2x*2-x,则f(x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