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肥料产品种类及其功效特点 什么是稳定性肥料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0 08:30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11-19 11:05
稳定性肥料产品种类及其功效特点 什么是稳定性肥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鸦
- 2021-11-19 11:11
1、什么是稳定性肥料,稳定性肥料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稳定性肥料: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向肥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而形成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过去叫长效缓释肥)。也就是说,抑制剂是这种肥料的技术核心。
所谓“抑制剂”就是对土壤中脲酶和硝化细菌等起到抑制其活性和生长的物质,通过抑制脲酶和硝化细菌活性,人为的延迟氮肥的养分释放高峰期,以使其与作物的营养吸收期相靠近和吻合,进而延长氮肥的有效期和提高利用率。脲酶抑制剂只对有尿素成分的氮肥起作用,而硝化抑制剂只对有铵态氮素的肥料起作用。
2、稳定性肥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2013年国家将稳定性肥料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时,将稳定性肥料做出了分类。即:
只在肥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1型;
只在肥料中添加硝化抑制剂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2型;
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3型。
那么三种型号的稳定性肥料是不是在田间表现的效果是一样的呢?显然从肥料的氮素原料选择不同,以及所用抑制剂的不同,效果就会大不同。
尿素氮肥(酰胺态氮)在土壤中的有效期长达五十天左右,而铵态氮肥的有效期只有三十天左右,显然含尿素的肥料有效期要大于铵态氮肥的有效期。
其次,单一的抑制剂其作用时间也就是二十天左右,而通过科学的方法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配合在一起,则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其延长氮肥有效期的时间能达四十天以上。这也就解释了为啥玉米都是用的稳定性肥料,而田间表现却不同的问题。因为稳定性肥料1型、2型要比稳定性肥料3型肥效期至少短20天,所以在作物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造成脱肥,出现底部叶片发黄早衰、籽粒干瘪率高,产量下降的现象。
所以,采用不同的抑制剂不仅增加成本不同(单一抑制剂要比复合抑制剂便宜),田间的表现效果也大不一样。
稳定性肥料: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向肥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而形成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过去叫长效缓释肥)。也就是说,抑制剂是这种肥料的技术核心。
所谓“抑制剂”就是对土壤中脲酶和硝化细菌等起到抑制其活性和生长的物质,通过抑制脲酶和硝化细菌活性,人为的延迟氮肥的养分释放高峰期,以使其与作物的营养吸收期相靠近和吻合,进而延长氮肥的有效期和提高利用率。脲酶抑制剂只对有尿素成分的氮肥起作用,而硝化抑制剂只对有铵态氮素的肥料起作用。
2、稳定性肥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2013年国家将稳定性肥料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时,将稳定性肥料做出了分类。即:
只在肥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1型;
只在肥料中添加硝化抑制剂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2型;
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的肥料叫做稳定性肥料3型。
那么三种型号的稳定性肥料是不是在田间表现的效果是一样的呢?显然从肥料的氮素原料选择不同,以及所用抑制剂的不同,效果就会大不同。
尿素氮肥(酰胺态氮)在土壤中的有效期长达五十天左右,而铵态氮肥的有效期只有三十天左右,显然含尿素的肥料有效期要大于铵态氮肥的有效期。
其次,单一的抑制剂其作用时间也就是二十天左右,而通过科学的方法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配合在一起,则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其延长氮肥有效期的时间能达四十天以上。这也就解释了为啥玉米都是用的稳定性肥料,而田间表现却不同的问题。因为稳定性肥料1型、2型要比稳定性肥料3型肥效期至少短20天,所以在作物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造成脱肥,出现底部叶片发黄早衰、籽粒干瘪率高,产量下降的现象。
所以,采用不同的抑制剂不仅增加成本不同(单一抑制剂要比复合抑制剂便宜),田间的表现效果也大不一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11-19 12:44
看是什么肥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