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开示:请问法身大士起心动念遍虚空法界,十法界的四圣法界与六凡众生是否局限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2 16:04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10-21 16:43
净空法师开示:请问法身大士起心动念遍虚空法界,十法界的四圣法界与六凡众生是否局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10-21 17:17
楼主您好! 末学浅陋,不知道“法身大士”是什么含义。后来找了一下,是说菩萨的阶位。有几种说法: 其一: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 其二:初地以上菩萨; 其三:(净空法师所说):“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那是清凉池,什么人住的呢?法身大士。所以凡夫念佛生到西方极乐,就是法身大士,而且不是普通的法身大士,这个我们都要知道,普通的法身大士是圆教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普通法身大士,他们也住清凉池。生到极乐世界,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皆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不是普通人,阿惟越致菩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七地以上,不是七地以下。” 意谓:法身大士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普通的法身大士”: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因为初住位包含在十住位中,所以是十住,十行,十回向30个位阶);第二种是“七地以上菩萨”。 如上三种说法哪一种正确,末学不能辨别。三种说法中,第一种涵盖最广。末学以为,没有找到佛经原文之前,可以暂时放弃“法身大士”这个笼统的说法。应该回到“菩萨52位阶”的判别:从初信位的凡夫菩萨以上,直到妙觉位的最后身菩萨。 楼主的问题,末学理解为“十法界之外有无更高层次的第十一法界”?“有没有哪一种位阶的证量超过十法界中的佛”? 这一点可以明确: 只要还是佛教(除非外道邪见),就只有十法界,不可能还有更高证量的“第十一”法界。 只要还是佛教(除非外道邪见),就只有佛地为究竟圆满,绝无超过佛地证量的阶位。 至于“起心动念”的问题。末学以为:除了已经取无余涅盘的阿罗汉之外,十法界一切有情都会起心动念。这是因为“起心动念”中的“心”“念”都是含摄在第六识(意识)和第七识(末那识)中。既然有“起”有“动”,当知此心此念是有生之法,既然有生,必然会灭。所以是生灭心。阿罗汉取无余涅盘,必须灭尽一切生灭法,唯余真心独存。所以不会再“起心动念”,否则的话,就还会继续受生,就不是无余涅盘。 那么我们看看菩萨的最高层次:等觉菩萨 (妙觉菩萨末学以为与等觉菩萨差别不大,差别之处在于后者是即将继承佛位的“法王子”,比如:观世音菩萨就是即将继承佛位的妙觉菩萨,而大势至菩萨需要等观世音菩萨继承阿弥陀佛佛位才能成佛。大势至菩萨是等觉还是妙觉的判别并不重要)。等觉菩萨既然尚未成佛,就不能说“究竟圆满”,就还有一分污染没有断尽。或者是还有一分相好没有修成。另外,经中常说“唯佛与佛方能尽知”。可见等觉妙觉还有一分“所知障”未断,还不能叫“正遍知”。等觉菩萨一者尚未究竟圆满,二者又能分身百千亿度生。当知等觉妙觉菩萨仍然会行无量的“无漏有为法”,若是等觉妙觉菩萨没有第六识、第七识的“起心动念”的运作。就不可能行无漏有为法。也就不可能度众生。 再看诸佛世尊: 诸佛世尊的“转识成智”:八识心王成就四种智慧。那么,诸佛的八识心王是不是就此消失了呢?不是!诸佛只是因为圆成佛道,所以发起上品的四种智慧。《六祖坛经》云:“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所以,诸佛世尊虽究竟圆满,第六识、第七识并未断灭。也只有通过第六识、第七识的运作:“起心动念”才有可能弘法度众。 法身不说法,法身不会起心动念。完全正确。因为“法身”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心。这个真心上至诸佛世尊,下至地狱众生皆无差别。在这个意义上讲,十法界一切有情都具备这个共同点。所以,十法界合为“一真法界”。 所谓:“法身大士不会起心动念”。如果这个“法身大士”的含义是指某一阶位的圣贤(无论是大士还是佛)。那么,如上所述,绝对是邪见!如果这个“法身大士”的含义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心,那么绝对正确。 《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性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这里的菩提,即是法身)。这是法身本具的体性:虽然不会在六根六尘相触的“六入处”起心动念;但是却能了知众生的心行。凡夫的法身也能了知凡夫的心行,所以才会忠实地收藏这个凡夫所造一切善不善业种并保存到受报消亡为止。初地以上圣位菩萨及诸佛世尊,能够了知某一范围内乃至一切众生的心行,是因为圣贤的法身因证量而发起了他本具的功德。所以,凡夫与圣贤起心动念的“波浪说”并不如法。 学佛人不要因一个名相的笼罩就被吓倒,只要信受佛法,如理思维,就能大致判断某一名相的意涵。比如这个“真心”,禅宗还有“无位真人”“本来面目”“拖死尸者”等等比较奇异的名称。但是,只要是为了表法,为了说明真心的体、相、用。都会被明眼人所接受。这个真心,除了上述,还有种种称谓:心、如、如来、涅盘、实际、真如、唯心、唯我、唯识、如来藏、涅盘本际、阿赖耶识、自性弥陀........ 真心永无生灭而能生万法,一切有情本具,即是轮回三世的主体,即是究竟义的佛、法、僧;即是佛法第一义谛。 南无十方三世佛 南无甚深微妙法 南无大乘胜义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