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下面是“升伟智宪”地理工作室的几位老师到曾家村小流域考察搜集到的研究案例,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曾家村小流域境内总人口887人,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林地覆盖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公顷,其中基本农田76公顷,坡耕地129公顷,人均产粮448公斤,人均纯收入860元/年。
土壤侵蚀强度
1955年
5200吨/年·平方公里
2010年
8500吨/年·平方公里
人均耕地
1970年
3.8亩
2010年
2.3亩
耕作方式变化
1955~1980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1981~2010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材料二:曾家村小流域简图
(1)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土壤侵蚀速度最快的地段是 。(2分)
(2)简述曾家村小流域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3分)
(3)根据上述信息,请你为曾家村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丁地; 乙地(2分)
(8分)下面是“升伟智宪”地理工作室的几位老师到曾家村小流域考察搜集到的研究案例,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曾家村小流域境内总人口887人,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土流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2 10:33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3-11 19:5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3-11 21:25
(答案→)丁地; 乙地(2分) 解析:(1)根据材料二分析,丁地地势平缓,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因此灌溉条件最好。乙地位于陡坡,土壤侵蚀速度最快。(2)从材料一来看,土壤侵蚀强度增大,说明水土流失严重;人均耕地减少,说明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少;看耕作方式变化,1955~1980还有歇地,到1981~2010是连续耕种,而且主要是种植业,所以耕作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土地利用不合理。(3)综合材料分析,人类活动方式不当,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陡坡开荒、人口增长过快、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结构不合理,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调整人类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3-11 22:52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