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08:12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3-06 10:25
大鱼海棠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03-06 10:41
一、《大鱼海棠》的二元设置
影片的故事背景大致设置了两种世界,一种是人类世界,另一种是非人类世界,两个世界通过大海相连通,人类世界的大海就是非人类世界的天空,唯独在打开海天之门的时候才会相通。非人类世界的人掌管着人类世界的万物规律,这个世界的人们样貌各异,有人类世界的形象,也有人类臆想的神灵形象。两个世界的设置就是经典的二元对立结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名字叫做椿。椿掌管海棠花,椿的爷爷尝百草,可以医治百病,椿的奶奶化作了凤凰,掌管百鸟。这些人物形象的设置都是以中国上古神话里的典型为原型塑造的。神话都是人们精神世界所创造的,“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每个神明寄托着人的某种信仰,在物质范畴里不是真实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神话就是人类的精神之一。而人是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属于物质世界的范畴,因而影片设置的两个世界其本质就是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对立。这种对立结构不仅体现在故事背景的设置中,而且还体现在人物设置的细节之处。故事中设置了两个掌管人类灵魂的人物,一个叫做灵婆,专门掌管好人死后的灵魂,一个叫做鼠婆,负责掌管坏人死后的灵魂,这是在人物职责设置中的对立;影片题为《大鱼海棠》,故事中的椿隐喻了海棠,大鱼隐喻了人类,为了凸显隐喻的深层次意义,故事情节中设置了一个非常微妙的细节:每当椿的世界有人满了16周岁,就要施行成人礼,化身一条红色大鱼,要去到人类的世界游历7天,看看人世间他们掌管的万物规律。这个成人礼就是人变大鱼的映射。当椿为了还债而向灵婆换回了人类灵魂的鲲,把鲲养大,直至鲲通过海天之门游回大海的时候才能变成人,这个细节表现了大鱼变成人的历程。这样的情节设置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发展,是影片情节发展的核心链条。人物细节的对立设置与背景的对立设置,结合相得益彰的华丽画面被展现出来,无形中升华了影片的主旨意义,使人耐人寻味。
影片不仅在叙事结构上独具匠心,同时在叙述风格上也颇具巧思。影片伊始就启用一位老妇人的语调,娓娓道出神奇世界的秘密,“你相信奇迹吗?”成为影片前后的呼应句式,放在影片的开始位置,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放在结尾的节点,则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无论电影的主题在每个人的心中衍生出了怎样的意义,但是这样的构思无疑是给主旨意义蒙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从最初的疑问,到结尾的解惑,最后又回到了疑问,使观众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自己的质问——影片所塑造出来的亦真亦虚的镜像世界是否真的带给物质世界以奇迹?电影从最初的记录生活片段到登上艺术的殿堂,融合了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和制作者的艺术思维,不再是现实生活的机械复制,而是人们造梦的载体。同时,精神分析学提出一个隐喻,电影银幕就是一面镜子,使艺术对象由客体变成了主体。法国著名思想家和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早在1936年就提出“镜像阶段论”以新的视角和方法阐释了弗洛伊德的主体和客体的同化理论。拉康在《镜像阶段》论文中指出婴儿问世时本来是一个“非主体”的存在物,没有物我之分、主客之分,只是一种原动力形式的“理念我”。婴儿从自恋的本能和对镜像的喜爱,促成了“理念我”向“镜像我”的过渡,此理论被引用到电影学科领域里,对电影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单来说,当观众坐在放映厅里观看影片的时候,就像婴儿站在镜子面前观看镜子里的形象,此时观众就是主体,而银幕上的对象就是客体,由于受众的观影经验就会产生移情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完成了自己同银幕形象的同化。从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来说,电影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所创造的白日梦,即“镜像世界”。电影中的许多元素来源于生活,隐藏在电影背后的精神意义则始于人欲望的替代性宣泄。《大鱼海棠》这部影片中融入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比如福建的著名建筑“土楼”,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尝百草的神农;百鸟之王的凤凰,还有海豚。海豚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海洋动物,它们非常聪明,善解人意,经常帮助人类。有新闻报道称,海豚经常帮助某些土著人类猎捕海鱼;在大海迷路之时,海豚就成为了人类的向导等等,无数个具体事例,让海豚成为人们喜爱的动物,与人类和平共处在地球上。影片中把人类的灵魂化为大鱼,大鱼的形象就是海豚,海豚善通人意,这样的隐喻很具象。当观众在观影的时候,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具象,就容易把自身与银幕形象同化,产生“真实”的体验。当故事的情节逐一解开“你相信奇迹吗?”这句话的时候,观众的移情作用达到最高峰,即“高峰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说提出了“高峰体验”的理论。“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中,马斯洛概括指出了这些活动包括:爱的体验即父母的体验,神秘的或海洋般的或自然的体验,审美的知觉,创造性的时刻,矫治的和智力的顿悟,情欲高潮的体验,运动完成的某种状态等等。马斯洛强调说:“审美知觉肯定有其内在的自我证实,它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和奇妙的体验。”他强调的是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实际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对审美主体的本质和价值的肯定。电影作为影视艺术作品,观众对于它的审美体验就是它赖以生存的依据,无论观众给予的评价是什么,这些评价都是观众对电影的解读,也是电影存在的意义。
二、影片的现实立意
《大鱼海棠》凭借自己美幻美仑的画面和古老的中国文化,承载着一个有关于“爱”的故事,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招致了层出不清的各种声音。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就在上文所提到的“狗血韩式爱情故事”的批评,就已经在网上得到许多网友纷纷转发,可见,这样否定的声音绝非少数了。椿因为愧疚想要去弥补鲲,于是跟灵婆交换了自己一半的灵魂,而湫为了拯救椿,拿自己的性命换了椿。在笔者看来,影片借以这个俗套的爱情故事细细诠释了影片的丰富主旨。爱情的表象只不过是噱头,在三个人的爱情里,椿和湫都铸成了大错,为了弥补犯下的过错,两个人都被激发了承担的勇气,明白了“守护”的责任,这是故事精神的首要意义。影片的主角人物之一一椿,当椿决定用自己一半的灵魂与灵婆做交易,决定要赎回鲲的灵魂那一刻,就是椿第一次表现出承担的勇气;再当海水倒灌,家人流离失所的时候,椿牺牲自我,拯救了所有人,这是椿第二次表现出承担的勇气;其次,湫在与灵婆交易之时,在擅自打开海天之门的时候,最后牺牲自我成全椿之时,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承担”的勇气。两个本是稚气未脱的少年,在一次次选择中激起了勇气,学会了守护。守护自己的家人,守护自己所爱的一切,守护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成长的结果。成长中难免犯错,犯错就是成长的机会,椿和湫是影片刻画得较为突出的“守护”典范。就在《大鱼海棠》的记者见面会上,导演梁璇曾说;“这是一个关于守护与责任的故事。”影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守护的,鲲要守护椿化身的红色大鱼;灵婆要守护好人的灵魂;鼠婆要守护坏人的灵魂;村里的人各自有自己守护的大自然规律,同时还要一起守护自己的家园…,如果把“守护”结合影片的文化元素综合来思考,“守护”的意义就变得更为宽泛起来。
三、影片的民族立意
影片中几乎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永定土楼”,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的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永定现存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不仅仅是福建省的文化建筑,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建筑的遗产,它的价值不可估量。土楼远远的看去就像一个筒子,俯瞰就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白天而降的“飞碟”。采用自然界的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楼中间有庭院,供所有居住的住户使用。土楼的圆形设计最开始是用来保护族人免受外界伤害的,选址多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起到与世隔绝的掩护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外国人用雷达探测到并拍摄了照片,这个发现令外国科学家叹为观止。从照片上来看,他们最终认为是某种秘密的大型武器。当土楼的神秘面纱被人们一层层揭开之后,最让人赞叹的是土楼的建筑智慧。土楼不仅可以防范外族还可以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目前福建土楼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土楼就是承启楼,2010年进入了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楼纪录。土楼庭院中有小居楼,就像俄罗斯的套娃一样,从航拍的角度看下去,就像一个大筒子套住一个小筒子,小筒子又套住稍小的筒子。这个楼就是影片里连通海天之门的土楼。其次,从影片的故事人物设置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实生活中耳熟能祥的经典。例如,椿的爷爷,尝百草,治百病,这个形象就是古书中记载的神农。除此之外,影片还塑造了很多古书记载的神奇。帮助椿唤来摆渡船的是类似于貔貅的神兽,当椿在摆渡船上看到的白龙马,还有如升楼的门锁,其为太挤的“阴阳鱼”,在《芝田录》中有记载道:“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日冥守夜之意”。在椿生活的世界里,还有掌管风神雷电的人物,这些形象都包含了博大的中国文化,这些文化通过电影,变成了文化的符号,因而所指的具象变得丰富起来。影片中的这些文化符号不再只是文字的表达方式,它们被赋予了生命,使电影造梦的意义更好的诠释出来,而影片的另一层精神意义也相应的被阐释。这些文化符号在影片中都是被“守护”的,故事结构设置的非人类世界,即人类的精神世界,一直是被所设置的故事情节所“守护”,其暗含的寓意非常明确——呼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守护自己的文化,守护自己的民族精神。
四、影片的禅宗立意
影片通过小情小爱的故事把影片的主旨意义升华了到另一个高度,试用以小见大的视角讲述了有关于佛家禅宗的思想,这是影片最后一层精神意义所在。首先,从故事背景的二元对立结构来分析,就隐藏了一种“轮回”的意义。影片中无论人类世界还是非人类世界的生物,肉体腐化为尘埃,灵魂都要被收入到某个地方。佛家里常说,人死不是终结,而是彼岸世界的开始,灵魂会进入到西方极乐世界。此外,椿的世界里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对于神明憧憬的形象具象。椿的世界掌管着人类世界的万物规律,虽然说他们不是人类,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人的七情六欲:椿因为在人世间游历的时候,对人类鲲产生好感;湫是天神,他一直默默隐藏着对椿的爱慕;当海水倒灌而下,众人落水呼救的时候,掌管火的祝融神因为想要阻拦化身大鱼的鲲回到人间,毅然放弃寻找自己的族人。这些细节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人之性情。正如出自《六祖坛经,五二》中慧能所言:“后代迷人,但识众人,即能见佛”,意思是众生即佛,佛即众生。影片中“众生”与“佛”一体两面,这种差异性的禅宗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电影的文化身份,成为阐释佛家思想的新颖方式。影片设置的非人类世界里有许多现实世界人类想象的神明形象,现实中的神明超脱世俗,大彻大悟,没有作为人的七情六欲,而影片中的神明形象,虽然具有法力,但也有喜怒哀乐,逃不脱轮回之道。影片中的这些神明都赋予了人的特征,表象是佛行,内部有人性,在此很好的范例出佛即众生的禅意。张家成说:“中国化的佛教,尤其是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其鲜明的人世精神”。著名学者陈林侠在《当下中国的佛教禅宗》里指出,禅宗的现代性特征在于,首先将宗教的彼岸世界、神性世界搬到世俗生活中,消除了“出家”与“在家”的界限,并且区分于基督教用世俗的成功确证上帝“选民意识”的单向性超越,形成一体两面,圆融无碍的循环修行,这给当下电影在世俗生活中体悟宗教的神性价值提供了理念的支撑,影片里的文化符号就颇具佛家禅意。在影片中,椿房间里的红色窗帘上就画满了简易的莲花花纹。莲花就是我们俗称的荷花,在古印度时期,由于气候常年炎热难耐,人们对于春夏之际开的荷花尤有惬意之感,十分清新袭人,于是古印度佛教在创立初期,就以荷花在佛经中常常隐喻,这是为了顺应民俗心理以被民众所注意,从而传播自己的经典。《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光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日:“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隐喻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同时也说明了其生于淤泥而不染其身的深层内涵。莲花不仅有圣洁的寓意,它还与许多释迦牟尼有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夫人摩耶夫人,长得跟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娴熟,自从怀孕以后,夫人的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像一片莲叶,映衬着她的脸就像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当时百鸟歌唱,天乐鸣空祥和,四季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轮盖一样的莲花。在释迦牟尼顿悟成道以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十八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称“莲花坐姿”,即双腿交叠,足心向上。傅伟勋认为,大乘佛教各宗之中,禅宗特别具有现代意义,乃是由于它能破除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之分,而把“生死涅槃”的大乘义理化为“日日是好日”或“平常心是道”的生活艺术,且更提倡简单直接而人人可行的坐禅,公案等工夫之故。针对这一说法,陈林侠结合历史情况总结出:唐宋之后,出现“佛可治心,道可治身,儒可治世”的说法。再者,影片故事虽然讲述了有关于三个少年懵懂情动的故事,但是也涉及到了生死选择的命题。佛家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在生死的选择上,佛家认为这是一个个轮回的宿命,只有看透生死才可成道,摆脱生死。影片中,椿为了拯救家园和亲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牺牲自我,拯救了世人。最后被灵婆所救,虽然没有法力,但是在片尾的剧情里几乎获得了永生。《大鱼海棠》的结尾告诉观众,天神湫没有死,被灵婆救了,做了灵婆的接班人,掌管好人的灵魂。而椿在人世间长命百岁,古书记载“上古有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的结局与影片的佛家思想也是相呼应的,世人都会有轮回,要敢于在人生旅途中大胆冒险,体味酸甜苦辣,磨炼人性,悟道成佛。综上所述,影片无论是从窗帘上的莲花花纹还是故事结构设置,无不暗含佛意禅宗于内,借以通俗的故事情节映射佛家思想文化之深意,待观众细细觉悟,俗套的故事是表象,能否拨开表象见意味深长的禅意就有待智者之见了。“你相信奇迹吗?…冒一次险,爱一个人…”影片结尾与开始的疑问相呼应,意告诉世人:人生无常事常有,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生命会在何时戛然而止,人生就是一次短暂的旅行,要勇敢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永远怀着一个梦想。
《大鱼海棠》是近年来少有的精心动画制作,与《大圣归来》相比之下,它的口碑远不如(伏圣归来》,甚至更多的是质疑和讥讽的声音。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大圣归来》讲述的是佛醒悟的故事,而《大鱼海棠》则是佛之立的故事,寓意十分有差异。
《大鱼海棠》的舆论之争,最直接带来的影响是这部电影值得观众回味和参悟的。一部起点落在俗套爱情故事的套路,立点却在民族情感、佛家禅宗高度的电影动画片,能带来观众不同的反响实属不易,我们不应当看“轻”这类电影动画片,它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笔者认为观众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要给予重视。《大鱼海棠》的精神意义相当之丰富,结合中国文化符号,就会发现影片所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成长的心酸,有取舍的权衡,也有生死的抉择,绝非一个简单俗套的爱情故事就能见其立意的,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国内动漫电影产业之中,我们应当给予此类电影继续成长的土壤,等待百花争艳的盛世之景,为我国动画业发展注入新源泉。
影片的故事背景大致设置了两种世界,一种是人类世界,另一种是非人类世界,两个世界通过大海相连通,人类世界的大海就是非人类世界的天空,唯独在打开海天之门的时候才会相通。非人类世界的人掌管着人类世界的万物规律,这个世界的人们样貌各异,有人类世界的形象,也有人类臆想的神灵形象。两个世界的设置就是经典的二元对立结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名字叫做椿。椿掌管海棠花,椿的爷爷尝百草,可以医治百病,椿的奶奶化作了凤凰,掌管百鸟。这些人物形象的设置都是以中国上古神话里的典型为原型塑造的。神话都是人们精神世界所创造的,“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每个神明寄托着人的某种信仰,在物质范畴里不是真实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神话就是人类的精神之一。而人是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属于物质世界的范畴,因而影片设置的两个世界其本质就是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对立。这种对立结构不仅体现在故事背景的设置中,而且还体现在人物设置的细节之处。故事中设置了两个掌管人类灵魂的人物,一个叫做灵婆,专门掌管好人死后的灵魂,一个叫做鼠婆,负责掌管坏人死后的灵魂,这是在人物职责设置中的对立;影片题为《大鱼海棠》,故事中的椿隐喻了海棠,大鱼隐喻了人类,为了凸显隐喻的深层次意义,故事情节中设置了一个非常微妙的细节:每当椿的世界有人满了16周岁,就要施行成人礼,化身一条红色大鱼,要去到人类的世界游历7天,看看人世间他们掌管的万物规律。这个成人礼就是人变大鱼的映射。当椿为了还债而向灵婆换回了人类灵魂的鲲,把鲲养大,直至鲲通过海天之门游回大海的时候才能变成人,这个细节表现了大鱼变成人的历程。这样的情节设置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发展,是影片情节发展的核心链条。人物细节的对立设置与背景的对立设置,结合相得益彰的华丽画面被展现出来,无形中升华了影片的主旨意义,使人耐人寻味。
影片不仅在叙事结构上独具匠心,同时在叙述风格上也颇具巧思。影片伊始就启用一位老妇人的语调,娓娓道出神奇世界的秘密,“你相信奇迹吗?”成为影片前后的呼应句式,放在影片的开始位置,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放在结尾的节点,则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无论电影的主题在每个人的心中衍生出了怎样的意义,但是这样的构思无疑是给主旨意义蒙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从最初的疑问,到结尾的解惑,最后又回到了疑问,使观众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自己的质问——影片所塑造出来的亦真亦虚的镜像世界是否真的带给物质世界以奇迹?电影从最初的记录生活片段到登上艺术的殿堂,融合了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和制作者的艺术思维,不再是现实生活的机械复制,而是人们造梦的载体。同时,精神分析学提出一个隐喻,电影银幕就是一面镜子,使艺术对象由客体变成了主体。法国著名思想家和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早在1936年就提出“镜像阶段论”以新的视角和方法阐释了弗洛伊德的主体和客体的同化理论。拉康在《镜像阶段》论文中指出婴儿问世时本来是一个“非主体”的存在物,没有物我之分、主客之分,只是一种原动力形式的“理念我”。婴儿从自恋的本能和对镜像的喜爱,促成了“理念我”向“镜像我”的过渡,此理论被引用到电影学科领域里,对电影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单来说,当观众坐在放映厅里观看影片的时候,就像婴儿站在镜子面前观看镜子里的形象,此时观众就是主体,而银幕上的对象就是客体,由于受众的观影经验就会产生移情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完成了自己同银幕形象的同化。从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来说,电影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所创造的白日梦,即“镜像世界”。电影中的许多元素来源于生活,隐藏在电影背后的精神意义则始于人欲望的替代性宣泄。《大鱼海棠》这部影片中融入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比如福建的著名建筑“土楼”,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尝百草的神农;百鸟之王的凤凰,还有海豚。海豚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海洋动物,它们非常聪明,善解人意,经常帮助人类。有新闻报道称,海豚经常帮助某些土著人类猎捕海鱼;在大海迷路之时,海豚就成为了人类的向导等等,无数个具体事例,让海豚成为人们喜爱的动物,与人类和平共处在地球上。影片中把人类的灵魂化为大鱼,大鱼的形象就是海豚,海豚善通人意,这样的隐喻很具象。当观众在观影的时候,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具象,就容易把自身与银幕形象同化,产生“真实”的体验。当故事的情节逐一解开“你相信奇迹吗?”这句话的时候,观众的移情作用达到最高峰,即“高峰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说提出了“高峰体验”的理论。“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中,马斯洛概括指出了这些活动包括:爱的体验即父母的体验,神秘的或海洋般的或自然的体验,审美的知觉,创造性的时刻,矫治的和智力的顿悟,情欲高潮的体验,运动完成的某种状态等等。马斯洛强调说:“审美知觉肯定有其内在的自我证实,它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和奇妙的体验。”他强调的是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实际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对审美主体的本质和价值的肯定。电影作为影视艺术作品,观众对于它的审美体验就是它赖以生存的依据,无论观众给予的评价是什么,这些评价都是观众对电影的解读,也是电影存在的意义。
二、影片的现实立意
《大鱼海棠》凭借自己美幻美仑的画面和古老的中国文化,承载着一个有关于“爱”的故事,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招致了层出不清的各种声音。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就在上文所提到的“狗血韩式爱情故事”的批评,就已经在网上得到许多网友纷纷转发,可见,这样否定的声音绝非少数了。椿因为愧疚想要去弥补鲲,于是跟灵婆交换了自己一半的灵魂,而湫为了拯救椿,拿自己的性命换了椿。在笔者看来,影片借以这个俗套的爱情故事细细诠释了影片的丰富主旨。爱情的表象只不过是噱头,在三个人的爱情里,椿和湫都铸成了大错,为了弥补犯下的过错,两个人都被激发了承担的勇气,明白了“守护”的责任,这是故事精神的首要意义。影片的主角人物之一一椿,当椿决定用自己一半的灵魂与灵婆做交易,决定要赎回鲲的灵魂那一刻,就是椿第一次表现出承担的勇气;再当海水倒灌,家人流离失所的时候,椿牺牲自我,拯救了所有人,这是椿第二次表现出承担的勇气;其次,湫在与灵婆交易之时,在擅自打开海天之门的时候,最后牺牲自我成全椿之时,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承担”的勇气。两个本是稚气未脱的少年,在一次次选择中激起了勇气,学会了守护。守护自己的家人,守护自己所爱的一切,守护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成长的结果。成长中难免犯错,犯错就是成长的机会,椿和湫是影片刻画得较为突出的“守护”典范。就在《大鱼海棠》的记者见面会上,导演梁璇曾说;“这是一个关于守护与责任的故事。”影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守护的,鲲要守护椿化身的红色大鱼;灵婆要守护好人的灵魂;鼠婆要守护坏人的灵魂;村里的人各自有自己守护的大自然规律,同时还要一起守护自己的家园…,如果把“守护”结合影片的文化元素综合来思考,“守护”的意义就变得更为宽泛起来。
三、影片的民族立意
影片中几乎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永定土楼”,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的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永定现存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不仅仅是福建省的文化建筑,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建筑的遗产,它的价值不可估量。土楼远远的看去就像一个筒子,俯瞰就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白天而降的“飞碟”。采用自然界的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楼中间有庭院,供所有居住的住户使用。土楼的圆形设计最开始是用来保护族人免受外界伤害的,选址多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起到与世隔绝的掩护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外国人用雷达探测到并拍摄了照片,这个发现令外国科学家叹为观止。从照片上来看,他们最终认为是某种秘密的大型武器。当土楼的神秘面纱被人们一层层揭开之后,最让人赞叹的是土楼的建筑智慧。土楼不仅可以防范外族还可以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目前福建土楼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土楼就是承启楼,2010年进入了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楼纪录。土楼庭院中有小居楼,就像俄罗斯的套娃一样,从航拍的角度看下去,就像一个大筒子套住一个小筒子,小筒子又套住稍小的筒子。这个楼就是影片里连通海天之门的土楼。其次,从影片的故事人物设置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实生活中耳熟能祥的经典。例如,椿的爷爷,尝百草,治百病,这个形象就是古书中记载的神农。除此之外,影片还塑造了很多古书记载的神奇。帮助椿唤来摆渡船的是类似于貔貅的神兽,当椿在摆渡船上看到的白龙马,还有如升楼的门锁,其为太挤的“阴阳鱼”,在《芝田录》中有记载道:“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日冥守夜之意”。在椿生活的世界里,还有掌管风神雷电的人物,这些形象都包含了博大的中国文化,这些文化通过电影,变成了文化的符号,因而所指的具象变得丰富起来。影片中的这些文化符号不再只是文字的表达方式,它们被赋予了生命,使电影造梦的意义更好的诠释出来,而影片的另一层精神意义也相应的被阐释。这些文化符号在影片中都是被“守护”的,故事结构设置的非人类世界,即人类的精神世界,一直是被所设置的故事情节所“守护”,其暗含的寓意非常明确——呼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守护自己的文化,守护自己的民族精神。
四、影片的禅宗立意
影片通过小情小爱的故事把影片的主旨意义升华了到另一个高度,试用以小见大的视角讲述了有关于佛家禅宗的思想,这是影片最后一层精神意义所在。首先,从故事背景的二元对立结构来分析,就隐藏了一种“轮回”的意义。影片中无论人类世界还是非人类世界的生物,肉体腐化为尘埃,灵魂都要被收入到某个地方。佛家里常说,人死不是终结,而是彼岸世界的开始,灵魂会进入到西方极乐世界。此外,椿的世界里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对于神明憧憬的形象具象。椿的世界掌管着人类世界的万物规律,虽然说他们不是人类,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人的七情六欲:椿因为在人世间游历的时候,对人类鲲产生好感;湫是天神,他一直默默隐藏着对椿的爱慕;当海水倒灌而下,众人落水呼救的时候,掌管火的祝融神因为想要阻拦化身大鱼的鲲回到人间,毅然放弃寻找自己的族人。这些细节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人之性情。正如出自《六祖坛经,五二》中慧能所言:“后代迷人,但识众人,即能见佛”,意思是众生即佛,佛即众生。影片中“众生”与“佛”一体两面,这种差异性的禅宗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电影的文化身份,成为阐释佛家思想的新颖方式。影片设置的非人类世界里有许多现实世界人类想象的神明形象,现实中的神明超脱世俗,大彻大悟,没有作为人的七情六欲,而影片中的神明形象,虽然具有法力,但也有喜怒哀乐,逃不脱轮回之道。影片中的这些神明都赋予了人的特征,表象是佛行,内部有人性,在此很好的范例出佛即众生的禅意。张家成说:“中国化的佛教,尤其是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其鲜明的人世精神”。著名学者陈林侠在《当下中国的佛教禅宗》里指出,禅宗的现代性特征在于,首先将宗教的彼岸世界、神性世界搬到世俗生活中,消除了“出家”与“在家”的界限,并且区分于基督教用世俗的成功确证上帝“选民意识”的单向性超越,形成一体两面,圆融无碍的循环修行,这给当下电影在世俗生活中体悟宗教的神性价值提供了理念的支撑,影片里的文化符号就颇具佛家禅意。在影片中,椿房间里的红色窗帘上就画满了简易的莲花花纹。莲花就是我们俗称的荷花,在古印度时期,由于气候常年炎热难耐,人们对于春夏之际开的荷花尤有惬意之感,十分清新袭人,于是古印度佛教在创立初期,就以荷花在佛经中常常隐喻,这是为了顺应民俗心理以被民众所注意,从而传播自己的经典。《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光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日:“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隐喻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同时也说明了其生于淤泥而不染其身的深层内涵。莲花不仅有圣洁的寓意,它还与许多释迦牟尼有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夫人摩耶夫人,长得跟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娴熟,自从怀孕以后,夫人的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像一片莲叶,映衬着她的脸就像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当时百鸟歌唱,天乐鸣空祥和,四季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轮盖一样的莲花。在释迦牟尼顿悟成道以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十八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称“莲花坐姿”,即双腿交叠,足心向上。傅伟勋认为,大乘佛教各宗之中,禅宗特别具有现代意义,乃是由于它能破除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之分,而把“生死涅槃”的大乘义理化为“日日是好日”或“平常心是道”的生活艺术,且更提倡简单直接而人人可行的坐禅,公案等工夫之故。针对这一说法,陈林侠结合历史情况总结出:唐宋之后,出现“佛可治心,道可治身,儒可治世”的说法。再者,影片故事虽然讲述了有关于三个少年懵懂情动的故事,但是也涉及到了生死选择的命题。佛家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在生死的选择上,佛家认为这是一个个轮回的宿命,只有看透生死才可成道,摆脱生死。影片中,椿为了拯救家园和亲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牺牲自我,拯救了世人。最后被灵婆所救,虽然没有法力,但是在片尾的剧情里几乎获得了永生。《大鱼海棠》的结尾告诉观众,天神湫没有死,被灵婆救了,做了灵婆的接班人,掌管好人的灵魂。而椿在人世间长命百岁,古书记载“上古有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的结局与影片的佛家思想也是相呼应的,世人都会有轮回,要敢于在人生旅途中大胆冒险,体味酸甜苦辣,磨炼人性,悟道成佛。综上所述,影片无论是从窗帘上的莲花花纹还是故事结构设置,无不暗含佛意禅宗于内,借以通俗的故事情节映射佛家思想文化之深意,待观众细细觉悟,俗套的故事是表象,能否拨开表象见意味深长的禅意就有待智者之见了。“你相信奇迹吗?…冒一次险,爱一个人…”影片结尾与开始的疑问相呼应,意告诉世人:人生无常事常有,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生命会在何时戛然而止,人生就是一次短暂的旅行,要勇敢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永远怀着一个梦想。
《大鱼海棠》是近年来少有的精心动画制作,与《大圣归来》相比之下,它的口碑远不如(伏圣归来》,甚至更多的是质疑和讥讽的声音。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大圣归来》讲述的是佛醒悟的故事,而《大鱼海棠》则是佛之立的故事,寓意十分有差异。
《大鱼海棠》的舆论之争,最直接带来的影响是这部电影值得观众回味和参悟的。一部起点落在俗套爱情故事的套路,立点却在民族情感、佛家禅宗高度的电影动画片,能带来观众不同的反响实属不易,我们不应当看“轻”这类电影动画片,它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笔者认为观众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要给予重视。《大鱼海棠》的精神意义相当之丰富,结合中国文化符号,就会发现影片所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成长的心酸,有取舍的权衡,也有生死的抉择,绝非一个简单俗套的爱情故事就能见其立意的,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国内动漫电影产业之中,我们应当给予此类电影继续成长的土壤,等待百花争艳的盛世之景,为我国动画业发展注入新源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