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举曰:“昔夏启有钧台之飨,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盟津之誓,成王有岐阳之,康王有丰宫之朝,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幽王为太室之盟,……”
上面提的“钧台之飨、景亳之命、盟津之誓、岐阳之、丰宫之朝、涂山之会、召陵之师、践土之盟、有仍之会、黎山之会、太室之盟”是什么事件?
伍举曰:“昔夏启有钧台之飨,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盟津之誓,成王有岐阳之,康王有丰宫之朝,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幽王为太室之盟,……”
上面提的“钧台之飨、景亳之命、盟津之誓、岐阳之、丰宫之朝、涂山之会、召陵之师、践土之盟、有仍之会、黎山之会、太室之盟”是什么事件?
约公元前2198年,禹百岁,巡狩江南,死于会稽,就地埋葬。其子夏启“ 大飨诸侯于钧台”,四方诸侯都拥护夏启继禹之位,是所谓“父传子,家天下 ”的开始。
/
大约在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商灭夏后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
周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武王率大军向东进发,来到了黄河南岸的盟津(今孟津西北),举行誓师仪式,即“盟津之誓”。这次到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有八百人之多,所以史称“八百诸侯会盟津”。
/
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
/
周成王在酆镐之间(今户县东)辟池,筑有灵台,周康王在此接见各国诸侯。
/
周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
/
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中原其他诸侯国,向南进攻楚国.后经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最后使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内), 周襄王命令王室大臣尹氏、王子虎和内使叔兴父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还赏赐给晋文公许多东西,此外,周襄王还赏赐称为“虎贲”的勇士三百人给晋文公。周襄王给晋文公的命辞是“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意味让晋文公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并惩治不忠于王室的邪恶之人。城濮之役后,晋文公的这些措施,换得了周王室对他的支持,他的霸主地位由此而得已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