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西双版纳内的千年古树有多少种?

答案:6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4 17:45
西双版纳内的千年古树有多少种?
最佳答案
云南-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

  地处我国云南边疆的西双版纳地区恰好是我国热带的北界,因此兼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特点。

  如果说埃及文明古国的兴旺是发源于尼罗河,那么西双版纳的富饶美丽则来自奔腾的澜沧江。澜沧江两岸的原始森林,直到解放初期才有了人的足迹。这里是我国仅有的两大片热带雨林中的一片,是我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动植物生命的摇篮

  在植物种类中,西双版纳地区仅高等植物就达4,0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植物200余种,药用植物300余种,油料植物100多种,珍贵用材树100余种,竹类50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植物几乎有50%分布在这里。西双版纳的动物区系是我国大陆动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分布着兽类约62种;鸟类400余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云南特产的种类约有70种;鱼类近100种;两栖类32种。在这些丰富的动物资源中,稀有珍贵的动物250余种,这里保存的野象、野牛、白颊长臂猿、懒猴、巨蜥、犀鸟、绿孔雀等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动物。物种丰富的程度胜过我国其他地带,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同时科学家还认为它又是许多物种起源的地方,故又有“动植物生命的摇篮”这一美称。

  澜沧江流经的河谷盆地,集中了西双版纳热带丰富资源的精髓,沿着这条清澈湛蓝的江水伸入河谷盆地中,一年两、三熟的水稻以及香蕉、荔枝、芒果、番瓜……各种热带水果比比皆是,傣族人民别致的竹楼掩映在高大挺直的槟榔树丛之中,别有情趣。

  西双版纳就象一颗青翠欲滴的明珠,为人类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因此,国家很早就重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自1958年以来,在西双版纳地区先后建立了小勐养、勐仑、勐腊、大勐龙4处以保护热带综合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1981年经调整后合并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不仅具有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水平地带性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地理风貌,形成别具一格的热带生态系统。

  经调整后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00,000公顷,地跨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分为五片建立保护站进行管理。

  具有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大量暖湿气流,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因高山阻挡而难以入侵,形成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高温多湿的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年平均气温达22℃,全年无霜,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无明显的春、夏、秋、冬季节划分,只有干、湿季交替的不同,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这段时期气温稍低,日温差较大,常有辐射雾形成。在过去,当西双版纳还处于原始状态时,每晚11时左右,整个大地便被笼罩在蒙蒙的浓雾之中,直到次日中午12时方消,雾以较粗的水滴出现,犹如下降小雨,以致植物叶面不断掉下水珠,如果站在一株香蕉树下,便会清晰地听到小水点落在香蕉树大型叶片上的嘀嗒声。这些雨状雾弥补了干季水分的不足,而且又集中于夜间,对植物的生长极为有利,所以这里四季常青,作物具有速生丰产的优点。植物得到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条件,生长发育良好,形成了繁茂的热带雨林。

  最近十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干扰,西双版纳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在五十年代建立起的大勐龙自然保护区已不能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整个西双版纳地区的湿度降低,森林面积缩小,致使热带森林及作物的生长、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逐步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热带雨林的繁茂生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热带雨林奇观

  世界热带雨林集中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高温多雨地区,我国热带雨林已处于雨林分布的北缘,又是在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因此从雨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等方面都有别于赤道雨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由于干湿季分明的气候,形成了部分上层乔木具有一段较短而集中的换叶期,但整个森林仍具有常绿的外貌及雨林的其他特征,这种雨林就称为季节雨林。

  (1)(直)---立如屏的板状根 热带季节雨林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原生植被类型。高大参天的乔木树种极其丰富,一般树高为30~35米,少数高出优势林冠之上的树种可达45米,参差不齐,层层相叠,难以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只是从乔木树种不同的水分生态适应性,大体可分为4~5层,郁闭度达90%以上,通常在50×50平方米的群落样地中就含有高等植物100种以上,足见其植物种的丰富程度。生长旺盛的上层树木一般胸径都在50厘米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季节雨林树种千果榄仁胸高处的直径大者达到4米。番龙眼、箭毒木、龙果、高山榕、刺桐、缅漆树、半枫荷、天料木、卢氏葱臭木、大乌臼、白榄、大叶朴、木奶果、大叶藤黄、韩氏榕、降真香、鸡血树、多瓣蒲桃等均为这种森林的主要组成者。这些乔木的树冠大小各异,胸径及高度也很不一致,但大多数都具有一种在温带森林中从未见过的板根结构。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生物特性,即在接近根部的茎基生出放射状的侧根,这些侧根延伸到数米远,形状扁平如木板,板翼高出地面数米之多,直立如屏,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奇特景观。板状根是热带雨林中特有的生态现象。为了支撑高大的树体,有的全方位长出翼状板根,其中以四数木板根最为发达,最大者宽1Om余,高7-8m,灰白色树干和板状根如同一枚待发的大型火箭,雄伟壮观。

  (2)奇特的老茎生果 树木开花结实是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尤其在夏秋黄金季节到来时,累累硕果挂满树梢枝头,一阵轻风吹来,不时会有成熟果实飘落地面,这些本是人们早已熟悉的自然现象。但在热带雨林中,一些乔木树开花结实却不遵循人们习惯了的常规,榕树、木奶果、树菠萝、番荔枝等便是这类树种,它们的果实不是着生在新芽发出后抽出的新生枝条上,而是在老化粗壮的主干上,有无数颜色鲜艳而晶莹的果实密集贴茎而生。这对初到雨林的人来说是一种陌生而又费解的怪现象,在植物学界,把这种异常景象称为老茎生花和老茎生果,是热带雨林独具的又一特色。对于这种奇特现象的生理机制,植物学家们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这是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一种古老的特征被保存下来的结果。雨林中老茎生花随处可见,光秃的树干上开满了一簇簇橙红色的火烧花,聚果榕、木奶果、偏叶榕、假荔枝、无忧花、银勾花等树干上结满了成串的果实,绿的如翡翠,红的似玛瑙。最壮美的要数云南波罗蜜,树干上挂满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果实,有的重达15kg,成熟时散发出特有的香昧,这在其它森林类型里则是无从寻觅的。

  下木层在热带季节雨林中不显著,它们实际上是由高大乔木更新后的幼树及一些小乔木组成的。鸡矢树、尖叶楠木、云南大沙叶、菲岛桐、鹅掌柴、米仔兰、山茱萸、印度血桐、紫金牛、腺萼木等为常见种。

  林内阴湿,草本稀少,只有在树冠间隙形成的林内“天窗”下,透进微弱阳光的空地上有海芋、柊叶、球米草、仙茅、卷柏、金毛狗蕨、爱地草等生长。

  (3)能攀善爬的附生植物 在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中,除了层层相叠、树冠交错的高大乔木外,还有一些十分奇特的植物,这类植物或是没有直立主干的藤本植物;或是不依靠土壤中的养分为生而爬上各种树木去完成它们的生活史。它们既能攀上高大乔木的树冠,又能生于树干、枝桠甚至叶片上,于是便出现了树上有树、叶上长草的奇异景象。很难划分它们属于森林中的任何一个层次,因此这类植物便被称为“层间植物”或“层外植物”。

  “层间植物”的生活型繁多,有的是草本,有的为灌木,还有一些经过生存竞争最后长成了大树,也有人们不大注意的苔藓和地衣。它们大多数种类的生活方式属于“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

  各种层间植物在森林中所占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巨大粗壮的木质藤本植物横七竖八地从各个方面伸出,相互缠绕或伸向乔木,有些藤本常常吊挂于其他乔木枝干上或高攀于树冠之顶,其茎粗达20~30厘米,扭成索状或绞绳状,在林中巧妙地攀援穿行。人们想要随着藤蔓去寻根究源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它们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也就受到某些限制,有些甚至难以确定它们应属于哪一类植物。这里常见的木质藤本植物是使君子藤、桫拉藤、蛇藤、岩爬藤、象羽叶藤、省藤等。

  还有两种特殊的大型木质藤本植物是具有长达10~25厘米大叶片的崖角藤和具有羽毛扇状巨型叶片的麒麟叶。这两种藤本植物的根不扎入土壤中,而是附着于其他乔木树干上,待长出新苗后便借助乔木树干爬上树冠,以便得到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便是附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小型的附生植物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种类极为丰富,尤以蕨类植物和兰科的各种兰花最为普遍,窠蕨、松叶蕨、石斛、鸟舌兰等奇妙地生于大树的枝桠、树叉及树枝上,长出各种枝叶和花朵,包围着树桠,高悬于空中,形成热带雨林中别致的空中花园。最小的附生植物多为苔藓和地衣,它们生在林下的树叶上,常被人们所忽略。

  寄生植物和附生植物一样,在热带雨林中占据着相同的空间,它们也不生长在土壤中,而是长在其他大树上,且对寄主植物危害很大,一旦附着于树干上,长出幼苗后,根部便深入寄主植物树干中,无情地吸取寄主植物的养料,最后寄主植物便会因缺乏营养而枯黄死亡;寄生植物也随着寄主植物的死亡而失去生命的支柱。

  (4)绞杀植物 雨林中还有一类十分特别的大型植物,它们多数是桑科的榕属植物或五加科的树种。这类植物常从附生于其他树上开始,最后将附主植物置于死地,而自己却得到旺盛生长,发育成大树。它们具有附生植物的特点,但又不完全象附生植物,它们能把附主植物摧残致死,但又不是靠吸收附主植物养料为生,自己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故把它们形象地称为“绞杀植物”。绞杀植物与附主植物之间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当绞杀植物附着于附主植物树干上以后,便不断生出许多不定根从乔木高大的树枝上向下悬垂,所以称这种不定根为气生根;随着时间的推移,气生根不断伸长向下扎入土壤中并逐渐增粗,无数气生根互相交织成网状的外套,紧紧地缠绕包围在附主的树干上,形成强度的压迫作用,逐渐抑制和破坏附主植物运送营养物质及水分的输导组织,绞杀植物则爬上附主植物的顶部争夺阳光,根部深入土壤中争夺水分和养分,最后附主植物便因缺乏必要的养料而死亡,绞杀植物则长成绿树成荫的大树,在热带雨林中成为一组特殊的生态类群。

  在热带森林里,人们对躯干挺拔,绿叶葱笼的大榕树赞叹不己,然而人们并不十分了解它长得如此潇洒的奥秘。榕是一个大的家族,有些榕树具有侵略天性,人们称其为“绞杀植物”。高山榕是最凶恶的一种,它依靠鸟雀吃它的果实,把果核排泄在别的树干上,随后,这些种子发芽,并长出许许多多的气生根,将其赖以生存的乔木捆绑起来,夺取它的阳光、雨露.吸取它的养分,绞杀它的生机,使它逐渐枯萎死亡,取而代之。有的榕树长大以后,树冠枝极向四面迅速伸展,并不断长出附生根和气生根,形成几十“棵”子树簇拥着母树的奇特景观,此即“独木成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内有棵榕树,母树胸径2.15m,胸径50cm以上的支柱根有105条,树冠遮地5280m2,是现在云南的榕树王。

  具有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层间植物,成为热带雨林具有标志性的特征。

  (5)“独木成林”的大青树 还有一些树种长期适应热带季节雨林湿润的生境,叶子尖端形成长尾状的滴水叶尖,榕属的高山榕便具有这种独特的叶形,很是优美;高山榕树冠庞大,茎干粗壮,不仅具有厚实的板状根,而且从树枝上常常可以生出许多气根,这些气根扎入土中,形成一根根树干状的支柱,形成“独木成林”的景观,所以傣族人民常把它种植在村寨附近作为纳凉之地。他们喜爱高山榕强大的生命力及四季常青的优美的树形,故称它为“大青树”,并作为吉祥的象征。

  在保护区的热带季节雨林中分布着一类特有的望天树林,它的分布集中于勐腊县境内的补蚌地区。望天树在群落中以其高达50余米的身躯独占上层,而且是一种稀有的珍贵树种,成为保护区中重要的保护对象。

  岩石上的森林

  山地丘陵起伏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地形的最大特点,正是山地复杂多样的地形变化,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条件。而在保护区的勐腊县,有着一类特殊的石灰山,这些石灰山是在二叠纪的石灰岩基质上发育而成的,石灰岩在热带地区丰富的雨水淋溶及河流侵蚀作用下,形成各种岩溶地貌,千姿百态,异常优美。它不仅有着类似桂林山水的溶洞,也有与云南石林相近的“小石林”。而更为珍奇的是,在这些岩石构成的山上,生长着繁茂的热带森林,这种森林称为石灰山季雨林。

  石灰山岩石多于土壤,水分不易贮存,要在上面长出繁茂的森林,即使人工去种植也要付出巨大的劳动才得以实现。那么自然状态生长的森林又是如何从稀少的土壤中去获得水分和养料呢?原来石灰山上的森林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对石灰岩这种特殊的生境产生了极强的适应性。很多树木的根系极其发达,长长的伸入岩石缝隙的土壤中吸取养料和水分。但许多石灰山的岩石覆盖面积达80%以上,根系很难伸入土壤中,便从四面八方形成密集的网状根固着于岩石表面,把岩石包围起来;还有一些植物形成象热带季节雨林中的板根顺岩壁生长,遇到岩石间有土壤的缝隙,便挤进去形成牢固的根系,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存来之不易的水分,以维持树木的生长发育,石灰山季雨林树种的叶子常常是硬革质,摸上去有光滑之感;还有一些树叶则被—层蜡质所覆盖,这样它们便能反射阳光,减少水分的蒸腾。

  石灰山季雨林由于具有特殊的基质,因此树种组成也有着适应这种基质条件的特性,与热带季节雨林有着明显的区别。有一种分布十分普遍的树叫龙血树。从这种树的名称来看就非常特别。这是一种属于百合科的乔木树,别看它的高度仅10多米,但却有着粗壮的树干,常常可达到1米。这种树不仅有着长长的带状叶片,形成优美的树姿,可以选作观赏树,而且它还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值物。龙血树的树干受伤后便会流出一种树脂把受伤部分染成紫红色,也许这紫红的颜色就是这个奇怪树名的来历吧。被树脂染红的这部份坏死木,便是贵重的中药“血竭”。现在,自然保护区中已加强了对龙血树资源的保护。

  常绿乔木光叶白颜树为石灰山季雨林占优势的特征植物,成为森林中占据上层的主要树种。在上层出现较多的落叶大树,是石灰山季雨林区别于热带季节雨林的另一特点。例如大樟叶朴、柯仑木、嘉榄木、九层皮、长叶榆、毛叶朴、半枫荷等乔木树在干季到来时,部分树叶脱落,露出灰白色的树干,极其耀眼,构成石灰山季雨林特殊的群落外貌。这种生活习性,是适应石灰山较干燥的特点而形成的。

  具有多种美丽树型,象征热带风光的棕榈科植物,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都经常可见,结人以特殊景观之感。在石灰山季雨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棕榈科植物鱼尾葵,以其特别的叶片而受人们的喜爱。在高达20米的挺拔树干顶端,生长着许多羽状全裂的大叶片,每一片大叶的顶端裂片为扇形,两侧裂片为具有不规则缺刻的菱形,看上去与鱼尾十分相似,因此而得鱼尾葵的名称。这种树全身是宝,茎含有丰富的淀粉,边材是手杖、筷子及工艺品的好原料,根部可做强筋骨的药;把它植于庭院中又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树。

  热带生物资源宝库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类型的丰富和物种的繁多,难以在这里一一列举,现在已知其中的许多植物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药用植物在西双版纳的林海中更是丰富,难怪有人形容说,在西双版纳只要随地一坐就压倒三颗药草。古柯、安息香、猫须草、广霍香、檀香、吐根、儿茶、肉桂等名贵南药的野生种都可在这里找到,许多难以治疗的病症也逐渐从热带野生植物中寻找到药源。例如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灵,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印度蛇根草配制,自从在西双版纳找到了它的近亲植物——云南萝芙木以后,发现其疗效并不亚于印度蛇根草,从而结束了进口蛇根草的历史;进入国际市场的云南白药的主要配料——七叶一枝花和治疗麻疯病的大枫子,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中也很常见;此外,近几年新发现的美登木可提取抗癌药物。

  有的植物种子含有能食用的油脂,或作为工业用油,常见的有油瓜(油渣果)、打油果、山-----(木冈)、石栗、山桔子、风吹楠等10余种。值得一提的是葫芦科的木质藤本油瓜的种仁,含油率高达71.9~77%,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用油,目前已进行驯化栽培。禾本科的香茅具有一种柠檬清香味,可提炼香精作为化妆工业原料,现已广为栽培;多种樟科植物也为芳香油原料。剑麻、蕉麻、番麻等是良好的纤维植物。还有许多优良用材树、单宁植物、淀粉植物等。

  丰富的植物和茂密的森林,给多种热带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繁衍的优越条件。森林中的各种鸟类最为丰富,羽色艳丽的原鸡是现在家鸡的祖先,又是味道鲜美的珍禽;绿南鸠、灰头南鸠、画鹛、灰白鹦鹉、赤胸拟啄木鸟、银耳相思等小型鸟类,都是热带森林中的常客;而最珍贵的鸟类首推双角犀鸟,体型较大,全长达1米左右,当雌鸟孵雏期间,生活习性极为特别,雄鸟将雌鸟用泥封于空心树干中,并留一小孔,以便送食给雌鸟,直到幼鸟被孵出才结束这段有趣的生活,这也许是一种保存种族的生存竞争方式吧。林下的绿孔雀、蓝翅八色鸫等,都是保护区中的珍贵鸟类。兽类中的野象(亚洲象)、野牛、水鹿、孟加拉虎、小灵猫,以及懒猴、熊猴、猕猴等多种猴类都是我国稀有珍贵动物;特别是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类中比较进化的种类,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还有一些鼠类及飞蜥、巨蜥、蟒蛇等爬行动物。

  所有的动物都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其物种的丰富程度及结构的复杂性,均为各类生态系统所不及,因此在热带地区建立以保护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具有深刻的科研及经济建设意义。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有关单位作过多次科学考察。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了驯化繁殖工作,许多经济价值高的野生植物已被直接用于人们生活及各项经济建设中。

  热带雨林中的巨树—-望天树

  热带森林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已为人所共知,但在这块宝地上蕴藏着的无数珍奇植物还不为大家所熟悉,其中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望天树和广西(山弄)---岗自然保护区的擎天树的发现,轰动了植物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现,科学工作者对此寄予极大的兴趣。

  望天树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七十年代新发现的龙脑香科植物,属于我国的特有种。高耸挺拔的树干在郁闭的热带森林中使人无法仰望到它的树顶,灵敏的测高器此时也显得无用武之地了。通过伐倒树木进行树干解析,发现它还是一个速生树种,七十年生的望天树高可达50余米。这些世上少有的巨树棵棵耸立于沟谷雨林的上层,高出第二层乔木20多米,真有刺破青天之势,这正是人们赋予它望天树这个名称的由来。

  保护区中的望天树,在海拔700~1,000米的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中可以形成独立的群落类型。雨林的外貌和结构特征都可在这里找到,组成树种极其丰富,在20米x20米的样地中就可登记到乔木56种。第二层乔木以季节雨林的标志种千果榄仁、番龙眼、葱臭木、云南肉豆蔻等占主导。

  望天树的更新能力强,每公顷有幼茁9,000~34,000株,而且生产力高,一棵望天树的主干材积达10.5立方米,材质性能良好,是值得推广种植的优良树种。

  望天树被科学界认为是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因此它的发现,无疑为我国热带雨林性质的确定增添了新的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了望天树的科学价值。

  鉴于望天树的经济和科学价值,且分布区十分局限,已被列为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同时还应在保护区中试行人工栽培,扩大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

  还有另一种与望天树相近的龙脑香科巨树——擎天树,这也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的新种。到目前为止只在广西省的(山弄)--岗自然保护区有天然分布的擎天树。这种大乔木与望天树有着极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不仅是同一属的植物,而且擎天树就是望天树的变种,所以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也具有高大挺拔的树干,树高常达60~65米,枝下高30米以上,材质坚硬,耐腐性强,而且刨切面光洁,纹理美观,是热带地区又一优良用材树。

  擎天树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与望天树同等的价值,它们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正在保护区中茁壮成长。

  植物的王国

  西双版纳的植物种类之多,多得令人惊叹!虽说同是居于自然保护区,面积也比西南林区或小兴安岭林区少许多,但植物学家们曾量过一块50米见方的林区,小小的林地上、高等植物竟达130多种,而在东北小兴安岭的红松林里,同样大的一块林地、各种植物也才40多种。占全国总面积1/500的西双版纳,有将近5000种的高等植物,竟占了全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的1/6,这可真是名符其实的“植物王国”了。而那许许多多由植物自己塑造的奇妙景致,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如古榕奇观造就的独树成林,勐养象树,板根大王四薮木与林中毒王箭毒木,这箭毒木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大的树木之一,傣家人称它为“埋广”,用此树汁涂在箭头上,野兽倾刻毙命,因此又叫“见血封喉”。还有如会流血的龙血树,会储水的储水藤,会下雨的雨树,会变味的神秘果,叶径直达2米、当今世界上景大的水生植物王莲,和附生植物在乔木或油棕树上开几十或上百种花的“树上的植物园”,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空中花园

  “树上的植物园”,当地人称它为“空中花园”,是亚热带花卉中的一大奇观。在热带雨林中,既有参天大树,也有纤细小草。兰科的石斛类、蕨类在树干上占据着最佳的生态位置,岁岁年年,繁衍后代。春夏之交,流苏石斛、金钗石斛、钩状石斛、美花石斛、重唇石斛、细叶石斛、金弓石斛等等,还有多种石豆兰,万带兰开出一朵朵,一串串红、黄、蓝、白色的花。书带藏、王冠蕨、鸟巢蕨、鹿角蕨、槲蕨、崖姜蕨抖出一簇簇绿绸,半附生的麒麟叶、狮子尾、石柑子则从地面爬上树干,精巧的附生、半附生,共同组成了一座绚丽的“空中花园”。

  在热带雨林中,有着种类繁多的附生植物,往往几十、上百种的附生在古树上、而古树浓密的枝叶遮住了它们,人们只有在高高的望天树上才能一睹其芳姿。这些植物象地面上的花园那样,开着万紫干红的鲜花,美丽极了。其中最惹人喜爱的是吊篮花,花儿美而香,由于它喜阴怕晒,细小娇嫩的根须无须多少泥土,于是便在潮湿的雨林中、在别的树木上繁衍后代。这样的“花园”不用人工培育,却自然组合得精巧、别致,象金钗石斛、柱叶万达兰、虎头兰、流苏贝母兰、金石斛、密花石仙桃等,开放时都绚丽多姿。美丽的花朵,一串串,一簇簇,悬挂于它们附生的树干枝间,即使老树枯死了,它们依然是花红叶茂。

  雨林稠密的林冠往往也开有小小的“天窗”,形成较为温暖的生境,野芭蕉、大野芋、海芋、冬叶等就生活在这样的领地里。它们的叶片特别大,有的长达1—2m,宽达1m。

  雨林最下层一些小的草本。喜高温高湿和弱光,它们能反射热量低的蓝紫光,吸收热量高的长波光,成为一种特有的生态适应,如秋海棠科、荨麻科、竹芋科的一些花叶植物,在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下,其叶片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全部回答
很多。有......
独树成林哪个好象是榕树应该有千年~~保护区里很多。。
有很多!!!上千种
千年古茶树 普洱
苦槠、银杏、香樟、罗汉松、五谷树、香榧,红豆杉、刨花楠、湘楠、柳杉、黄檀,古玉兰

对不起哦,很抱歉,我只能找到这些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c语言编写题: 使用循环语求1/2+2/3+3
39年2月6日农历是几年几月
我再燕郊去北京的817公交上丢东西了,怎样能
靖江至湖洲怎么走
男肖鸡女肖兔
汽车真空表的作用????
谁说苏联重工业比例太高
安徽的银行卡在嘉兴银行可以改短信提醒吗
荆溪砂陶地址好找么,我有些事要过去,
团风县黄冈申鹭达卫浴哪位知道具体地址啊
邦德快递从西安到深圳要多久
不想继续了太累了
碰到一个神奇(莫名其妙)的事情
凉的熟红薯能和面粉和一起做饼子吗
F12009年土耳其大奖赛法拉利车队得了几个积分
推荐资讯
我买了郑多燕木瓜葛根粉被骗了一万多,刚买的
“写卑你呢只歌,想当你跌低过,挫败过,有力
北海传世家业装饰有限公司怎么样?
新百伦龙华专买
打开水晶吊灯一直有响声,关了就没有,是什么原
玫瑰之约电动车72伏60a报价单
求教十六进制乘法3500H*10H如何计算
一本和二本出来工资有什么区别?
borland c3.1(集成开发环境下)怎么编译和连
MAX+账号忘记了
发现房东电表做手脚去哪里举报
成语玩命猜全部答案大全:1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