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历史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6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试述80年代我国实行“生产责任制”对现代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09:37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2-12 09:1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拜訪者
- 2021-02-12 10:18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结合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即可得出答案。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2-12 11:02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