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神话太乱了,有什么书吗?谁能介绍一下从古到今的神话故事,从盘古开天,一直到现在,以及著名的人物,神兽,法器,还有.特别是玉皇大帝怎么上的天,洪钧,元始,通天,老子的关系,从黄帝那些神话怎么过渡到玉皇大帝上的.最后一个,传说的昆仑山是现在的华山还是现在的昆仑山.
中国神话体系确实很零散,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是神话,什么是小说。
关于古昆仑山的说法,据我所知有泰山说,华山说,古昆仑说。我倾向于华山说和泰山说。
你的问题:从盘古开天,一直到现在,以及著名的人物,神兽,法器,还有.特别是玉皇大帝怎么上的天,洪钧,元始,通天,老子的关系,从黄帝那些神话怎么过渡到玉皇大帝上的。
“从盘古开天,一直到现在,以及著名的人物,神兽,法器”这个问题很笼统,不能回答。如果你是想要看中国神话人物的话,那就太多了,我想现在网上流传的《中国神仙表》虽然有很多谬误,但大体上还是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特别是玉皇大帝怎么上的天,洪钧,元始,通天,老子的关系,从黄帝那些神话怎么过渡到玉皇大帝上的”玉皇大帝是道教神仙体系中的最高天神,在道教经典《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中有详细描述:往昔去世有国,名号光严妙乐。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其王无嗣,尝因一日,作是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或崩殁,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巳,即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遍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俦,驾五色龙舆,拥耀景旌,阴明霞。盖是时,太上道君安坐龙与,抱一婴儿,身诸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白道君言: " 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悯听许。 " 尔时道君答皇后言: " 愿特赐汝。 " 是时皇后礼谢道君,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归。觉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厌。幼而敏慧,长而慈仁。于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将散施穷乏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饿癃残,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加庆。当尔之后,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学道于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拯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尽已,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殒命,行忍辱,故舍己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教诸菩萨。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如是修行,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第二个问题,你说得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在正统道教中是没有通天教主和鸿钧的,不过鉴于中国民间信仰的功利性,盲目性,以及宗教的包容性,不排除以后被道教接纳成为道教神仙的可能性。关于通天教主,很多人认为是灵宝天尊,可以肯定不是,原型应该是谶纬神学中神化的孔子或者是萨满教的通天萨满。鸿钧,这个神可以在民间信仰中看到,台湾的道教组织在93年的时候曾经册封他为第四代玉皇大帝;而蒙古潜水神话中也有提到鸿钧,并且参与创世。不过潜水神话明显融合了蒙古神话长生天信仰,佛教和通俗小说的思想,产生年代当在明代之后。
你问的第三个问题,其实他们的神话体系是不一样的。黄帝属于古典神话体系,玉皇大帝属于道教神仙体系,当然,道教里也有黄帝。道教的神话,准确说是仙话,对上古神话作出了大量的再创造,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黄帝乘龙升天,嫦娥奔月等等,其实都是道教仙话,仙话包含了神仙家的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于不死,长生的追求和渴望。而上古神话,在宗教产生后,被宗教神话吸收或改编,渐渐地也就淡出了古人信仰。当然也有部分神保留了下来,或者和宗教神济济一堂一起受到人们的崇拜。
简单地就回答这些,其实还是相当复杂的,当然,如果对神话感兴趣的话,请加qun:七九九七二一一九
创世神话 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又称开辟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创世神话主要有两种: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的神话和人类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的神话。天地开辟神话有3类:第一类,以创造神为主体 ,创造世界 。这个 嫦娥创造神的形象、称谓以及开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瑶族的创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创造神有4个:八歌 、典尼 、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第二类,巨人化生神话,讲述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 ,彝族神话 《 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类,自然演变的神话,讲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过程,既不是开辟神的创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等。这些神话,在各少数民族的史诗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类:一类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类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在民族创世神话中,人的来源有卵生、葫芦生、石头生,以及从山洞或树林上出来的种种不同说法,但较常见的是泥土造人的说法。如女娲神话。 在创世神话中,解释人类由来和说明民族起源的内容常常结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类由来看作是同时发生的 。彝族史诗《梅葛》中记载的创世过程,以兄妹成亲,生下怪葫芦,出现8种人,解释8个民族的由来。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日月星辰神话 解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由来问题。中国神话对此说法各异 ,大致有以下5种 :生育说、肢体化生说、蛋生说、铸造说、神创说。此外,还有太阳是英雄神和天帝的说法 。也有神话解释某些星座的来历。 日、月有规律的出没运转是日、月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神话描述日、月的生活日程也像人类一样有劳作、有休息。月中的阴影及月的圆缺变化是此类 后羿射日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又一方面。汉族神话中就有嫦娥奔月化为蟾蜍、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说法。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解释月中阴影的神话。关于日、月之间的关系,人们想象它们有着同于人间的夫妻、兄妹、姊妹、姑嫂等关系。对于日、月食的现象,神话中亦有神奇的解释。如汉族就有天狗吞食之说。射日神话是日、月神话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所叙述的基本内容是:天空中出现了多个太阳(或月亮),强光照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英雄的神箭手射下了多余的日 、月。这类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企图控制太阳、征服干旱的愿望。 日月星辰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对于天体的朴素认识,其中有的则表现了他们企图用巫术手段控制天体的愿望,具有原始科学和某种实用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始观念的渗透融合,最终化合成为充满了天真幻想的神话,并被文人取为创作题材。 动植物起源神话 自然神话的一种。它是原始人民对于动植物来源和特征的解释性故事。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人们往往认为周围的动植物也像自身一样具有知觉、感情和生活历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同人的生活、生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动植物,则运用形象化的幻想手法说明它们的来源和特征,便成为动植物起源神话。 在中国流传至今的神话作品中,单独讲述动植物起源神话较少,大多作为局部的情节存在于原始神话和创世史诗中。如布依族的神话史诗《开天辟地》中讲森林和珍禽异兽是由翁戛神的头发和身上的虱子所变的。《夸父神话》中讲桃林是夸父在逐日途中渴死后弃下的手杖变成的。这类神话认为动植物是由神体的某一部分或神的器物变化而来的。 此外,有的神话认为动植物是创造神创造的。如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讲阿俄暑补神到人间创造生物 ,把3种树栽在地上,从此有了树;把花鹿放在森林,从此有了动物。还有一些神话认为神、人、动植物是互生的。 洪水神话 。世界性的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的记载,多和治水相联系。如《淮南子·览冥训》中就述及女娲补天和治水的故事。此外,还有鲧 、禹治水的神话。它们都没有直接和人类再生相联系。后世所传洪水神话反映远古某个时期人类在遭到毁灭性洪水灾异之后,洪水遗民两兄妹结婚,再生人类。这个神话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西南系统的洪水神话一般说是:雷公发洪水,淹没世界。兄妹二人躲在葫芦里避开洪水,而后结为夫妻,婚后繁衍出不同的种族。北方系统的洪水神话说:洪水泛滥 ,淹没世界。伏羲、女娲(或盘古兄妹)在石狮子或乌龟等的保护下,避过洪水,随后结为夫妻。最后,兄妹捏黄泥人 ,再造人类,从而成为汉族“人祖”。这两大系统神话都存在原始血缘婚的痕迹。它似是中国原始社会从群婚制向对偶婚制过渡的婚姻形态的反映。由于社会阶段的不同,神话中对兄妹婚所持的态度也各异。早期神话以为兄妹婚为延续人类所必需;后期神话则在肯定程度上有所不同。近代西南苗 、瑶、彝等民族的洪水神话资料,在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中征引较详。中原和北方汉、蒙古、达斡尔等民族的洪水神话,不断发现。它们有的和开辟创世神话相融合,有的出现了严重的佛教化倾向。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口传的洪水神话常在衍变之中。 女娲神话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位伟大女神形象。 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造人。传说女娲揉团黄 中国神话故事书色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繁忙便引绳入泥浆拖拉甩动 ,飞溅的泥点变成了很多的人 (见后汉应劭 《风俗通义》)。另一个是补天。补天之说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传说上古时候,天崩地塌,大火燃烧,洪水泛滥,恶禽猛兽残害人民。女娲就熔炼五色石块去修补苍天;斩断鳖足树立在大地的四周,将天撑起来,还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女娲也可算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 。 此外,还传说女娲曾经作过笙簧。这与后来中国西南民族所吹的芦笙相似。女娲也可以说是音乐的女神。也有传说说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风俗通义》),让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后代。她又是婚姻的女神。 伏羲神话 。关于中国文化创造的神话。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 。他能够沿着生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主要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伏羲还制作了瑟,创造了《贺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显露出来了 。 伏羲后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传说中还有伏羲与女娲为夫妇的说法。此说大约出现于西汉时代。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语。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 、女娲交尾的图像,一边标明是伏羲,另一边可能是女娲。 帝俊神话 。中国古代殷民族所奉祀的天帝的神话。甲骨文称为高祖?。他本是殷民族的祖宗神,后来才升为天帝的。他的形状在甲骨文中是鸟的头,猕猴的身子,一只足 ,手里似乎还拄着一根拐杖 。有关帝 俊的神 话 ,集中保存在《山海经·大荒经》以下五篇里,其他书籍并无所见。帝俊的两个妻子,一个叫羲和,住在东方海外的甘渊,生了10个太阳;另一个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12个月亮。还有个妻子叫娥皇,住在南方荒野,生了1个头3条身子的先祖。帝俊时常从天而降,和一些五彩鸟交朋友;下方帝俊的两座祠坛,就是由这些五彩鸟管理的。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帝俊的竹林,斩下竹的一节,剖开来就可以做船 。尧的时候 ,10日并出,帝俊曾赐给羿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叫他到下方去拯救人民的困苦。以上就是残留下来的帝俊神话的片断 。从中可以见到帝俊作为天帝的神性。由于神话的发展演变 ,帝俊又化身为传说中人间的两个帝王,一个是帝喾辛氏,另一个是帝舜,他们都是半神的英雄,都有他们各自的神话传说在流传。 羿神话 。羿是中国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根据先秦古籍的记载,羿或称夷羿(《 左传 》、《 天问 》),或称仁羿(《山海经》)。有关羿的神话说,尧做国君时,天空中出现10个太阳,把禾苗晒焦,百姓陷入饥饿之中,各种恶禽猛兽乘机危害人民。于是天帝俊赐羿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叫他去解除人民的艰难困苦。羿下到凡间,首先把10个太阳射落9个,然后他又诛除猰貐 、凿齿 、九婴、大风、修蛇等凶残的禽兽。最后到中原地方的桑林中捉住那头为害最烈的大野猪。他将野猪肉蒸熟后奉献给天帝,满以为会受到嘉奖 ,哪知道天帝却因为羿射杀了他的9个太阳儿子 ,很不满意羿的作为。此外,还有羿射河伯,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rl]&am],姮娥窃以奔月等片断的记录,反映羿的另一些活动和他的悲剧性的结局。《淮南子》还记载了民间奉祀羿做消灾除害的宗布神。 嫦娥神话 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嫦娥奔月神话最为民间所乐道。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神话说羿向西王母求得长生不死药物后带回家中。嫦娥趁羿不在 ,偷吃了不死药,不觉身子轻飘飘地飞离地面,奔向月宫。嫦娥奔月的神话还见于较早的《归藏》,但《归藏》记叙粗略,只说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药奔往月宫做了月精,似乎还未和羿相联系。在《淮南子》的古本中尚有嫦娥到月宫化为蟾蜍的记载,今本已无,显示了人们对嫦娥从谴责到同情的转变。魏晋六朝到唐代这段时期,人们对嫦娥的同情愈加发展,化蟾之类的古老传说渐被遗忘。有些学者认为嫦娥即《山海经》中的常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