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像什么人头税、田税等等等等之类的税收比率。
假设一百姓家是2亩田的话。
【200金】关于东汉桓帝时期百姓赋税!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1 20:22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04-10 22:5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11 00:12
田税:三十税一,灵帝加征每亩十钱。
刍稾税:根据土地面积征收,每顷3石刍和2石稾,按法定折算标准,1石刍等于15钱,1石稾等于5钱,故每顷每年征收55钱。
户赋:每年分两次交纳,第一次在五月,每户出16钱;第二次在十月,每户出刍1石(15钱)。
口赋:征收对象是七岁至十四岁的少年儿童,每人每年征二十三钱。
算赋: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商贾和奴婢收双倍。
更赋: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纳钱三百。
献费: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献给”皇帝六十三钱,以供宫廷费用。
此外还有车船税、缗钱税(所得税)、牲畜税、关税、矿产税、渔税、市租(营业税)等。~
刍稾税:根据土地面积征收,每顷3石刍和2石稾,按法定折算标准,1石刍等于15钱,1石稾等于5钱,故每顷每年征收55钱。
户赋:每年分两次交纳,第一次在五月,每户出16钱;第二次在十月,每户出刍1石(15钱)。
口赋:征收对象是七岁至十四岁的少年儿童,每人每年征二十三钱。
算赋: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商贾和奴婢收双倍。
更赋: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纳钱三百。
献费: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献给”皇帝六十三钱,以供宫廷费用。
此外还有车船税、缗钱税(所得税)、牲畜税、关税、矿产税、渔税、市租(营业税)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4-11 04:39
什么税都有
- 2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4-11 03:03
不太清楚您想问什么,找到这个看您是否有用
编户齐民。
1、背景:汉朝国家统一,人口众多。如西汉人口最多时,为平帝时的六千万;东汉桓帝时人口也达五千六百万。
目的:西汉政府为控制人口、剥削人民,确保稳定的财政来源
2、含义: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3、措施:
秦:建立户籍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把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登记户籍,作为征收租税、征发徭役的依据。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编户齐民”。他们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划分大家、中家、小家三等,隶属地方政府,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资产多者多纳税。
4、特点:农民对封建国家有明显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得随意迁移、流亡,否则罚为官奴,
5、百姓负担:田租比秦朝时期有很大的减轻轻,但仍然受到封建国家和封建地主的双重剥削,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另有各种税和徭役。以人丁为主的征收标准是封建前期赋税制度的特点
田租:土地税,一般是十五税一、三十税一
算赋(成年人)、口赋(小儿):是人头税,十五至五十六岁交120钱;七至十四岁交20钱
丁赋:对成年男子征收的赋税,有代役的性质
徭役:成年男丁无偿为国家从事的力疫,每人每年1个月
兵役:成年男丁无偿为国家承担的兵役,每人2年
另外:更赋,请人代服徭役兵役而交纳的赋税
- 3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4-11 02:53
大约是1/30的基础税 + 每人112钱的人头税 + 徭役(每年1-2个月)
至于其它各种税,不是固定的收取,最高峰时能达到1/10。
假设一家只有2亩地的话,早就全饿死了,汉朝亩产很低,典型的一家人(5口),大概要30亩地才能维持。
如果按1/10算,有3亩地的收成要缴税,外加112*5=560钱(大概相当于半亩的收入)
如果这30亩地属于这一家人的话,税收并不很重。
可在桓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一般的百姓没有土地,是租地主豪强的土地,
所有的税收都被累加到没有土地的百姓头上,地主豪强自己还要收租子,
这样算来,预计每增加1/10的税,底层百姓要多缴一倍以上,最终收入的一半要缴税,这是很难承受的
- 4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4-11 02:17
秦汉税
制以税人为主, 税产为辅; 征货币为主, 征实物
为辅。汉代, 田租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成年
人出算赋, 人百二十钱, 未成年人出口赋, 人二
十三钱。成年人不服徭役则出钱代役,
“钱月三
百”。这在汉武帝时成为定制。农民需要出卖
自己的产品, 换取货币以交纳赋税。正如《盐铁
论·本议》所说:
“百姓贱卖货物, 以便上求”。当
时他们出卖的产品主要有粮食, 晁错说:
“ 当具
有者半价而卖”② , 就是指出卖粮食。其次是纺
织品,
“ 众民买卖五谷布帛丝绵之物”③。汉武
帝实行均输时, 也“ 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④ ,
与民为市。当时农民纺织绢帛尚不普遍, 主要
是纺织麻布。此外还有禽畜果蔬之类。如《盐
铁论·散不足》说:
“ 夫一彘之肉, 得中年之收十
五斗粟, 当丁男半月之食”。
汉代以后, 货币赋向实物赋演变。先是西
汉元帝时, 贡禹曾建议“ 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
谷, 使百姓一归于农”⑤ , 未被采纳。东汉章帝
时, 尚书张林建议“ 可尽封钱, 一取布帛为租, 以
通天下之用”⑥ , 短暂施行后作罢。这都是由于
征调布帛条件尚不充分的缘故。降至曹魏, 始
行户调,
“ 其收田租亩四升, 户出绢二匹, 绵二
斤”⑦。曹魏统治的黄河流域地区, 是丝织品传
统产地, 所以有条件实行绢帛征调。西晋继续
户调绢绵, 东晋及南北朝则调绢与布。隋至唐
代前期, 改户调为丁调绢绵布麻。唐代是丁调
绢二丈, 布加五分之一。输绢者调绵三两, 输布
者调麻三斤。丁岁役二旬, 不服役收庸, 每日三
尺。自曹魏之后, 绢布成为封建国家实物征课
的重要物资。
在征调布帛的同时, 布帛又成为货币。布
帛是民生必需品, 早已成为商品。由于它具有
比较稳定的价值, 民间已将它作为价值尺度和
支付手段, 赋予它一定的货币功能。王莽时“货
币杂用布帛金粟”, 布帛开始具有法定货币的地
位。东汉末, 谷帛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曹魏更以“谷帛为市”。两晋南北朝并出现绢帛
排斥其他实物与金钱兼行为币的明显趋向。到
唐代, 封建政权多次申明, 对绢布绫罗丝绵诸物
在市场交易中,
“令钱物兼行, 违者科罪”。布帛
的法定货币地位始终稳定。从汉至唐, 货币赋
演化为实物赋, 布帛更成为货币, 实由金属矿开
采不足, 通货短缺之故
- 5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4-11 00:41
不太清楚您想问什么,找到这个看您是否有用
编户齐民。
1、背景:汉朝国家统一,人口众多。如西汉人口最多时,为平帝时的六千万;东汉桓帝时人口也达五千六百万。
目的:西汉政府为控制人口、剥削人民,确保稳定的财政来源
2、含义: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