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学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5:48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12-23 07:41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月落乌啼霜满天文/天昌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覆盖着一层白霜,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等太阳稍稍升高,满地的白霜就融化不见了。人们常把这种天气现象叫做下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贴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形成的。 人们还把窗霜、树挂、地冰花也都看作是霜,这实在全都是误会。了解了霜、窗霜、树挂、地冰花形成的条件和成因,就不难解除误会,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了。 形成霜的条件是地面物体表面温度很低,而地面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相对比较暖和,这样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就存在一个温度差。这时候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贴近物体表面的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饱和的时候,空气里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 霜一般形成于每年的晚秋、冬季和初春的夜间,在夏季,物体表面虽然夜间也会辐射冷却,但温度降不到零摄氏度以下,于是形成露,而不能形成霜。 夜空的云层对地面物体的辐射冷却有阻碍作用,所以冬夜里夜空如果有云,就不利于霜的形成,第二天清晨一般见不到霜。霜大多出现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即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刮大风的夜晚往往也不能形成霜。假如刮起了大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在温度还没有来得及降低的时候就移过去了,于是形成不了霜。 有一些貌似霜的现象,实际上是其他气象条件造成的,不能算是霜。 比如,有些地方冬季本来温度比较低,各种地面物体的温度也就比较低,一旦遇到天气突然变暖,有些大而重的物体却不能一下子变得跟周围的空气一样暖,于是在这物体和周围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温度差。只要这物体温度仍在零摄氏度以下,就会在这物体上形成冰霜。这叫硬凇。冬天玻璃窗上的窗霜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硬凇跟霜都是由于空气和地面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形成的,但是形成硬凇的温度差是由天气变暖引起的,它们所反映的天气条件不一样,附着物也不尽相同,窗霜跟真正的霜反映的是不同的天气现象。 又比如,冬季在有过冷却物的时候,特别有利于冰晶在地面物体上增长,于是在电线上、树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这叫雾凇,也叫树挂。雾凇也不是霜,因为雾凇跟霜的形成条件和成因不一样。 再比如,冬季有时候暖和的天气急剧变冷,田间土壤表面已经低于零摄氏度,但比空气还是要暖和得多,土壤深层的暖和空气顺着土壤的缝隙上升的时候,跟过冷的土壤表面相接触,就有多余的水汽在土壤表面凝成冰晶,这叫地冰花。大片土地上出现的像霜似的地冰花也不是霜。(选自《爱科学》,有删节)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选文说说霜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和相同时间内却不能形成霜的两个原因。(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4.文章以“月落乌啼霜满天”为题,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古典诗词、谚语、俗语中,有很多都包含着丰富的气象学和物候学知识,如文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表明深秋晴朗的夜晚(月落乌啼)会出现霜;“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会降低,季节也会随之来得晚一些……你还知道哪些包含气象学和物候学知识的诗句、谚语、俗语呢?请你写出两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间朝暮
- 2021-12-23 07:48
答案:解析: 1.本文介绍了霜的成因和霜与窗霜、树挂、地冰花之间的区别。 2.地面物体表面温度很低,而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相对比较高,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存在一个温度差;时间是每年的晚秋、冬季和初春的夜间。 3.(1)夜空有云;(2)夜晚有风。 4.引用诗句作为标题,既统率了文章的说明内容,又显得生动雅致。 5.示例:(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江南水乡春风早,北国阡陌花开迟。 (3)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4)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长青诗
- 2021-12-23 08:07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