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满志成语故事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15:35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02-19 04:48
踌躇满志成语故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2-19 06:13
踌躇满志」语出庄子˙养生主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先秦哲学家庄子喜欢用寓言来启发人们的智慧,他在养生主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来让人们了解理想的人生观到底是什麼。这则寓言的内容大意是说:庖丁为文惠君分卸一头牛的肢体,不仅动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发出的声音更像是最好听的音乐。文惠君不由赞叹地问:「你是怎麼办得到的?」庖丁说他所喜欢的是「道」,已经比技巧更进了一步。刚开始解牛的时候,眼睛所看的无非就是头牛,根本无从下手。三年之后,才有所领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结构。到了现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视,纯粹运用精神感觉来动刀了。循著牛体天然的组织结构,削劈筋骨间的空隙,然后把刀子引向骨节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连牛体脉络相连以及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未曾触及,更不用说会去伤到大骨头了。一般好一点的厨子,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切割的方式来解牛;普通一点的厨子,每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硬砍的方式来解牛。以硬碰硬,刀刃当然容易受损。我这把刀已经使用了十九年,分卸过几千头牛,却仍然像刚磨利的刀,一点损伤都没有。那是因为我拿的是一把没有厚度的刀,进入牛的复杂组织,在经络血脉的空隙中,到处游走,可以挥洒自如,还觉得很宽绰而有余地。所以十九年来,都不必换刀。虽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错聚结、难於处理的地方,我仍然会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的用刀,等挑开关键处,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开了,就像土块堆积在地面上一样,「哗」的一声,牛就解好了。这时候,我拿著刀站在分卸完毕的牛肉面前,东看看西看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然后才会把刀擦拭乾净,收藏起来。在这则寓言中,庄子用牛的组织来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想在纠结难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伤害,得拥有一把用智慧锤鍊出来的「无厚之刃」。文章中,庄子用「踌躇满志」来形容庖丁解牛后的心境,后来就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的样子。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先秦哲学家庄子喜欢用寓言来启发人们的智慧,他在养生主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来让人们了解理想的人生观到底是什麼。这则寓言的内容大意是说:庖丁为文惠君分卸一头牛的肢体,不仅动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发出的声音更像是最好听的音乐。文惠君不由赞叹地问:「你是怎麼办得到的?」庖丁说他所喜欢的是「道」,已经比技巧更进了一步。刚开始解牛的时候,眼睛所看的无非就是头牛,根本无从下手。三年之后,才有所领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结构。到了现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视,纯粹运用精神感觉来动刀了。循著牛体天然的组织结构,削劈筋骨间的空隙,然后把刀子引向骨节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连牛体脉络相连以及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未曾触及,更不用说会去伤到大骨头了。一般好一点的厨子,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切割的方式来解牛;普通一点的厨子,每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硬砍的方式来解牛。以硬碰硬,刀刃当然容易受损。我这把刀已经使用了十九年,分卸过几千头牛,却仍然像刚磨利的刀,一点损伤都没有。那是因为我拿的是一把没有厚度的刀,进入牛的复杂组织,在经络血脉的空隙中,到处游走,可以挥洒自如,还觉得很宽绰而有余地。所以十九年来,都不必换刀。虽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错聚结、难於处理的地方,我仍然会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的用刀,等挑开关键处,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开了,就像土块堆积在地面上一样,「哗」的一声,牛就解好了。这时候,我拿著刀站在分卸完毕的牛肉面前,东看看西看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然后才会把刀擦拭乾净,收藏起来。在这则寓言中,庄子用牛的组织来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想在纠结难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伤害,得拥有一把用智慧锤鍊出来的「无厚之刃」。文章中,庄子用「踌躇满志」来形容庖丁解牛后的心境,后来就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的样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2-19 07:45
战国时候,有个厨师宰牛的技术非常高超。有一次,他给梁惠王宰牛,梁惠王见他宰得又快又好,惊奇地问道:“你的技术怎么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呢?”
厨师回答:“我开始学宰牛时,眼里只看到整个牛,不知道从哪里下刀才好。以后经过摸索,我才逐渐掌握了牛的身体结构,哪里有肌肉,哪里有筋脉,哪里是骨头,哪里是骨节间的缝隙,心里都弄得清清楚楚了。这样,我再宰牛就顺骨缝进刀,慢慢转动那薄薄的刀刃,宰起来就觉得不费什么力气,里面还挺宽余呢(原文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所以我的刀子用了十九年,宰了几千头牛,还好像是新磨出来的一样。”
厨师又说:“即使这样,遇到那些筋骨交错,非常难办的地方,我还是非常重视的。不过,当我宰完一头牛之后,我提起刀来,向四周看看,那时候我真是感到痛快,感到心满意足啊(原文是‘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梁惠王听了,连连称赞说:“我听了你的话,也受到很大启发啊!”
这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就是厨师)。
这个故事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游刃有余”。“游”是运转;“刃”是刀刃。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工作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另一个成语是“踌躇满志”。“踌躇”是从容自得的样子。“满志”是十分满意。“踌躇”这个词单独使用时,就表示犹豫不决的样子了。所以有个成语叫“踌躇不前”,是形容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踌躇满志
拼音: chóu chú mǎn zhì 简拼: ccmz
近义词: 称心如意、心满意足 反义词: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
解释: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处: 庄周《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2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2-19 07:01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