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2:09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4-05 06:27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40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70年代从“五七”干校回北京,读完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三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90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③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十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④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⑤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丁丁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⑥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黏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⑦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顾客对象大概都是灯下逗纸牌的少爷小姐。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⑧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⑨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秋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⑩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1.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①段画线句子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2.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请你体会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3.用一句话概括⑨、⑩两段的内容。4.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⑨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5.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字数在100字以内)6.你认为北京的胡同是拆、还是留?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4-05 07:43
答案:解析: 1.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2.①丰富②和谐(有趣、安宁) 3.回忆儿时丰富多彩的游戏生活。(或:回忆儿时游戏之乐) 4.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5.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感;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对城市建设中不适当拆除胡同的做法表示遗憾。(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权衡利弊,重点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4-05 08:30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