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为什么要加电容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10:35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2-24 01:16
晶振为什么要加电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2-24 02:28
问题一:晶振两边为什么要加谐振电容呢 晶振两边的谐振电容也称负载电容。
晶体外壳所标注的频率,既不是串联谐振频率也不是并联谐振频率,而是在外接负载电容时测定的频率,数值界乎于串联谐振频率与并联谐振频率之间。
当然,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晶振的标称值在测试时有一个“负载电容”的条件,在工作时满足这个条件,振荡频率才与标称值一致,也就是说,只有连接合适的电容才能满足晶振的起振要求,晶振才能正常工作。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问题二:晶振为什么要加电容 需要配多大电容 这要根据晶振的规格和电路中的因素来确定,同是16MHZ的晶体谐振器,其负载电容值有可能不一样,如10PF,20PF.....负载电容值是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确定的,无法进行改变.购买晶振时应该能得到准确的规格书.
晶振在电路中使用时,应满足CL=C+CS.
CL为规格书中晶振的负载电容值,
C为电路中外接的电容值(一般由两颗电容通过串并联关系得到),
CS为电路的分布电容,这和电路的设计,元器件分布等因素有关,值不确定,一般为3到5PF.
所以根据以上公式就可以大概推算出应该使用的电容值,而且这一电容值可以使晶振工作在其标称频率附近.问题三:为什么单片机的外接晶振要并连两个电容? 30分单片机的外接晶振要对地连接两个电容,这两个电容是晶体振荡器的两个负载电容器,起着匹配负载频率的作用,有了这两个电容器,电路更容易起振,频率更为稳定。不同的晶振,要求不同的负载电容器。问题四:单片机中的外接晶振为什么要并上两个电容 ??为什么好要接到啊? 组成谐振回路。模电里面电容三点式知道吧
后一个问题看不懂。。问题五:一直搞不明白晶振为什么要加电容,哪位大神帮我解答一下? 晶振负载电容取值直接关系到调频的准确度。如果负载电容不够准确,那么买来的晶体准确度就会差。扬兴教你怎么计算负载电容,计算公式:晶振的负载电容=[(Cd*Cg)/(Cd Cg)] Cic △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 △C(PCB上电容)一般为3至5pf。问题六:为什么晶振两端要外接两个电容呢 这两个是稳频电容器,一般不接也可以,对单片机工作没有任何影响。问题七:无源晶振为何要选好匹配电容 无源晶振的负载电容,其实也是匹配电容
一个12M晶振的负载电容为12.5PF,那么在匹配12.5PF的电容是,晶振输出的才是12M。如果改成9PF或者20PF,那么无源晶振输出的频率会与12M差很多。
实际上调整的负载电容时,就是在调整晶振的输出频率。那么如何确定这个电容值,你就一目了然了,将电容换成可变电容,在输出端连接频率计,调整可变电容,直到输出频率为你所需要的频率时,这时的可变电容值就是你所需要的负载电容值。
电容不能太小,晶体不起振,当电容太大,会失去振荡平衡,造成电路工作不稳定。问题八:单片机最小系统为什么晶振要加电容 单片机的引脚XTAL1、XTAL2与MCU内部反相放大器U1及反馈电阻R1连接(如图),
又与外部的石英晶体X1及电容C1,C2连接,组成谐振电路,为MCU提供频率稳定的工作时钟。
C1与C1(加上元件引脚的输入电容)组成谐振电路的负载电容,C1,C1一般取20pF~30pF。问题九:单片机最小系统为什么晶振要加电容 晶振旁边的电容有协助起振与稳定振荡的作用。一般频率高的会用较低的电容、频率低的会用较高的电容。电容过大会使信号衰减、并因吸收能量过大而抑制振汤。问题十:请教:单片机晶振为何要加匹配电容 匹配电容:负载电容是指晶振要正常震荡所需要的电容。一般外接电容,是为了使晶振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负载电容。要求高的场合还要考虑ic输入端的对地电容。一般晶振两端所接电容是所要求的负载电容的两倍。这样并联起来就接近负载电容了。(资料出自YXC扬兴晶振官网)
2.负载电容是指在电路中跨接晶体两端的总的外界有效电容。他是一个测试条件,也是一个使用条件。应用时一般在给出负载电容值附近调整可以得到精确频率。此电容的大小主要影响负载谐振频率和等效负载谐振电阻。3.一般情况下,增大负载电容会使振荡频率下降,而减小负载电容会使振荡频率升高。4.负载电容是指晶振的两条引线连接IC块内部及外部所有有效电容之和,可看作晶振片在电路中串接电容。负载频率不同决定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不同。标称频率相同的晶振,负载电容不一定相同。因为石英晶体振荡器有两个谐振频率,一个是串联揩振晶振的低负载电容晶振:另一个为并联揩振晶振的高负载电容晶振。所以,标称频率相同的晶振互换时还必须要求负载电容一至,不能冒然互换,否则会造成电器工作不正常。
晶体外壳所标注的频率,既不是串联谐振频率也不是并联谐振频率,而是在外接负载电容时测定的频率,数值界乎于串联谐振频率与并联谐振频率之间。
当然,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晶振的标称值在测试时有一个“负载电容”的条件,在工作时满足这个条件,振荡频率才与标称值一致,也就是说,只有连接合适的电容才能满足晶振的起振要求,晶振才能正常工作。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问题二:晶振为什么要加电容 需要配多大电容 这要根据晶振的规格和电路中的因素来确定,同是16MHZ的晶体谐振器,其负载电容值有可能不一样,如10PF,20PF.....负载电容值是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确定的,无法进行改变.购买晶振时应该能得到准确的规格书.
晶振在电路中使用时,应满足CL=C+CS.
CL为规格书中晶振的负载电容值,
C为电路中外接的电容值(一般由两颗电容通过串并联关系得到),
CS为电路的分布电容,这和电路的设计,元器件分布等因素有关,值不确定,一般为3到5PF.
所以根据以上公式就可以大概推算出应该使用的电容值,而且这一电容值可以使晶振工作在其标称频率附近.问题三:为什么单片机的外接晶振要并连两个电容? 30分单片机的外接晶振要对地连接两个电容,这两个电容是晶体振荡器的两个负载电容器,起着匹配负载频率的作用,有了这两个电容器,电路更容易起振,频率更为稳定。不同的晶振,要求不同的负载电容器。问题四:单片机中的外接晶振为什么要并上两个电容 ??为什么好要接到啊? 组成谐振回路。模电里面电容三点式知道吧
后一个问题看不懂。。问题五:一直搞不明白晶振为什么要加电容,哪位大神帮我解答一下? 晶振负载电容取值直接关系到调频的准确度。如果负载电容不够准确,那么买来的晶体准确度就会差。扬兴教你怎么计算负载电容,计算公式:晶振的负载电容=[(Cd*Cg)/(Cd Cg)] Cic △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 △C(PCB上电容)一般为3至5pf。问题六:为什么晶振两端要外接两个电容呢 这两个是稳频电容器,一般不接也可以,对单片机工作没有任何影响。问题七:无源晶振为何要选好匹配电容 无源晶振的负载电容,其实也是匹配电容
一个12M晶振的负载电容为12.5PF,那么在匹配12.5PF的电容是,晶振输出的才是12M。如果改成9PF或者20PF,那么无源晶振输出的频率会与12M差很多。
实际上调整的负载电容时,就是在调整晶振的输出频率。那么如何确定这个电容值,你就一目了然了,将电容换成可变电容,在输出端连接频率计,调整可变电容,直到输出频率为你所需要的频率时,这时的可变电容值就是你所需要的负载电容值。
电容不能太小,晶体不起振,当电容太大,会失去振荡平衡,造成电路工作不稳定。问题八:单片机最小系统为什么晶振要加电容 单片机的引脚XTAL1、XTAL2与MCU内部反相放大器U1及反馈电阻R1连接(如图),
又与外部的石英晶体X1及电容C1,C2连接,组成谐振电路,为MCU提供频率稳定的工作时钟。
C1与C1(加上元件引脚的输入电容)组成谐振电路的负载电容,C1,C1一般取20pF~30pF。问题九:单片机最小系统为什么晶振要加电容 晶振旁边的电容有协助起振与稳定振荡的作用。一般频率高的会用较低的电容、频率低的会用较高的电容。电容过大会使信号衰减、并因吸收能量过大而抑制振汤。问题十:请教:单片机晶振为何要加匹配电容 匹配电容:负载电容是指晶振要正常震荡所需要的电容。一般外接电容,是为了使晶振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负载电容。要求高的场合还要考虑ic输入端的对地电容。一般晶振两端所接电容是所要求的负载电容的两倍。这样并联起来就接近负载电容了。(资料出自YXC扬兴晶振官网)
2.负载电容是指在电路中跨接晶体两端的总的外界有效电容。他是一个测试条件,也是一个使用条件。应用时一般在给出负载电容值附近调整可以得到精确频率。此电容的大小主要影响负载谐振频率和等效负载谐振电阻。3.一般情况下,增大负载电容会使振荡频率下降,而减小负载电容会使振荡频率升高。4.负载电容是指晶振的两条引线连接IC块内部及外部所有有效电容之和,可看作晶振片在电路中串接电容。负载频率不同决定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不同。标称频率相同的晶振,负载电容不一定相同。因为石英晶体振荡器有两个谐振频率,一个是串联揩振晶振的低负载电容晶振:另一个为并联揩振晶振的高负载电容晶振。所以,标称频率相同的晶振互换时还必须要求负载电容一至,不能冒然互换,否则会造成电器工作不正常。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