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疾苦,笔底波澜,世上苍痍,诗中圣哲写的是谁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07:01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3-06 15:47
民族疾苦,笔底波澜,世上苍痍,诗中圣哲写的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3-06 16:20
杜甫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是后人对杜甫的评价。上句评人,下句论诗。上句“疮痍”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是后人对杜甫的评价。上句评人,下句论诗。上句“疮痍”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3-06 18:12
杜甫
- 2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3-06 17:12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面对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成都杜甫草堂楹联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成都杜甫草堂楹联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3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3-06 17:01
杜甫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